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村店中学”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王村店中学'''地处山东省德州市,是德城区南郊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 ==办学历史== 1995年王村店乡从平原县划入德…”)
 
第1行: 第1行:
  
  
'''王村店中学'''地处山东省德州市,是德城区南郊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
+
'''王村店中学'''地处[[ 山东省]][[ 德州市]] ,是德城区南郊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
  
 
==办学历史==
 
==办学历史==
  
1995年王村店乡从平原县划入德城区,学校改名为王村店中学。2000年,王村店中学和王村店乡中学合并,王村店乡中给位王村店实验小学。其教育资源整体并入王村店中学,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每年都大量同学考入德州一中,德州二中,和德州实验中学。
+
1995年王村店乡从[[ 平原县]] 划入德城区,学校改名为王村店中学。2000年,王村店中学和王村店乡中学合并,王村店乡中给位王村店实验小学。其教育资源整体并入王村店中学,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每年都大量同学考入德州一中,德州二中,和德州实验中学。
  
 
==入学条件==
 
==入学条件==
  
 免试入学,相对就近。依据小学毕业学校和父母家庭实际住址,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分配到中学就读。非城区户籍、借读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原籍就读初中。
+
 免试入学,相对就近。依据小学毕业学校和父母[[ 家庭]] 实际住址,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分配到中学就读。非城区户籍、借读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原籍就读[[ 初中]]
  
 
==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38206.83平方米,建筑面积<ref>[https://www.sohu.com/a/417797930_781004 建筑面积规则大全 ],搜狐,2020-09 </ref>5133.09平方米,教学用房1954.14平方米,行政用房776.7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2882平方米。体育器材482件,价值54280元;音乐器材101件,价值5799元;美术器材120件,价 值4581 元。实验仪器10116件,价值约285828元;图书藏收量19445册,价值108434元,电脑61台。
+
 学校占地面积38206.83平方米,[[ 建筑面积]]<ref>[https://www.sohu.com/a/417797930_781004 建筑面积规则大全 ],搜狐,2020-09 </ref>5133.09平方米,教学用房1954.14平方米,行政用房776.7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2882平方米。体育器材482件,价值54280元;音乐器材101件,价值5799元;美术器材120件,[[ 值]]4581 元。实验仪器10116件,价值约285828元;图书藏收量19445册,价值108434元,电脑61台。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3人, 专任教师51人,10个教学班,初中在校生502人。现有多媒体教室<ref>[https://www.sohu.com/a/319994173_426518 一步搞定新一代多媒体教室,这都不知道你就out了! ],搜狐,2019-06-12</ref>1个、微机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阅览室1个、实验室3个、仪器室3个、图书室1个、音美器材室各1个。
+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3人, 专任教师51人,10个教学班,初中在校生502人。现有[[ 多媒体教室]]<ref>[https://www.sohu.com/a/319994173_426518 一步搞定新一代多媒体教室,这都不知道你就out了! ],搜狐,2019-06-12</ref>1个、微机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阅览室1个、实验室3个、仪器室3个、图书室1个、音美器材室各1个。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
  
 学校坐落在南郊,远离城市的车辆喧哗和大气污染,可以说是一所景色怡人的美丽中学,非常适合学习。学校有新建的实验室和美丽的操场。
+
 学校坐落在南郊,远离城市的车辆喧哗和[[ 大气污染]] ,可以说是一所景色怡人的美丽中学,非常适合学习。学校有新建的实验室和美丽的操场。
  
 
==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日夜工作在教学一线,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进一步扩大“普九”成果,入学率达100%。在各级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王村店中学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下:
+
 近几年来,我校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日夜工作在教学一线,内抓[[ 管理]] ,外树形象,进一步扩大“普九”成果,入学率达100%。在各级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王村店中学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下:
  
1、中考我校升入三处高中共计81人,还有12人被录取为扩招生,升学率为89%。
+
1、中考我校升入三处[[ 高中]] 共计81人,还有12人被录取为扩招生,升学率为89%。
  
