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街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街街道

中文名 : 大街街道

所屬地區: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

大街街道,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地處江川縣南部,東與路居鎮雄關鄉相鄰,南與通海縣納古鎮四街鎮接壤,西南與九溪鎮毗鄰,西北接前衛鎮,北瀕臨星雲湖,大街街道辦事處距縣政府1千米,區域總面積97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大街街道總人口79584人。 1950年,大街街道境域從華寧縣劃入江川縣,縣府由江城遷至大街,設第四區。2011年3月,大街鎮改大街街道。 2020年6月,大街街道下轄15個社區、2個行政村;大街街道辦事處駐上營西街5號。 2011年,大街街道財政總收入363萬元,比上年增長4.5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54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146萬元,增值稅1636萬元,企業所得稅113萬元,個人所得稅10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8%,19.6%、166.5%、20%。農民人均純收入6446元。

位置境域

大街街道地處江川縣南部,東與路居鎮雄關鄉相鄰,南與通海縣納古鎮四街鎮接壤,西南與九溪鎮毗鄰,西北接前衛鎮,北瀕臨星雲湖,大街街道辦事處距縣政府1千米,區域總面積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街街道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分為壩子、山脈、河谷、湖泊。主要山脈有老尖山、四丫山、廖家大山、大麻栗樹、火把山、福德山,境內最高峰老尖山位於小白坡村與雄關鄉交會處,海拔2277米;最低點星雲湖南岸位於河咀村,海拔1722米。

水文

大街街道境內河道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河道有大賽河、大街河、大莊河、舊州河4條。河流總長度32.2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大寨河,從南向北流經大營村、海滸村,流入星雲湖,長10.5千米,流域面積2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6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大街街道轄區內礦藏主要有煤炭、黏土、白雲石,其中煤礦儲量1867萬噸,黏土礦和白雲石礦儲量豐富,主要是滿足周邊市場和初加工產品。其他自然資源有森林資源,面積7.5萬畝,森林覆蓋率42.0%。 2011年,大街街道有耕地面積19938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1萬畝,林地面積7.54萬畝,累計造林2230畝,其中防護林1666畝,經濟林564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街街道轄區總人口7958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6萬人,城鎮化率54.8%,另有流動人口4632人。總人口中,男性40028人,占50.3%,女性3955人,占49.7%,14歲以下13027人,占16.4%,15—64歲,61535人,占73%;65歲以上5022人,占6.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7118人,占96.9%;有彝、哈尼、傣、回、布依等19個少數民族,共2466人,占3.1%。超過100人的少數民族有彝、哈尼2個民族,其中族1749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1%;哈尼族332人,占13.46%。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街街道財政總收入363萬元,比上年增長4.5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54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146萬元,增值稅1636萬元,企業所得稅113萬元,個人所得稅10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8%,19.6%、166.5%、20%。農民人均純收入6446元。

農業

2011年,大街街道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2.92億元,比上年增長7.9%,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蠶豆、洋芋為主,生產糧食0.74萬噸,其中水稻4799.6噸,小麥644.8噸,玉米1286.4噸,蠶豆260.6噸,洋芋192.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蔬菜等,烤煙種植面積1.12萬畝,產量0.16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54萬畝,產量3.46萬噸,主要品種有青花、白花、芫荽、白菜、南瓜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3.7萬頭,年末存欄6.7萬頭;羊飼養量3218隻,年末存欄1743隻;牛飼養量814頭,年末存欄676頭;家禽飼養量91.5萬羽,上市家禽72.8萬羽,生產肉類8200噸,其中豬肉6282噸,牛肉97.2噸,羊肉59.6噸;禽蛋2617,8噸,鮮奶5噸。 2011年,大街街道畜牧業總產值15965萬元,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0萬株,林木覆蓋率41.96%,活立木蓄積量5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0.28萬畝,產量634.9噸,主要品種有桃、李、梨、櫻桃、葡萄等,其中梨255.9噸,桃子221.8噸。漁業以草魚、鰱鱅魚、鯉魚、鯽魚銀魚、青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水面1平方千米,水產品總產量250噸;漁業總產值391萬元,大型農業機械72台(輛)。

工業

2011年,大街街道工業形成以磷化工、紙製品包裝、建築建材、農產品加工、煙花爆竹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達到20.27億元,比上年增長2.1%;工業增加值49446萬元,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9.86%,工業企業117家,職工9286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街街道有幼兒園34所,在園幼兒1798人,專任教師106人;小學11所,在校生7483人,專任教師3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4468人,專任教師27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33個,教育經費達17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大街街道有各類科技人才2295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8人,經營管理人才204人,技能人才25人,農村實用人才22664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街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71個,社區電影院1個,座位970個,年舉辦社區文藝演出5場次,觀眾達4250人次;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4個,藏書3.49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62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雲深書院、老年基層文藝隊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街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63張,專業衛生人員8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1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1225人次,出院病人43人次。重點醫院有大街街道衛生院、大莊醫務所、伏家營醫務所、大街社區衛生服務站、下營社區衛生服務站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6.8/10萬;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8.55‰、7.12‰、1.42‰。

社會保障

2011年,大街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59戶人數1375人,支出297萬元,比上年增長16%;城市醫療救助23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7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6.54萬元,比上年增3.28%。社區服務設施2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30張。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5850萬元,比上年增長1.2%,基金支出合計5535萬元,比上年增長0.6%。 2011年,大街街道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7793人,比上年末增加1710人,其中參保職工5954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839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350人和36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1215人,比上年末增加90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3679人,比上年末增加1035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3716人,比上年末增加263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5132人,比上年末增加366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8584人,比上年末減少103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49人,比上年末增加173人。參加失業保險2799人,比上年末增加4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1215人,比上年末增加90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17人,比上年末增加4人。參加工傷保險5833人,比上年增加527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2565人,比上年末增加90人,全年認定工傷204人,比上年增加30人,全年評定傷殘等級5人,比上年增加3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204人,比上年末增加30人。參加生育保險3611人,比上年末增加32人,全年共有71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減少23人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