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Blackberry讨论 | 贡献2018年12月6日 (四) 10:36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国西夏文x18px)等[lower-alpha 1],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朝代。主要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回鹘族吐蕃族等民族在内的国家。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国土占据黄河中上游,史称西夏[5]

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河西走廊地区。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国。西夏在宋夏战争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后,大权掌握在皇帝的太后与母党手中,史称母党专政时期。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西夏抵御成功并击溃宋军,但是横山的丧失让防线出现破洞。金朝崛起并灭辽、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1227年8月28日亡于蒙古[5]

西夏属于番汉联合政治,以党项族为主导,汉族与其他族群为辅。制度由番汉两元政治逐渐变成一元化的汉法制度。西夏的皇权备受贵族、母党与权臣等势力的挑战而动荡不安[6]。由于处于列强环视的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对外采取依附强者,攻击弱者、以战求和的外交策略[7]。军事手段十分灵活,配合沙漠地形,采取有利则进,不利则退,诱敌设伏、断敌粮道的战术;并且有铁鹞子步跋子泼喜等特殊兵种辅助[8]。经济方面以畜牧业商业为主力,对外贸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响,垄断河西走廊与北宋的岁币为西夏经济带来很大的帮助[9]

西夏是一个佛教王国,兴建大量的佛塔与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学汉法的帝国,立国前积极汉化;虽然夏景宗为了维护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项、吐蕃回鹘文化,并且创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夏仁宗后,西夏已经由番汉同行转为普遍汉化[6]。文学方面以诗歌谚语为主。在艺术方面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丰富的佛教壁画,具有“绿壁画”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乐与舞蹈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10]

  1. 《宋史•外国一•夏国》:“明年,遣使上表曰:......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
  2. 《宋史•外国一•夏国》:“明年,遣六宅使伊州剌史贺从勖与文贵俱来,犹称男邦泥定国兀卒上书父大宋皇帝,更名曩霄而不称臣。”
  3.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274–277. ISBN 7-5622-2277-0. 
  4. 李范文〈讨论西夏党项族的来源与变迁〉. 载《西夏研究论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
  5. 5.0 5.1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西夏前歷史的引用提供文字
  6. 6.0 6.1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西夏政治制度的引用提供文字
  7.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西夏前期歷史的引用提供文字
  8.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西夏軍事的引用提供文字
  9.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西夏經濟一的引用提供文字
  10.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西夏藝術的引用提供文字


引用错误:组名为“lower-alpha”的<ref>标签存在,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标签,或结尾的</ref>标签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