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费县第一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费县第一中学'''费县一中创建于1952年,是临沂市首批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ref>[https://www.docin.com/p-1353356498.html 规…”)
 
行 1: 行 1:
  
  
'''费县第一中学'''费县一中创建于1952年,是临沂市首批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ref>[https://www.docin.com/p-1353356498.html 规范化学校范本],豆丁网,2015-11-11 </ref>、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ref>[https://www.docin.com/p-969004535.html 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作用],豆丁网,2014-11-24</ref>示范学校、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全国文化名校。
+
'''费县第一中学'''费县一中创建于1952年,是[[ 临沂市]] 首批重点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ref>[https://www.docin.com/p-1353356498.html 规范化学校范本],豆丁网,2015-11-11 </ref>、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 艺术教育]]<ref>[https://www.docin.com/p-969004535.html 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作用],豆丁网,2014-11-24</ref>示范学校、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全国文化名校。
  
 
==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
行 7: 行 7:
 
===办学规模===
 
===办学规模===
  
 学校地处县经济开发区,东靠肖山,南傍凤山,西邻327国道,北连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学校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53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集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于一体。学校拥有办公楼、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图书楼、食堂和学生公寓楼16座。
+
 学校地处县经济开发区,东靠肖山,南傍凤山,西邻327国道,北连[[ 青岛理工大学]] 临沂校区,学校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53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集现代化、生态化、[[ 园林]] 化于一体。学校拥有办公楼、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图书楼、食堂和学生公寓楼16座。
  
 
===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
  
 自99年始,学校为加大基本建设改造力度,确立了“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变面貌的奋斗目标”,新建了学生公寓楼、教工宿舍楼各两座,完成了校大门改建、中心广场和大型主体雕塑建设,大大优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学校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皆按一类教学标准配置,每个教室皆配有“三机一幕”,开通了校园有线广播和远程教育网,实施电化教学。音、体、美教学设施齐全,器材充裕。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
 自99年始,学校为加大基本建设改造力度,确立了“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大变面貌的奋斗目标”,新建了学生公寓楼、教工宿舍楼各两座,完成了校大门改建、中心广场和大型主体雕塑建设,大大优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 校园文化]] 品位。学校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皆按一类教学标准配置,每个教室皆配有“三机一幕”,开通了校园有线广播和远程教育网,实施电化教学。音、体、美教学设施齐全,器材充裕。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费县第一中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以人为本、以法治教、以德立校、以质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四育人”工程,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研科研、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模式。学校在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经验,受到市县教育局的好评,并在许多学校推广。学校名师荟萃,有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85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18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100余人,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中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10000余人,毕业生中有680余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
 费县第一中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以人为本、以法治教、以德立校、以质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四育人”[[ 工程]] ,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研科研、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模式。学校在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经验,受到市县教育局的好评,并在许多学校推广。学校名师荟萃,有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85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18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20人,市级骨干教师100余人,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中考入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10000余人,毕业生中有680余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办学成果==
 
==办学成果==
行 21: 行 21:
 
===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
  
2003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实施名校带动和名校扩张战略,创建费县第一中学新校区。新校区位于费县城东鲁南科技生态园区,占地539亩,控制面积1500亩,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设计,学校建设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现代化、生态园林化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新校区于2004年暑假开始招生,现有高中部三个年级以及初中部三个年级共94个教学班,在校生5000余人。(现已全部迁往新校区,原校区交由费县二中使用)新校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大力实施机制创新,实行统一管理与分部管理相结合的年级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在全县组织的历次调研考试中,高一、高二均以比较明显的优势名列全县第一,为新校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07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09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来学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认真落实温总理讲话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深化高效课堂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正在努力打造教育品牌,为创建齐鲁名校而努力。
+
2003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实施名校带动和名校扩张战略,创建费县第一中学新校区。新校区位于费县城东鲁南科技生态园区,占地539亩,控制面积1500亩,总体规划由[[ 同济大学]] 设计,学校建设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现代化、生态园林化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新校区于2004年暑假开始招生,现有高中部三个年级以及初中部三个年级共94个教学班,在校生5000余人。(现已全部迁往新校区,原校区交由费县二中使用)新校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大力实施机制创新,实行统一管理与分部管理相结合的年级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教育教学]] 成绩显著。在全县组织的历次调研考试中,高一、高二均以比较明显的优势名列全县第一,为新校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07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09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来学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认真落实温总理讲话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深化高效课堂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 , 正在努力打造教育品牌,为创建齐鲁名校而努力。
  
