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墉 (作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5日 (六) 23:09 由 Zardweeb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墉
夢然
出生 (1949-02-26) 1949年2月26日(75歲)
22x20px 中華民國臺灣省台北市
現居地 22x20px 臺灣台北市
職業 作家畫家
國籍 22x20px 中華民國
22x20px 美國[1]
教育程度 研究所
母校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生
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國中部
創作時期 1971年至今
體裁 散文隨筆詩歌小說文藝理論
主題 人生哲學
代表作 《螢窗小語》
《超越自己》
《創造自己》
《肯定自己》
《花痴日記》
《母親的傷痕》
《殺手正傳》
《那條時光流轉的小巷》
《人生的真相》
《我不是教你詐》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把話說到心窩裡》
《花痴日記》
《啊啊》
《人生百忌》
獎項 金鼎獎(1971年)
配偶 畢薇薇(1950年—)
兒女 兒子劉軒(1972年—)
女兒劉倚帆(1989年—)
親屬 母親陳淑華 = 養父劉世駿

劉墉(1949年2月26日),原名劉鏞,號夢然。生於台北,為台灣著名作家畫家。 1991年創辦水雲齋文化事業,以出版《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等書籍而聞名。曾在中國大陸捐款興建希望小學四十餘所。

幼年經歷

劉墉的生父本為浙江人,姓姚,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劉墉的親生祖父姚筱樓曾任臨安縣知縣

劉墉自幼被抱養於劉家,由養父劉世駿撫養,所以改姓劉。但養父在於1958年逝世,當時劉墉才9歲,其後與養母劉陳淑華相依為命。1962年時,家中不幸失火

求學歷程

劉墉學歷為臺北市立龍安國民小學畢業、成功高中畢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師大)美術學系學士、紐約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班研究。

1971年,劉墉獲得中國新詩學會「優秀青年詩人獎」與台師大「進德修業獎」,大學未畢業已與台師大同學畢薇薇結婚。1972年台師大畢業,被成功高中聘為美術教師,兒子劉軒出生。 1972年主持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益智節目分秒必爭》,這是他首度主持電視節目,1973年至1977年應聘為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記者及製作人。

劉墉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參加當代畫家畫展及全國美展。1976年,製作中視政論節目《時事論壇》〔曾獲得1977年(第十三屆)金鐘獎「社會建設獎」〕,並被《綜合電視週刊》選為「最受歡迎電視記者」,隨即辭去中視記者一職。1978年,應聘為中視駐美代表,被推薦赴美講學,任維吉尼亞州丹維爾美術館駐館藝術家。1980年,成為美國紐約聖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教授;同年把兒子劉軒也帶去美國生活。1984年,獲得全美中華婦女聯合會「傑出貢獻獎」。1985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班,主修藝術教育。1989年,女兒劉倚帆出生。

  1. 劉墉:要教孩子學會美國人的「全球思維」. 鳳凰網. [2008-10-30] (Chines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