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二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城二小(龍門縣龍城第二小學),坐落在縣城東門路七星山麓,前身是伯衡小學,又名龍城鎮中心小學,於1962年9月正式更名為龍城第二小學,是一所近百年歷史的城區老校。2004年1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基本情況:
歷年來,在國家教育方針的指引下,學校致力於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1],強化學校管理,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探索,走開拓創新的發展之路,成為一所「校風正、環境美、隊伍強、設備好、有特色、質量高」的學校,受到各級領導,教育同行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稱讚。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重視下,學校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合理,教學設施設備日臻完善:師生電子閱覽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軟件製作室、電教室、語音室等33個功能場室;目前學校占地15988.5㎡,建築面積6916㎡,綠化面積5380㎡,育人環境優美,「三化達標」、「三性」突出,教師隊伍配套,整體素質較高。現有教學班25個,學生人數1166人,教職工77人,中共黨員40名,專任教師73人,全部教師學歷達標,並按國家要求持證上崗[2]。
辦學特色:
龍城第二小學以「心和、事和、志美、行美」為校訓;確立「和美教育繪就多彩童年」的辦學理念;以「遵循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和教育科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學校辦成書畫校園,文明家園,文化聖園,創新樂園」的辦學思路;以「會做人,會求知,會審美,會健體,會創造」 的育人目標;以「以龍門農民畫、美育操、美育節等美育特色,以美育人,以美啟智,以美健體」的辦學特色。精心打造了富有特色的育人品牌:充分發掘當地優秀文化資源,增設校本課程,開辦龍門農民畫教學,創設校園文化,弘揚龍門文化事業。因地制宜地開發具有民間特色的教學內容,搜集整理民間農民畫素材,自編《農民畫鄉土教材》。努力營造具有民間藝術特色的校園文化。當您走進校園,您會體現了學校拉開了創建民間藝術教育特色的帷幕,她集娛樂、點綴、藝術於一體,熔陶冶師生情操於一爐,是教育目的的奠基工程。中央電視台、省、市、縣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先後報道二小的龍門農民畫教學情況。
學校每年還舉辦一屆「美育節」,師生可在節日里展示自己的書畫、手工藝等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悅,培養「求真、求實、求善、求美」的品格。
學校成果:
近年來,學校被評為「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示範學校」、「廣東省中小學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廣東省紅領巾共促和諧行動先進集體」、「惠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獲得了龍門縣「德育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科技先進單位」、「改革創新獎」和「教學質量優秀獎」等榮譽。
展望未來:
將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求真務實精神和作風,力爭把二小辦成具有現代化水平的一流學校。
參考文獻
- ↑ 素質教育的內涵及重要性,有途網,2020-07-01
- ↑ 古時候說的秀才、舉人、進士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搜狐,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