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肯亞共和國(Republic of Kenya),又稱肯尼亞。首都奈洛比。建國於1964年12月12日。 位於東非,東南瀕印度洋,與南蘇丹、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坦尚尼亞、烏干達接壤。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40萬。官方語言為史瓦希里語及英文。[1][2][3]
目錄
歷史概述
人類起源 貿易據點
肯亞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是人類起源地之一。西元7世紀,阿拉伯人開始在肯亞的東南沿海經商和定居,形成一些商業城市。明朝鄭和的船隊最遠曾到過現今肯亞的馬林迪和蒙巴薩。[3][4]
從殖民到獨立
16世紀,葡萄牙在沿海地帶進行殖民。1884年柏林西非會議結束後歐洲列強開始瓜分非洲,肯亞被劃歸英國,並宣布為「東非保護地」,1920年改為英國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脫離英國殖民獨立。隔年肯亞共和國建國。 [2][5][6] [7]
地理環境
地形氣候
赤道橫貫肯亞中部。最北點是圖爾卡納郡埃萊米三角的卡魯夸凱利斯山;最東點是曼德拉郡;最南點是夸勒郡和坦尚尼亞鄰近印度洋的海岸;最西點是布希亞郡的維多利亞港。 肯亞地形豐富,大部為高原山地,西部是東非裂谷帶的東支;印度洋沿岸是寬約200公里的平原。肯亞地勢由海岸平原向中央高原爬升,高原區被東非大裂谷分為東西兩部分。大裂穀穀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寬50-100公里,分布著深淺不等的湖泊,並屹立著許多火山。
肯亞山位於肯亞中部,主峰巴蒂安峰海拔5,199米,山頂有積雪,為肯亞最高峰及非洲第二高峰,肯亞的國名也因肯亞山而來。肯亞山中部有面積達715平方公里的地區被指定為國家公園,於1997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由肯亞可見位於邊境、坦尚尼亞界內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
肯亞全境位於熱帶季風區,沿海地區濕熱,高原氣候溫和。赤道以南主要屬熱帶森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沿海地區為熱帶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越往內陸,其氣候就越乾旱,北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帶面積約占全國的56%。受季風氣候的影響,肯亞沒有溫度凸顯的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區別。 [3] [8]
自然資源
水文礦產
塔納河是肯亞最長的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印度洋;阿西-加拉納河為第二長河裡。埃瓦索恩吉羅河是肯亞北部地區的主要水源,最後流入東非大裂谷東部的納特龍湖。納特龍湖有高濃度的礦物質。維多利亞湖位於肯亞以西,僅次於蘇必略湖,是非洲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圖爾卡納湖絕大部分位於肯亞北部境內,僅最北端位於衣索比亞境內,是肯亞最大的湖泊。該湖屬於鹹水湖,其湖水不能用於灌溉。圖爾卡納湖國家公園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肯亞的主要礦產有石灰石、純鹼、鹽、寶石、螢石、鋅、硅藻土及石膏、石油及天然氣等。奎樂縣富含鈮礦和稀土礦,已進行商業開採。根據眾多國際勘探機構的估計,肯亞境內仍有大量未開採的自然資源,包括鈦金屬和煤礦等。 [9]
