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納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11日 (六) 05:23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塞納河是法國北部大河原圖鏈接來自馬蜂窩 的圖片

塞納河(英文:Seine River;法語:La seine)是法國北部大河,全長780公里(485英里),包括支流在內的流域總面積為78,700平方公里(30,400平方里);它是歐洲歷史意義的大河之一,其排水網絡的運輸量占法國內河航運量的大部分。自中世紀初期以來,首先它就一直是巴黎之河;巴黎是在該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來的,河流與城市的相互依存關係是緊密而不可分離的。

地理環境

塞納河發源於勃艮第科多爾(Cote d'Or)大區朗格勒高原(Langres)塔塞洛山(Mont Tasselot)的海拔471米處,全長776公里;當其曲折流經沙蒂永(Chatillon)那邊多孔石灰岩村野時仍是一條小溪。它從勃艮地流向西北、進入特魯瓦(Troyes)上方的香檳;它在香檳乾燥的白堊高原時是兩岸堅固的濠溝。流到羅米伊(Romilly)附近與奧布河(Aube)會合,朝西流向蒙特羅(Montereau)附近時河谷變寬,在此它從左岸接納約納河(Yonne)。塞納河又折向西北,當其築成濠溝似的河谷跨越法蘭西島奔向巴黎時,通過默倫(Melun)和科爾貝(Corbeil)。當其進入巴黎時,在右岸與其大的支流馬恩河匯合;在蜿蜒流經大都會後又在右岸接納瓦茲河(Oise)。在通過巴黎時,塞納河已經過修整,兩岸碼頭之間的河道已經變窄。它沿著大盤曲的河道流去,在芒特拉若利(Mantes-la-Jolie)下方穿過諾曼第奔向位於英吉利海峽的河口灣。它寬闊的河口灣迅速張開,通過唐卡維爾(Tancarville)延伸26公里,抵達勒哈佛爾(Le Havre);它常有涌潮現像。

從發源地到巴黎,塞納河流經一連串逐個年輕的沉積岩的,填實構造盆地的同心地帶,地帶的中心就是緊緊環繞巴黎周圍的法蘭西島的石灰岩台地。這一盆地的岩石都以巴黎為中心略呈傾斜,並具有一系列表面向外而間隔有較窄的黏土溪谷的石灰岩(包括白堊)馬頭丘(cotes)。這些馬頭丘被塞納河及其支流衝破,已造成一些明顯的缺口。在巴黎以下,塞納河下游的河道,按照影響盆地北部的結構性虛弱線的走向,大致沿西北方向入海。英吉利海峽在盆地的北面,打破了它的對稱,打破了同心地帶的完整性。塞納河是仍在白堊地帶入海的。

塞納河盆地的地勢沒有驚人的起伏不平。從其源頭出發48公里(30哩)已下降244米(800呎),而巴黎距河口365公里,卻僅高出海平面24米。因此,塞納河流勢平緩,顯然適航,又因其水情一般有規律性而更加適航。

流經的巴黎盆地是法國最富饒的農業地區。塞納河從盆地東南流向西北,到盆地中部平坦地區,流速減緩,形成曲河,穿過巴黎市中心。巴黎就是在塞納河城島及其兩岸逐步發展起來的。巴黎市沿塞納河十多公里都是石砌碼頭和寬闊的堤岸,有30多座精美的橋樑橫跨河上,高樓大廈排列於兩岸,倒影入水,景色十分美麗壯觀。


水文特徵

塞納河盆地大多是由可滲透的岩石構成的,岩石具有吸水能力,可緩解洪水泛濫的危險。整個盆地的降水量適中,一般為650~750毫米,而且常年雨水分布均勻,僅在較高的南部和東部邊緣地帶偶爾降雪。塞納河是法國最具有規律性的大河,也是最天然適航的河流。為提高其適航性,已進行過促進河水規律化的建設,枯水現象也已消失。冬季洪水很少具有危險性。在巴黎,河流的平均流量約為每秒280立方米。