 
===育人工程===
 
===育人工程===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办学方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研科研、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其中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1800余人,毕业生中有1000余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有近200人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留学。2007年高考再传捷报,本科突破1000人大关,刘振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2014年高考再传捷报,本科突破1000人大关。费县一中以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办学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办学方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研科研、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其中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1800余人,毕业生中有1000余人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有近200人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留学。2007年高考再传捷报,本科突破1000人大关,刘振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2014年高考再传捷报,本科突破1000人大关。费县一中以悠久的[[ 历史]] 、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办学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李洪杰校长的经典名言: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李洪杰校长的经典名言: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於 2024年5月27日 (一) 13:22 的修訂


費縣第一中學費縣一中創建於1952年,是臨沂市首批重點中學、山東省規範化學校[1]、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高中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2]示範學校、山東省學校文化建設示範學校、全國文化名校。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地處縣經濟開發區,東靠肖山,南傍鳳山,西鄰327國道,北連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學校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53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2.8億元,集現代化、生態化、園林化於一體。學校擁有辦公樓、教學樓、教工宿舍樓、圖書樓、食堂和學生公寓樓16座。

硬件設施

自99年始,學校為加大基本建設改造力度,確立了「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大變面貌的奮鬥目標」,新建了學生公寓樓、教工宿舍樓各兩座,完成了校大門改建、中心廣場和大型主體雕塑建設,大大優化了育人環境,提高了校園文化品位。學校實驗室、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電教室皆按一類教學標準配置,每個教室皆配有「三機一幕」,開通了校園有線廣播和遠程教育網,實施電化教學。音、體、美教學設施齊全,器材充裕。優越的辦學條件,先進的教學手段,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師資力量

費縣第一中學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和以人為本、以法治教、以德立校、以質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實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四育人」工程,在教學管理、師資培訓、教研科研、特長生培養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管理模式。學校在集體備課和青年教師培養方面的經驗,受到市縣教育局的好評,並在許多學校推廣。學校名師薈萃,有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185人;全國優秀教師7人,省級優秀教師18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20人,市級骨幹教師100餘人,有力地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其中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10000餘人,畢業生中有680餘人獲得碩士、博士學位。

辦學成果

學校發展

2003年費縣縣委、縣政府實施名校帶動和名校擴張戰略,創建費縣第一中學新校區。新校區位於費縣城東魯南科技生態園區,占地539畝,控制面積1500畝,總體規劃由同濟大學設計,學校建設突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現代化、生態園林化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新校區於2004年暑假開始招生,現有高中部三個年級以及初中部三個年級共94個教學班,在校生5000餘人。(現已全部遷往新校區,原校區交由費縣二中使用)新校區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大力實施機制創新,實行統一管理與分部管理相結合的年級管理體制,穩步推進新課程改革,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在全縣組織的歷次調研考試中,高一、高二均以比較明顯的優勢名列全縣第一,為新校區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07年,被評為省級規範化學校。2009年10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志來學校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學校認真落實溫總理講話精神, 堅持以人為本,以德育人,深化高效課堂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正在努力打造教育品牌,為創建齊魯名校而努力。

育人工程

學校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為辦學方向,以改革為動力,以科研為先導,以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支撐,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在教學管理、師資培訓、教研科研、特長生培養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管理模式。其中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1800餘人,畢業生中有1000餘人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有近200人在歐美和日本等國留學。2007年高考再傳捷報,本科突破1000人大關,劉振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2014年高考再傳捷報,本科突破1000人大關。費縣一中以悠久的歷史、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突出的辦學成績贏得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李洪傑校長的經典名言: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規範化學校範本,豆丁網,2015-11-11
  2. 藝術教育的意義與作用,豆丁網,201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