動物天堂
每年的六月中旬至九月份會有上百萬隻羚羊、角馬、長頸鹿、水牛、斑馬、大象、獅子、獵豹、河馬等動物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草原橫渡馬拉河來到馬賽馬拉保護區,其數量之驚人,種類之豐富,規模之龐大震撼著世界。由於食肉動物通常不進行遷徙,遊客可在肯亞四季觀賞到種類繁多,數目龐大的野生動物。肯亞曾為狩獵天堂,1977年肯亞政府宣布全面禁獵,並設立了40多座國家公園及動物保護區。 [5] [10] [11] [12]
文化
肯亞文化融合了斯瓦希里文化、西方文化、伊斯蘭文化及印度文化。42個土著部族能夠尊重彼此文化及生活習慣,至今很多部族都保留著古老的婚喪嫁娶及成人禮儀式。 肯尼亞總統肯雅塔2014年4月29日簽署了一夫多妻法案,將一夫多妻制婚姻合法化,以配合一些地方的傳統。 [13] [14]
體育
長跑王者的國度
田徑界有這樣一個說法:短跑牙買加,長跑肯尼亞。肯尼亞運動員是中長跑賽場上的霸主,尤其擅長馬拉松項目。據國際田聯官網統計,到目前為止的馬拉松世界最好成績Top13中,除了1個是埃塞俄比亞人的之外,另外12個都是肯尼亞人創造的。擴大來看,肯尼亞選手也是占有明顯的優勢。 [15]
飲食
肯尼亞豐富的自然物產,與其眾多文化及傳統相融合,使這裡成為一個美食家的理想國肯尼亞自然物產豐富,大裂谷中肥沃的火山土壤出產眾多的新鮮蔬菜,而沿海地區則有豐富的熱帶水果以及新鮮的海鮮。歷史上肯尼亞曾長期作為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因此西式餐點相當普遍而且正宗。大量的亞洲裔居民又為這裡帶來了為數眾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陸風味的飯店。沿海地區還是著名的斯瓦希里烹飪的發源地,這是一種中東及非洲烹飪的結合,又含有沿海地區的風味。 進入內地,肯尼亞人是令人驚嘆的喜愛肉食。烤肉通常在篝火或炭火上緩慢烤制,裝盆是加上混合的綠色蔬菜(被稱為Sukuma Wiki,蘇庫瑪·威克),以及Ugali(烏伽黎)。Ugali是在肯尼亞非常受歡迎的主食。這基本上是一種稠密的玉米糊,Ugali上桌的時候是大塊、新鮮燒煮的磚塊狀。把Ugali掰碎,與肉,燉菜或蔬菜一起食用。 [16]
世界遺產
目前肯亞共有3個世界自然遺產:圖爾卡納湖國家公園、肯亞山國家公園和肯亞東非大裂谷的湖泊系統;4個世界文化遺產:拉木古城、肯亞米吉肯達聖林、蒙巴薩的耶穌堡、西穆里奇聚落考古遺址。[17]
經濟
農業
氣候智慧型農業(climate-smart farming)的採用率雖仍非常低,但正在非洲肯亞西部的St Matthias Mulumba神學院等地方紮根。如今牛奶和豬肉產量成長3倍,玉米產量幾乎倍增,而木柴消費量減少了40%。 St Matthias Mulumba神學院投資必要的基礎設施、設備和材料,以及策略種植和飼養方法。在奶牛場,乾草研磨機能將玉米轉化為動物飼料,而沼氣池則提供清潔的烹飪燃料,以及作物的有機肥料。在養豬場則導入自控水系統來提升用水效率。 在玉米田,雨季開始時對齊種植收成會更好。該神學院甚至將乾燥的玉米粒儲存在密封袋中,而不必使用化學防腐劑,同時還能保質期延長到乾季。 [18] [19] [20]
旅遊業
旅遊業是非洲重要的出口和外國投資來源,區域的自然動物景觀廣為人知,尚未開發的文化和歷史資源,對世界遊客也極具吸引力。分區域來看,北非是非洲最負盛名的旅遊地、南非旅客開支相對較高、東非是最依賴旅遊業的地區,西非和中非則是旅客相對絕緣的市場,甚至可說是全球最不發達的旅遊地。如此可知,非洲各國在旅遊業上的分歧甚為明顯。有些國家具有相對完整的基礎建設(如陸空運輸、飯店等),再加上政策支持(如國家公園的保護、特許經營的管理等),就有強勁的優勢。但部分國家由於政治混亂、內戰暴力或疾病頻傳,除非經過有效的改革,否則永遠讓旅客止足於國門之外。 [21] [22]