經濟發展

河流貢獻

塞納河是一條貨運的通衢。它將巴黎同大海及大海港勒哈佛爾連接起來。盧昂(Rouen),雖距海約121公里,但在16世紀是法國的主要海港,而在19世紀被勒哈佛爾成了主要海港。吃水達3.2米的船隻可航抵巴黎的碼頭。多數貨運——主要是沉重的石油產品和建材——可上溯到達位於熱內維爾(Gennevilliers)的主要巴黎港口設施。塞納河下游系統經馬恩河可通達萊茵河,經瓦茲河可連接比利時的航運水道。塞納河水對沿岸居民是重要的資源。大型電站,無論熱電站還是核電站,都從河內抽取冷卻水。巴黎周圍地區的用水(包括工業和居民兩方面的用水)有一半取自塞納河,在盧昂勒哈佛爾之間這一地區的用水,有四分之三也取自塞納河。

巴黎塞納河沿岸風光原圖鏈接來自ZOL論壇 的圖片

河流娛樂

塞納河上的船有不同檔次,豪華型的船上有樂隊奏樂,遊客可以在高出地面約20公分的面積也就10平方米的「舞池」中跳舞,遊船從碼頭出發沿着塞納河的一岸行駛,到西岱島打回頭,沿另一岸邊行駛回到碼頭。人們在美妙的音樂和英語、法語的解說中,盡覽兩岸旖旎風光[1]

文化傳承

塞納河右岸帶有更多歷史厚重感,留下多少金戈鐵馬和英雄扼腕。無數個法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對塞納河改造和巴黎城市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

公元987年,卡佩王朝誕生,巴黎首次成為法蘭西首都。從11世紀開始,巴黎開始城市和商業發展,向塞納河右岸拓展。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區建立市場和道路。腓力二世(奧古斯都)建設環繞巴黎首座城牆,拓寬城市道路,建設公共噴泉,同時修建羅浮宮。16世紀初,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邊建造眾多城堡。半個世紀後,凱瑟琳 德美第奇王太后在城市中央修建杜伊勒里宮和花園,並將它與羅浮宮連接起來。波旁王朝時期,巴黎繼續向四周發展,直到路易十四興建凡爾賽宮,並將宮廷和行政機構遷往那裡。

法國大革命結束後,拿破崙興建巴黎凱旋門和羅浮宮南北兩翼,整修塞納河兩岸,疏浚河道,並修建大批古典主義宮殿、大廈、公寓。

1859年,拿破崙三世任命塞納大省省長、巴黎警察局局長喬治歐仁尼奧斯曼男爵負責巴黎大規模城市改造。奧斯曼拆除巴黎外城牆,建設環城路,在舊城區開闢出許多筆直的林蔭大道,並建設新古典主義風格廣場、公園、住宅區、醫院、火車站、圖書館、學校,以及公共噴泉和街心雕塑,利用巴黎地下縱橫交錯的舊石礦井建造城市給排水系統。今天的巴黎城市規劃,基本上沿襲了奧斯曼制定的標準。

18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並迎接巴黎世界博覽會,巴黎修建了埃菲爾鐵塔。巴黎地鐵,大皇宮和小皇宮都在此時修建。埃菲爾鐵塔是當時備受爭議的建築[3]。名人、普通市民曾抗議,擔心這個巨大建築會壓制城市其他地標建築,如聖母院羅浮宮凱旋門等。但今天矗立在塞納河邊的埃菲爾鐵塔,已成為巴黎最為矚目的地標建築,是工業革命的象徵。

河流分布

雖然塞納河的水勢平均較平緩,而自19世紀開端以來,都認為有必要加以改善。為了提高其航運能力,已在約納河盆地修建水壩和水提高了塞納河的水位。塞通湖(Lake Settons,1858年,原為浮木而設計)、克雷森特水庫(Crescent,1932)和紹梅康水庫(Chaumecon,1934)都已為降低洪水氾濫和保障夏季經常供水而發揮作用。自1950年以來,從盆地上溯在約納河馬恩河奧布河和塞納河本身已建成4座大型水庫。這些比較淺的水庫,周圍有林地和鄉村環繞,現已成為鳥類保護區和觀光勝地。

河流作用

塞納河發源於朗格勒高原(海拔471米),全長776公里,流經的巴黎盆地是法國最富饒的農業區。巴黎就是在塞納河城島及其兩岸逐步發展起來的。塞納河對巴黎的形成、發展、水運、工業、生活,乃至景色都起着特殊的作用。

