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溫州話為中國東南沿海城市溫州市住民所講的一種南部吳語。無論是發音、詞彙、還是句法上都與現代標準漢語有着較大的差別。甚至,溫州吳語在這些方面與北部吳語以及其他吳語方言也有較大差異,已無法與其他吳語方言溝通。有部分人認為,吳語是漢藏語系下的一個語支而非語言,溫州話和其他吳語雖有較大的淵源,但已屬於不同言語。由於溫州是歷史上百越中甌越族東甌王國都城所在,也有人認為其語言受到古代侗台語系百越語的一定影響[1]。
廣義的溫州話在學術上又稱作甌語(,Au Chinese, Auish,Yujeuese),指的是所有甌語方言的集合體,溫州市的甌江下游、飛雲江和鰲江流域,以及麗水、台州的部分市鎮,可以細分為瑞安話、樂清話、虹橋話、平陽話等等。使用人口500萬左右。甌語內部差異較大,但能相互溝通。狹義的溫州話指的是溫州鹿城口音。
分布
廣義的溫州話分布於溫州地區的甌江下游、飛雲江和鰲江流域,以及麗水、台州的部分市鎮。
其在溫州的分布為:溫州主城區(不含洞頭區)及永嘉縣是純甌語區,瑞安市和文成縣基本上屬甌江片,只有個別鄉村通行閩語或畲族畲語。樂清清江鎮石陣嶺以南的海積平原是甌江片,石陣嶺以北為台州片。平陽縣鰲江下游是甌江片,鰲江上游是溫州話和閩語的混雜區。蒼南縣和洞頭區都以浙南閩語為主,通行甌語的鄉鎮有:龍港、湖前、靈江、讀浦、滬山、沿江、龍江、宜山、鐵龍、平等、江山、鳳江、天井、蒲城。蒲城話是吳語的南極,一個受閩語包圍的吳語方言島。洞頭縣的甌語鄉鎮有:大門、鹿西、三盤、元覺、霓嶼等。泰順縣的百丈口分布有變了調的文成話-百丈口話,屬方言孤島,俗稱「下路話」,它受周圍莒江話的影響很大,有被莒江話同化的趨勢。
其在溫州地區以外的分布為:麗水的青田縣通行甌語的有貴岙鎮、溫溪鎮、吳坑、小舟山、黃垟、萬山、湯垟鄉以及平橋鄉平山村、油竹鄉半坑村。台州的玉環縣的甌語區散布在玉環島東南和西南海邊以捕魚為業的應東鎮、鮮疊鎮、大麥嶼等地。
另外由於20世紀初的移民原因,湖州市埭溪鎮也有個別村莊通行甌語[2]。
歷史
上古時期,東甌地的原住民甌人,與太湖流域南下的越人逐漸融合,形成甌越。甌越在秦以前屬「百越」。在當時,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古越語,屬於侗台語系,而非漢語。
公元前333年,楚國滅越,加強了對吳越的統治,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歷時112年。由於楚人在吳越的勢力和影響,東楚方言與古吳越語相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漢語——「江東方言」,吳語的直接祖先。唐代《慧琳音義》把江東一帶所說的方言合稱為「吳楚之音」。溫州話中較古老的詞彙,大多可以追溯到「江東方言」,亦是溫州話中白讀系統的主要來源。
秦漢時期,漢人對吳越地區正式開拓,但浙南、福建仍是越人天下,越人建立的東甌國與閩越國一直處於獨立狀態。雖然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眾來,處江淮之間」,但遷走的僅限甌越的王族與豪強。期間來自漢語的借用詞越來越多,不過甌越方言的主要詞彙仍是土著詞語。
「江東方言」六朝時期開始分為「吳語」和「閩語」。溫州從東漢公元323年建郡一直屬會稽郡,據東晉郭璞的記載,甌越人應從六朝開始說古吳語。因與閩語區接壤,溫州話中也保留了較多與古閩語相同的特徵。
唐宋時期,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潮,尤其是南宋遷都後,溫州漢人大量增加,漢人從中原帶到甌越的正統漢文化對當地漢語方言進行了同化,中原方言在溫州話中留下了文白異讀的特點。在北方漢語幾經變更後,溫州話仍然保持了很多漢語的古老特徵。
溫州話與古閩語、古楚語、古江東語都有密切的聯繫,對研究漢語語音史和語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溫州是南戲的發源地,留傳的南戲作品都含有不少溫州話。由於南戲對元曲及元明小說影響深遠,學者們在注釋考證這些作品時都需要大量引用溫州話。溫州鼓詞是流行於浙江溫州及其毗鄰地區的一個曲藝品種,俗稱「唱詞」。因過去的藝人多為盲人,故又稱為「瞽詞」或「盲詞」。它用溫州方言(以瑞安話為標準音)表演,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清代中期已見流傳。
視頻
溫州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侗台語民族、百越及南島語民族關係芻論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5-4-14
- ↑ 甌語-吳語 ,天天排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