金融科技業
肯亞人民有七成擁有手機銀行帳戶;多數大型銀行也投資在手機銀行業務上,數位金融益發昌盛。 [22] [23]
社會
種族主義與貧富差距
2007年底之總統大選爭議造成肯亞獨立以來最大之動亂,在國際社會努力斡旋下,執政及在野兩派達成共組聯合政府之協議,目前情況已趨穩定,國際觀光客及資金亦逐漸回流肯亞。 基貝拉 (Kibera slum) 是世界第四大貧民窟,失業率達50%、只有10%的居民有乾淨用水、部落主義盛行。政治上部落主義盛行的肯亞,幾乎每回總統選舉都有部落衝突引發的選舉暴力發生。最嚴重的一次爆發在2007年,2個月內造成約1,300人死亡,60萬人流離失所。「基貝拉其中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青少年犯罪。」賽蒙解釋,普遍的失業和失學使得許多青少年成天在街上遊蕩,無所事事,又看不到希望,很容易便沉溺於酒精、毒品,或加入幫派,從此難再回頭。根據挪威米歇爾研究所(Chr. Michelsen Institute)2015年發表的《基貝拉青少年與兒童處境》(The Situation of Youth and Children in Kibera)調查報告,76.8%的基貝拉青少年身邊有朋友涉及竊盜、販毒、吸毒、性侵等犯罪問題。 [24] [25] [26] [27] [28]
治安陰霾 恐怖攻擊
肯亞觀光資源豐富,是非洲旅遊勝地之一,亦係東部非洲最穩定之國家,但由於索馬利亞、蘇丹等周邊國家仍處於內戰狀態,連帶影響肯亞之國家安全,小型恐怖攻擊及治安事件層出不窮。 近年來肯亞經濟雖有成長,但失業率仍居高不下,治安狀況不佳,首都奈洛比為全國犯罪率最高之地區。此外,繼1998年8月美國駐肯亞大使館發生恐怖攻擊後,2002年11月底蒙巴薩天堂飯店再遭恐怖份子攻擊,世界各主要國家紛對其公民發出赴肯亞旅遊警訊,致使肯亞觀光業增受嚴重打擊。 [5] [29] [2]
政治
肯亞政體為總統制,立法權則由政府及國會共有,司法權獨立於行政與立法權之外。 1964年由喬莫·甘耶達出任首位肯亞總統。1978年由丹尼爾·阿拉普·莫怡擔任總統長達24年,直至2002年由姆瓦伊·吉巴基當選總統。現任總統為2013年選出的烏胡魯•肯亞塔。 自獨立以來肯亞實施一黨制,肯亞非洲國家聯盟(KANU)是唯一合法的政黨。1991年改為多黨制,目前肯亞合法政黨約有40個。主要政黨有:橙色民主運動、全國彩虹聯盟、全國彩虹聯盟-肯亞黨、橙色民主運動-肯亞黨、肯亞非洲民族聯盟、民族聯合黨。 過去肯亞曾實施一院制,2010年憲法頒布後,改為兩院制,由參議院和國民議會組成。 法院分為地區法院、駐節法院、高等法院和上訴法院等四級,另於穆斯林人口眾多之地區設伊斯蘭法院。[2][3]
外交
肯亞是聯合國、非洲聯盟、不結盟運動、世界貿易組織、七十七國集團、大英國協、東非共同體、政府間發展組織、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和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的成員國,洛美協定簽字國。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UNHABITAT)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總部設於奈洛比。 對外奉行和平不結盟的政策,著重於發展西方與鄰國關係並積極參與國際及地區事務,實行務實外交。[1][2][3]
視頻
參考資料
- ↑ 1.0 1.1 Republic of Kenya. East African Community. [2019-08-25] (英語).
- ↑ 2.0 2.1 2.2 2.3 2.4 肯亞共和國 Republic of Kenya.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2018年 [2019-08-25] (中文).
