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北植物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Sisley讨论 | 贡献2021年3月30日 (二) 12:16的版本 (added Category:992 旅遊;觀光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植物园位于台北市西南侧中正区内的南海路上,属林业试验所所有,占地15顷,栽培面积约11公顷,园区内栽种植物多达2000余种,以亚热带[1]树种为主,并依赫钦氏植物分系统分成十七个区分别种植,宛如小型森林。园内荷花池畔、曲径栏杆、荷叶 田田,加上雅致古典的古式凉亭,每当夏季荷花盛开时,总吸引许多摄影工作者及爱好写生者驻足。而且每种植物皆有说明登载名称、产地及特性,游客更能清楚的认识到每种植物,并加以爱护。这儿除了供民众 观赏植物与休闲的好去处外,主要的功能在于学术研究,这也是它别于一般公园的特点。园中并有清光绪年间所建的台湾布政使司衙门,现为台湾林业陈列馆,亦为国家三级古迹。而植物园东侧的国立科学馆除科学展览外,尚有星象表演、显微放映、 科学电影及学术演讲等;园中另有其它如历史博物馆、艺术馆等多类的文化机构,形成一文教中心,故有“ 南海学园”之雅号。

特色

台北植物园依植物分类系统与习性分区,每个区域以不同的主题呈现,并且设有解说牌,介绍琳琅满目的奇花异卉,例如荷花池、十二生肖区、多肉植物区、蕨类植物区、诗经植物区、民俗植物区、棕榈科区等等,以增加展示的系统性,也方便民众参观学习;大门挺立高挑的是肯氏南洋杉,宏伟气派,象征这一片生机盎然,尤其是荷花绽放时节,含艳带露叶浪起伏,总是吸引众人的驻足流连,更有爱好艺术工作者,捕捉精彩消纵即逝的画面,激汤出文情并茂的杰作,也是启发灵感的泉源!台北植物园在园区中也规划导览步道,架高的木栈道与林间小碎石道让前来的民众可以依循步道的路线参观,更能融入游园的气氛。

历史背景

台北植物园位于台北市南海路,为台湾日治时期的1921年创立(大正十年),创立者为台湾总督府。该园创立目的乃是为了培育热带林植物,一般来说,是为了让日本武力于进军南洋前,熟悉南洋各种植物与生态环境。因此,该园有着台湾非原生的树木,如各种棕榈科植物,如大王椰子、亚历山大椰树[2],今植物园占地约8.6公顷,隶属于台湾农委会林业试验所,为仍旧为热带经济树种之栽植试验处所,另外,也是台北市民知名的休闲公园。园内的历史博物馆与荷池,颇为知名。

西元1896年日本占据台湾时先在小南门外空地辟建苗圃,面积不到5公顷,後来由林业试验场管理、购地高达到15公顷,分别自台湾各地或日本采运的母树种植,并插名牌以资普及植物教育;西元1921年中央研究所成立,将苗圃正式改名为台北植物园,且从全世界多方面收集树种培育,到西元1930年左右,植物园内已栽种1120种植物;可惜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园区建设中辍,树木枯萎殆尽,至台湾光复後林业试验所将园区重行整理,同时积极引种栽植,逐渐成为今日台北植物园的盛况。

视频

台北植物园 相关视频

台北植物园之一
走进台北植物园 穿梭历史绿隧道

参考文献

  1. 全球气候类型之一【亚热带篇】,搜狐,2017-05-27
  2. 亚历山大椰子,个人图书馆,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