2、在区教育局组织的德城区2010年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我校为全区第五,郊区第一。
+
2、在区教育局组织的德城区2010年初中学校教学[[ 质量]] 综合评价中我校为全区第五,郊区第一。
  
3、在德城区教育局组织的运动会中我校在7年中有6年夺得乙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
3、在德城区教育局组织的运动会中我校在7年中有6年夺得乙组第一名的好[[ 成绩]]
  
4、在各种荣誉评选和业务比赛中,我校多名教师获奖。其中,袁慧杰老师获得市级乡村教育贡献奖。章金燕和李艳芝老师被评为市级三八红旗手和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滕俊星、刘德玉、崔国峰、李茂政等老师分别获得区优秀教师和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何丽丽和左晓霞老师市级音美学科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及区级教学能手称号,于莹莹老师获得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张传明老师在德州市组织的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刘德玉、张玉珍和张成柱三位老师获得省级教科研论文一等奖。全体老师通过辛勤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自身素质,为教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全体教职工应倍加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
4、在各种荣誉评选和业务比赛中,我校多名教师获奖。其中,袁慧杰老师获得市级乡村教育[[ 贡献]] 奖。章金燕和李艳芝老师被评为市级三八红旗手和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滕俊星、刘德玉、崔国峰、李茂政等老师分别获得区优秀教师和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何丽丽和左晓霞老师市级音美学科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及区级教学能手称号,于莹莹老师获得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张传明老师在德州市组织的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刘德玉、张玉珍和张成柱三位老师获得省级教科研[[ 论文]] 一等奖。全体老师通过辛勤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自身素质,为教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全体教职工应倍加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工作]] 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2024年6月20日 (四) 16:44的版本


王村店中学地处山东省德州市,是德城区南郊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

办学历史

1995年王村店乡从平原县划入德城区,学校改名为王村店中学。2000年,王村店中学和王村店乡中学合并,王村店乡中给位王村店实验小学。其教育资源整体并入王村店中学,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每年都大量同学考入德州一中,德州二中,和德州实验中学。

入学条件

免试入学,相对就近。依据小学毕业学校和父母家庭实际住址,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分配到中学就读。非城区户籍、借读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原籍就读初中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38206.83平方米,建筑面积[1]5133.09平方米,教学用房1954.14平方米,行政用房776.7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12882平方米。体育器材482件,价值54280元;音乐器材101件,价值5799元;美术器材120件,价值4581元。实验仪器10116件,价值约285828元;图书藏收量19445册,价值108434元,电脑61台。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3人, 专任教师51人,10个教学班,初中在校生502人。现有多媒体教室[2]1个、微机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阅览室1个、实验室3个、仪器室3个、图书室1个、音美器材室各1个。

校园环境

学校坐落在南郊,远离城市的车辆喧哗和大气污染,可以说是一所景色怡人的美丽中学,非常适合学习。学校有新建的实验室和美丽的操场。

学校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日夜工作在教学一线,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进一步扩大“普九”成果,入学率达100%。在各级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王村店中学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下:

1、中考我校升入三处高中共计81人,还有12人被录取为扩招生,升学率为89%。

2、在区教育局组织的德城区2010年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我校为全区第五,郊区第一。

3、在德城区教育局组织的运动会中我校在7年中有6年夺得乙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4、在各种荣誉评选和业务比赛中,我校多名教师获奖。其中,袁慧杰老师获得市级乡村教育贡献奖。章金燕和李艳芝老师被评为市级三八红旗手和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滕俊星、刘德玉、崔国峰、李茂政等老师分别获得区优秀教师和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何丽丽和左晓霞老师市级音美学科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及区级教学能手称号,于莹莹老师获得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张传明老师在德州市组织的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刘德玉、张玉珍和张成柱三位老师获得省级教科研论文一等奖。全体老师通过辛勤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自身素质,为教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全体教职工应倍加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