塞納河自巴黎以下,曲折西流370公里,注入英吉利海峽,河道寬200多米,水深達3米以上,流量穩定,全程通航,終年暢通無阻。一般輪船和拖船都有可以上溯到巴黎,使巴黎成為僅次於馬賽和勒阿費爾的法國第三大港。塞納河(尤其是巴黎以下)是一條貨運的通衢。它將巴黎同大海及大海港勒哈佛爾連接起來。盧昂(Rouen),雖距海約121公里(75哩),但在16世紀是法國的主要海港,而在19世紀卻被勒哈佛爾所超過。吃水達3.2米(10呎)的船隻可航抵巴黎的碼頭。多數貨運——主要是沉重的石油產品和建材——可上溯到達位於熱內維爾(Gennevilliers)的主要巴黎港口設施。塞納河下游系統經馬恩河可通達萊茵河,經瓦茲河可連接比利時的航運水道。

名勝古蹟

塞納河上的西岱島[4],是法蘭西民族的發祥地。公元前300年時,島上居住着一個民族,名叫巴黎西族。巴黎市由此得名。公元508年,法蘭克人科洛維定都巴黎,建立墨洛溫王朝。從此,西岱島就成為封建時代王權和宗教的中心。島上最著名的宗教建築是「巴黎聖母院[5],於1245年建成。它被認為是第一個哥特式建築。教堂可容納9000人,一直是宗教活動中心。巴黎市府位於塞納河右岸,它與塞納河上方的巴士底獄廣場和河下方不遠的協和廣場並稱為法國革命和自由的象徵。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摧毀了巴士底獄,資產階級革命從此爆發。

地方美景

塞納河的兩岸,都種植着繁茂的梧桐樹,從船上看過去,蓊蓊鬱郁。樹林的後面,就是莊嚴的建築群。河北岸的大小皇宮,河南岸的大學區,河西面的埃菲爾鐵塔,還有位於河東段城島上的巴黎聖母院都以富有鮮明個性的建築形態,展現出了它們所共有的華美風格。在遊船的一個轉彎處,好似半島的地形上,還矗立着一座舉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像,造型與美國紐約的那座一模一樣,雖然紐約的那座是法國民眾送給美國民眾的禮物,可是巴黎的這座卻明顯地比紐約的那座矮小許多。河的某處有水閘,水閘都是巨大的鐵門,至今開合仍用手工操作。然而在距離如此古老的設備不遠處的河面上,就停泊着用豪華遊艇改建成的船型餐廳。餐廳的設備很現代化,播放着新潮音樂,穿着紅白兩色制服的侍者正在艙內忙碌着。擦得鋥亮的玻璃窗使窗內窗外的人互相看得清晰,艙內的食客可以一邊用餐一邊觀賞河中與對岸的景象,遊船上的人也可以一邊觀賞河景一邊觀看用餐的人們。

名橋薈萃

塞納河上架着的橋,據說共有36座,每座橋的造型都有特點,而其中最壯觀最金碧輝煌的是亞歷山大三世橋了。這座橋以其獨一無二的鋼結構橋拱,將香榭麗舍大街和榮軍院廣場連接起來。建此橋為慶祝俄國與法國的結盟,當時是1900年前後,俄法兩國在百年前還是世仇,拿破崙曾揮師攻打俄國,使莫斯科烈火屠城。100年後兩國一笑泯恩仇,而且意味深長地將橋通向拿破崙墓。大橋兩端四隻橋頭柱上鍍金的雕像,由長着翅膀的小愛神托着,它的華麗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別顯眼。

巴黎最古老的橋有三座:瑪力橋、王橋和新橋。這三座橋都是17世紀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

瑪力橋

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他將每個橋墩都塑了凹刻洞。橋南是聖路易島,島上的房子看去和橋一樣古老,建築物已經傾斜,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女弟子卡彌兒·克羅黛工作室牆皮都脫落了,可隱約看見裂縫。

王橋

王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歷史法國伊麗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結婚慶典以這座橋為中心,當時吸引了50萬人前往觀賞。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爾泰工作過的樓,他1778年5月30日在這個小樓辭世。旁邊還有作家阿那多爾法蘭西寫作10年的地方。

