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泽泻

CPL讨论 | 贡献2020年1月15日 (三) 20:14的版本

泽泻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又名水舄。为多年生沼生草木,属泽泻科。其根状茎较短,叶子呈长椭圆形,基生。泽泻夏季开白花,排成大型轮状分枝的圆锥花序;花两性;内外轮花被各三枚,内轮花被片花瓣状,比外轮小。瘦果侧扁,顶端有宿存花柱。野生泽泻一般生长在沼泽地,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等地。

泽泻的根状茎是传统中药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寒,具有利水渗湿的功能,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腹满、泄泻淋浊等症。

一项动物实验将大剂量泽泻浸膏粉(相当于临床剂量20 及40倍)混于饲料中喂饲大鼠3 个月,病理切片显示肝细胞及肾近曲小管有不同程度的浊肿与变性。[1]

目录

原形态

泽泻,多年生沼生植物,高50-100cm。地下有块茎,球形,直径可达4.5cm, 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柄长达50cm,基部扩延成中鞘状,宽5-20mm ;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cm ,宽2-10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光滑;叶脉5-7条。花茎由叶丛中抽出,长10-100cm,花序通常有3-5轮分枝,分枝下有披针形或线形苞片,轮生的分枝常再分枝,组成圆锥状复伞形花序,小花梗长短不等;小苞片披针形至线形,尖锐;萼片3,广卵形,绿色或稍带紫色,长2-3mm,宿存;花瓣倒卵形,膜质,较萼片小,白色,脱落;雄蕊6;雌蕊多数,离生;子房倒卵形​​,侧扁,花柱侧生。瘦果多数,扁平,倒卵形,长1.5-2mm,宽约1mm,背部有两浅沟,褐色,花柱宿存。花期6-8月,果期7-9月。[2]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东北、华东、西南及河北、新疆、河南等地。[3]

性味经脉

甘,寒。

归肾经、膀胱经。

炮制

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皮。

1.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麸制:取麸皮,撒入锅内,待起烟时,加入泽泻片,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泽泻片100kg,用麸皮10kg。 3.盐麸制:取泽泻片,用盐匀润湿,晒干,再加入蜜制麸皮,按麸炒制法炮制,每泽泻500kg,用盐6kg;用麦麸60kg。水适量。 4.酒制:在100度热锅中加泽泻片,翻炒数次,用酒喷匀,炒干,取出放冷即可。每泽泻100kg,用酒5kg。 5.盐泽泻:取泽泻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稍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至表面略现黄色取出,晾干。(每泽泻片100斤,用盐二斤八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雷公炮炙论》: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暴干任用。[4]


性状

块茎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直径2~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以块大、黄白色、光滑、质充实、粉性足者为佳。

主治

利水渗湿,泄热通淋。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5]

参考文献

  1. 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通讯,1976,(7):314
  2. 原形态,中医百科
  3. 生境分布,中医百科
  4. 炮制,中医百科
  5. 主治,中医百科
  • 昆明植物研究所. 泽泻.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