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天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Tra讨论 | 贡献2019年2月24日 (日) 18:46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天石,原名毓麟,笔名史坚。1910年生,江苏通州(今南通)人。1932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

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海公学校长、华中公学副校长、华中大学第二教务长。建国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系统见解。著有《教育书简》,与夏征农沈西蒙合编历史剧《甲申记》。

1966年8月5日,在文化大革命中遇难。

吴天石
吴天石
原图链接 [1]
出生 1910年
江苏通州
逝世 1966年8月5日
国籍 中国
别名 原名毓麟,笔名史坚
职业 教育厅厅长
知名作品 《教育书简》、《甲申记》

人物生平

吴天石,原名毓麟,笔名史坚。1910年生,江苏通州(今南通)人。1932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毕业后,专门到南京龙蟠里著名的国学图书馆"陶风楼"看了三个月稀有的馆藏书。经顾怡生介绍,在南通崇英中学找到了一个教职。但工作一个多月后,就因写了不少激烈的文章,上海进步团体给他邮寄材料等,被人密告,被国民党县党部以共产党嫌疑的罪名逮捕。[1]

被关八十多天后,经老师、好友、同学们尽力奔走,母亲几乎变卖了所有家当,花了大钱才将他营救出狱。

20岁时即已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30年代初被逐出江苏后,曾经在山东多所中学教书。他曾在解放后被称为山东红大的济南乡村师范担任国文教员,当时的学生中有解放后担任云南省长的赵健民、农机部副部长景晓村、新中国首任缅甸大使姚仲明等。

任职经历

抗战开始后回到南通,在南通、如皋等地农村直接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各项工作,以及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40年11月,曾和梁灵光两人只带一个警卫员,去接管了南通伪县政府,建立了南通县抗日政权。

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海公学校长、华中公学副校长、华中大学第二教务长。建国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系统见解。著有《教育书简》,与夏征农、沈西蒙合编历史剧《甲申记》。

1966年8月5日,在文化大革命中遇难。

他在江苏省负责教育工作13年(从1954年到1966年遇难为止),得到广泛的好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