新橋

新橋則是最有名的橋,它名叫新橋,實際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奠基,工程因內戰中斷,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時代了。此橋長238米,寬20米,是巴黎塞納河上最長的橋。橋有12個拱,每個拱上塑了不知名壯士的頭顱,有的怒目圓睜,有的閉目靜思。新橋橫跨西岱島,橋下的島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納河,將河一劈為二。新橋建成後整整兩個世紀,一直是巴黎的商業中心,橋上熱熱鬧鬧,有書商、自編自演的藝術家、流動攤販,甚至拔牙者。直到今天,新橋仍激發着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從橋上走過,見橋兩邊的人行道還建有半圓形石椅,椅面凹凸不平,記載着歲月滄桑。這座巴黎最古老的橋卻叫新橋,已有近400年歷史了。

塞納河藝術橋

距新橋不遠處,是專為行人而建的金屬為主體的藝術橋。橋上種植着花木,橋欄杆上豎立着藝術家弗朗西斯·加佐的作品,有塞納河上花園之稱。站在藝術橋上,只見橋北是盧浮宮,橋南是法蘭西研究院,橋東是大法院,曾關押過路易十六王后,橋西就是王橋了,視野開闊,水天一色。步行橋上常有攝影師或畫家在橋上尋找靈感,也不乏藝術家的作品在橋上展出,正可謂「橋如其名」。

2010年5月,法國巴黎市政府決定,為了保護橫跨塞納河的藝術大橋,將清理掉世界各地的遊客掛在橋上的各種掛鎖。法國巴黎被稱為浪漫之都,許多來過這裡的情侶們都把刻有雙 方名字的掛鎖掛在藝術大橋上,表達對愛人的恆久之情。因此巴黎市政府的拆鎖決定也招來一些情侶們的不滿。

敗筆之處

最招致批評的是1996年建成的戴高樂橋。它外觀像迪斯尼樂園的單軌列車,建橋費用2.4億法郎,是預算的10倍。重要的是,建橋初衷是改善奧斯特利茲火車站附近擁擠的交通狀況,可1996年8月啟用以來,塞車未見改善,橋上車輛卻稀稀落落,甚至高峰時間也不見多少車輛通過。花了那麼多納稅人的錢,卻沒有實用價值,法國人說把錢扔水裡了。

整治方面

塞納河河口整治主要在湯卡維爾至勒阿弗爾河段上進行。塞納河口是強潮河口,大潮時最大潮差7m,小潮潮差3m。河口寬闊,整治前沙洲羅列,航道擺動不定。由於漲潮歷時短,只有23h,漲潮流速大於落潮流速,河床泥沙(中徑為0.1mm)易於衝動,河口淤積嚴重,直接影響到勒阿弗爾港和魯昂港的發展。100多年來,法國政府投入巨資進行了多次整治。

⑴1848年~1867年,在拉馬耶賴(LaMailleraye)與里勒河之間興建兩道高水順堤,以約束水流,堤頂高出平均大潮高潮位。但因高水河床縮窄過甚,漲潮流量銳減,洪水時宣洩不暢,以致在整治段上下游都發生嚴重淤積。嗣後不得不從勒阿弗爾到湯卡維爾另闢一條運河,以維持魯昂港的航運。

⑵1898年~1920年,開始整治湯卡維爾下游航道。北岸修建一北高堤,順堤上築丁壩;南岸在相應的長度上修建南潛水堤。工程完工後航道仍變遷不定,北堤上端建丁壩迫使航道向南推移,南堤末端形成沙洲。1932年採用彎曲航道的計劃方案,目的是穩定航道和挖除部分沙洲,1939年開工,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

相關作品

有關文章:《塞納河畔的無名少女》作者:馮至

其他作品:【塞納河最膾炙人口的詩篇】

Le Pont Mirabeau- - Guillaume Apollinaire【譯文】蜜臘波橋(聞家駟譯)

選自《外國現代派作品選》第1冊,上海文藝(1980)

視頻

塞納河相關視頻

風光短片《巴黎塞納河》
8分鐘看完塞納河全景
SNH48塞納河爆笑時刻 第10期
SNH48塞納河爆笑時刻第14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