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朝山东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大朝山东镇 </big>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 <s…”)
 
SYM對話 | 貢獻
 
行 3: 行 3: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大朝山东镇 </big>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大朝山东镇 </big> '''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11020511%2F148fe1317de74b62866c647f704f929b.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MTEwMjA1MTEvMTQ4ZmUxMzE3ZGU3NGI2Mjg2NmM2NDdmNzA0ZjkyOWIuanBn%2Fsign%2F39101a8eba7838ca31c54a1b36830e08.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22149353&t=b6d61069ca1e2ae5a6f39401ffca267c width="300"></center>
<smal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small>[https://www.meipian.cn/15a55s11?needreload=1521348614083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行 16: 行 16:
 
|}
 
|}
  
'''大朝山东镇''',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处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南部,东邻镇沅县勐大镇,南邻镇沅县振太乡,西临澜沧江与临沧地区云县隔江相望,北邻曼等、景福镇,行政区域面积542.2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大朝山东镇户籍人口为27794人。
+
'''大朝山东镇''',隶属于[[ 云南省]] 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处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南部,东邻镇沅县[[ 勐大镇]] ,南邻镇沅县[[ 振太乡]] ,西临澜沧江与临沧地区云县隔江相望,北邻曼等、[[ 景福镇]] ,行政区域面积542.2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大朝山东镇户籍人口为27794人。
 
 清宣统三年(1911年),属西区保甸乡;1993年,文玉乡改为大朝山东镇;2005年,永秀乡并入大朝山东镇。 截至2020年6月,大朝山东镇辖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大驮村。
 
 清宣统三年(1911年),属西区保甸乡;1993年,文玉乡改为大朝山东镇;2005年,永秀乡并入大朝山东镇。 截至2020年6月,大朝山东镇辖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大驮村。
2019年,大朝山东镇有工业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 市7 个。  <ref>[   (附图)], </ref>
+
2019年,大朝山东镇有工业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 市]]7 个。  <ref>[https://www.meipian.cn/15a55s11?needreload=1521348614083   大朝山东镇举办“三·八”妇女节打歌比赛(附图)], </ref>
  
 +
=位置境域=
 +
大朝山东镇地处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南部,东邻镇沅县[[勐大镇]],南邻镇沅县振太乡,西临澜沧江与临沧地区云县隔江相望,北邻曼等、[[景福镇]], 行政区域面积542.22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
大朝山东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河谷和高寒山区。境内最高峰大尖山位于大驮村,海拔2390米;最低点文笑营河口位于文玉村,海拔786米。
 +
 +
=气候=
 +
大朝山东镇气候特点是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
 +
 +
=水文=
 +
大朝山东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大田河、勐片河、文笑河。
 +
 +
=自然灾害=
 +
大朝山东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泥石流]]、[[冰雹]]、霜冻、雷击等。洪涝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7—11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9月23日榨房村河底村民小组。
 +
 +
=人口=
 +
2011年末,大朝山东镇总人口2808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74人,城镇化率2.4%。总人口中,男性15265人,占54.4%;女性12821人,占45.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8177人,占64.7%;有彝、傣、哈尼、水、布朗、傈僳等13个少数民族,共9909人,占35.3%。2011年,人口出生率9.86‰,人口死亡率6.55‰,人口自然增长率3.3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人。
 +
2017年末,大朝山东镇常住人口为27029人。
 +
截至2019年末,大朝山东镇户籍人口为27794人。
 +
 +
=经济=
 +
===综述===
 +
2006年末,大朝山东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068.3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50.87万元,占总收入的36.5%;畜牧业收入1218.52万元,占总收入的2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856头,肉牛1306头,肉羊5646头);渔业收入18.5万元,占总收入的0.37%;林业收入1379万元,占总收入的27.2%;第二、三产业收入316.25万元,占总收入的6.2%。[[农民]]人均纯收入1403元。
 +
2011年,大朝山东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9元。
 +
2019年,大朝山东镇有工业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
 +
===农业===
 +
2011年,大朝山东镇生产粮食12672吨。2012年,茶园面积25748亩,采摘面积22923亩,茶叶产量1253.4吨;[[核桃]]种植面积17227亩,产量260吨,产值520万元;桑园面积2394.3亩,鲜茧产量185.27吨,产值595万元;橡胶种植面积15000亩;紫胶种植面积12000亩,产量20吨;烤烟产量1万担,产值905万元。
 +
2011年,大朝山东镇畜牧业产值3359万元。
 +
 +
===工业===
 +
2011年,大朝山东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75万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7%。
 +
 +
=社会事业=
 +
===教育事业===
 +
2011年末,大朝山东镇有小学10所,在校生1765人,专任教师11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2所,在校生834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8%。
 +
 +
===科学技术===
 +
2011年末,大朝山东镇有各类科技人才42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2人,经营管理人才200人,技能人才1000人,农村实用人才3000人。
 +
 +
===文体事业===
 +
2011年末,大朝山东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96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
2011年末,大朝山东镇有体育场地15处。
 +
 +
===医疗卫生===
 +
2011年末,医院2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1张。专业卫生人员1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2万人次,住院手术60台次,出院病人1160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44万人,参合率86.8%。
 +
 +
===社会保障===
 +
2011年,大朝山东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53户,人数3703人,支出311.052万元,比上年增长17.1%,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长17.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95人,支出32.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农村医疗救助55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603人次,共支出10.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37人次,支出7万元。
  