- ↑ 3.0 3.1 3.2 3.3 3.4 肯尼亞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肯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2011年3月 [2019-08-25] (中文).
- ↑ 鄭和到過的這座東非古城 如今因一帶一路煥發活力. 巴士的報. 2019-04-28 [2019-08-27] (中文).
- ↑ 5.0 5.1 5.2 愛上肯尼亞-初識肯亞. 愛上非洲. [2019-08-25] (中文).
- ↑ 關於肯尼亞-歷史. 肯尼亞旅遊局中文官方網站. [2019-08-25] (中文).
- ↑ 瓜分非洲,英國法國的陰謀大起底!. 每日頭條. 2017-07-22 [2019-08-27] (中文).
- ↑ 肯亞共和國. 每日頭條. 2019-04-30 [2019-08-26] (中文).
- ↑ 中非友好國別介紹——肯亞- 每日頭條. 每日頭條. 2018-09-07 [2019-08-26] (中文).
- ↑ 東非十字架:魅力肯亞. 每日頭條. 2016-11-10 [2019-08-25] (中文).
- ↑ 關於肯尼亞-地理. 肯尼亞旅遊局中文官方網站. [2019-08-25] (中文).
- ↑ 關於肯尼亞-概覽. 肯尼亞旅遊局中文官方網站. [2019-08-25] (中文).
- ↑ 探索肯尼亞-文化之旅. 肯尼亞旅遊局中文官方網站. [2019-08-25] (中文).
- ↑ 肯尼亞總統簽署一夫多妻法案 男方再娶無需與妻商量. 人民網. [2019-08-25] (中文).
- ↑ 【深度】肯尼亞選手:馬拉松 能改變命運的生意. 新浪網. [2019-08-26] (中文).
- ↑ 關於肯尼亞-餐飲. 肯尼亞旅遊局中文官方網站. [2019-08-25] (中文).
- ↑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2019-08-25] (英語).
- ↑ 最新肯亞各大產業發展現狀. 每日頭條. 2017-02-21 [2019-08-25] (中文).
- ↑ 氣候智慧型農業正在肯亞紮根. DIGITIMES. 2018-09-21 [2019-08-25] (中文).
- ↑ 你印象中的非洲與科技絕緣?肯亞農夫在都市用手機遠端監控鄉下菜園.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2015-07-31 [2019-08-25] (中文).
- ↑ 綜述:安全形勢不佳給肯尼亞旅遊業蒙上陰影. 搜狐財經. 2014-09-21 [2019-08-25] (中文).
- ↑ 22.0 22.1 [非洲別走冤枉路?披荊斬棘的「無煙囪產業」之路 非洲別走冤枉路?披荊斬棘的「無煙囪產業」之路] 請檢查
|url=
值 (幫助).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2019-07-12 [2019-08-26] (中文). - ↑ 【瘋狂新非洲之四】肯亞超狂創新力!就連祖克柏也不敢忽視. 今周刊. 2019-01-03 [2019-08-25] (中文).
- ↑ 深入非洲最大貧民窟:肯亞藝術家怎麼帶來一絲希望?. 報導者. 2017-08-15 [2019-08-26] (中文).
- ↑ 百萬人餓肚子 肯亞豪宅卻越賣越旺. TVBS新聞網. 2012-10-16 [2019-08-26] (中文).
- ↑ 肯亞危機中的轉機. 中時電子報. 2014-07-13 [2019-08-26] (中文).
- ↑ 聯合國刊物:肯亞問題在經濟. 苦勞網. 2008-01-11 [2019-08-25] (中文).
- ↑ 直擊 被稱東非最發達的國家,孩子靠喝工業膠水為生. 每日頭條. 2017-05-05 [2019-08-25] (中文).
- ↑ 警鐘長鳴:肯亞歷史上10十大恐怖襲擊案!. 每日頭條. 2015-09-10 [2019-08-2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