 
=参考来源=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於 2024年6月28日 (五) 14:52 的最新修訂

大朝山東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大朝山東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

大朝山東鎮,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地處景東彝族自治縣西南部,東鄰鎮沅縣勐大鎮,南鄰鎮沅縣振太鄉,西臨瀾滄江與臨滄地區雲縣隔江相望,北鄰曼等、景福鎮,行政區域面積542.2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大朝山東鎮戶籍人口為27794人。 清宣統三年(1911年),屬西區保甸鄉;1993年,文玉鄉改為大朝山東鎮;2005年,永秀鄉併入大朝山東鎮。 截至2020年6月,大朝山東鎮轄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馱村。 2019年,大朝山東鎮有工業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1]

位置境域

大朝山東鎮地處景東彝族自治縣西南部,東鄰鎮沅縣勐大鎮,南鄰鎮沅縣振太鄉,西臨瀾滄江與臨滄地區雲縣隔江相望,北鄰曼等、景福鎮, 行政區域面積542.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朝山東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形成河谷和高寒山區。境內最高峰大尖山位於大馱村,海拔2390米;最低點文笑營河口位於文玉村,海拔786米。

氣候

大朝山東鎮氣候特點是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

水文

大朝山東鎮境內主要河流有大田河、勐片河、文笑河。

自然災害

大朝山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泥石流冰雹、霜凍、雷擊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7—11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9月23日榨房村河底村民小組。

人口

2011年末,大朝山東鎮總人口2808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74人,城鎮化率2.4%。總人口中,男性15265人,占54.4%;女性12821人,占45.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8177人,占64.7%;有彝、傣、哈尼、水、布朗、傈僳等13個少數民族,共9909人,占35.3%。2011年,人口出生率9.86‰,人口死亡率6.55‰,人口自然增長率3.3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人。 2017年末,大朝山東鎮常住人口為27029人。 截至2019年末,大朝山東鎮戶籍人口為27794人。

經濟

綜述

2006年末,大朝山東鎮農村經濟總收入5068.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50.87萬元,占總收入的36.5%;畜牧業收入1218.52萬元,占總收入的2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856頭,肉牛1306頭,肉羊5646頭);漁業收入18.5萬元,占總收入的0.37%;林業收入1379萬元,占總收入的27.2%;第二、三產業收入316.25萬元,占總收入的6.2%。農民人均純收入1403元。 2011年,大朝山東鎮完成財政總收入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9元。 2019年,大朝山東鎮有工業企業1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農業

2011年,大朝山東鎮生產糧食12672噸。2012年,茶園面積25748畝,採摘面積22923畝,茶葉產量1253.4噸;核桃種植面積17227畝,產量260噸,產值520萬元;桑園面積2394.3畝,鮮繭產量185.27噸,產值595萬元;橡膠種植面積15000畝;紫膠種植面積12000畝,產量20噸;烤煙產量1萬擔,產值905萬元。 2011年,大朝山東鎮畜牧業產值3359萬元。

工業

2011年,大朝山東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75萬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朝山東鎮有小學10所,在校生1765人,專任教師11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2所,在校生834人,專任教師5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8%,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8.8%。

科學技術

2011年末,大朝山東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25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2人,經營管理人才200人,技能人才1000人,農村實用人才300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朝山東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496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2011年末,大朝山東鎮有體育場地15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醫院2所;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71張。專業衛生人員1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2萬人次,住院手術60台次,出院病人1160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44萬人,參合率86.8%。

社會保障

2011年,大朝山東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53戶,人數3703人,支出311.052萬元,比上年增長17.1%,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長17.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95人,支出32.745萬元,比上年增長11.1%;農村醫療救助55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603人次,共支出10.8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37人次,支出7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