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錦平悼念詩感言(張季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錦平悼念詩感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黃錦平悼念詩感言》中國當代作家張季次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黃錦平悼念詩感言

今日,清明節。讀文友黃錦平君的《那肝腸寸斷的日子——悼亡妻》詩作,頗受感染。從其詩行句間,讀悟出錦平君深沉悼念其亡妻那欲哭無淚,悲壓經年的情懷來。

整首詩,短行簡句,卻意蘊深厚。對其亡妻的熾情,如地流暗河,湍急奔涌。全詩中,不見世上悼念詩詞中通常的淚飛悲哭句,亦未有生與死間慣有的男女哀緒。卻充盈着對其亡妻的摯意追思,繞真丈夫情氣,顯好男兒迴腸。

初讀此詩句,染悲,並隨其情而入;又讀,覺痛,且伴其意而沉。當循句遞進至——

「這些年,我拚命的抽煙喝酒

嘔吐着通宵達旦

吞咽着輾轉反側

就是想早日和你在那座叫奈

何的橋上邂逅相遇」痛楚句時,「我」的愛妻念妻之情愫,亡妻悲妻之情懷即似暗流井噴於天,瀑泉泄崖直下也!

悼念詩中的「 抽煙喝酒,嘔吐吞咽」句看似平常,卻為「我」欲衝破以奈河橋為界的陰陽兩隔而邂逅相遇「你」的願望作了因緣鋪墊,足見其「心情神韻」的「痴迷愛真」了。這,是珍貴的實情散揚,情篤的愛意升華;詩意的傳說活用,念想的浪漫表達啊。

為此,我大受感動,竟也冒出韻句短語式的表述來,並善意「假想、略增」個中細微「情節」,以美好綴色詩作中「我」與「你」的「相遇」亮點,稍許淡化全詩所流露的悲情色彩吧:

慰錦平祭芳魂

寸斷的肝腸

化為無淚的詩句

深沉的悼念

追隨芳魂遠去

就在那永訣的瞬間

驟然的心雨冰點化為不盡

雪花

攪伴痛卷的急風

撞開心扉追往飄渺的天際

年年歲歲

祭秋奠冬

可有夏熱春回

其實

生活的繩索

即是

心結的串連

透過人生清醒的酒醉

朦朧得見奈河橋畔

你晶瑩着清顏

不許我上那橋兒

狠心地命我迴轉這未了紅塵

奈河啊奈何

奈何間

奈何不得地痛怨你遠行遠行

於是

無淚的詩句

披染你拋灑的亮色 於是

無言的呼喊

續接我肝腸寸斷

快快快呀

升溫心靈雪花的沸點

快快快呀

溶燙心中雨簾的飄漫

讓我與你在熱烈沸騰中

經年相遇

相遇經年

化入夢幻 走出夢幻

《讀後感》鴻毛輕淺

豈有原詩情重如山

看原句,字字走心

聞原詩,句句冒鮮

「該來的總歸會來

走的卻不定會走

給我個單獨的日子吧,老天

讓我酣暢淋漓哭天抹淚一次

讓我盡情揮灑肝腸寸斷一天

然後隨着深秋的雁陣

去那個溫暖的南方山坡上看

陽光普照

絮草暖馨」

這,這一奢望

其實,其實簡單

「誰在春天看見櫻花飄零

誰就能回想起

她們毅然決然綻放的花瓣

曾經還有一朵叫玫瑰的花

帶着它鮮艷而意味深長的色彩

在年輕的夢中糾結"

這,這一美好

即是,即是依戀

「又一個春天房樑上築巢燕子

的呢喃

給了我一個聲音,我期盼已久

的聲音

我就知道,你回來了,你沒有

死去

當然,或者是

我回來了,我已死去」

這,才是肝腸的寸斷

這,方為深沉的悼念

——永遠

直至永遠

結語

感言錦平君此一特定詩作 , 分明意猶未盡。常歲長年,與錦平君互為交往的農工官兵商學士,親友社會人等,大都讚譽他的坦蕩摯誠,文氣學識,豪義情心。而此詩韻意境,似可滴水映陽,折射出情源活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也能反映錦平君的德品性格,善真情愫吧!

(2018年4月5日)

[附錄]詩

那個肝腸寸斷的日子

——悼亡妻

黃錦平

1992年10月8日20點31分

突然間夜晚變得豁亮

水銀燈下蒼白的臉天使一般

我覺得窗外此時應該配合着

下一場紛紛大雪 或者至少

因為此刻該有一場細雨落下

然而沒有

依然的月色如洗萬籟俱寂

這座南方不諳世事的城吶

站在這深邃的苦痛面前

就讓我真切的悲傷一回吧

其實剩下的生活就變幻為

曾經落下的麻繩,隨着日子

一扣一扣地勒緊

這些年,我拚命的抽煙喝酒

嘔吐着通宵達旦吞咽着輾轉反側

就是想早日和你

在那座叫奈何的橋上邂逅相遇

看你的清顏改變沒有

看你的心腸晶瑩沒有

該來的總歸會來

走的卻不定會走

給我個單獨的日子吧,老天

讓我酣暢淋漓哭天抹淚一次

讓我盡情揮灑肝腸寸斷一天

然後隨着深秋的雁陣

去那個溫暖的南方山坡上看你

陽光普照

絮草暖馨

誰在春天看見櫻花飄零

誰就能回想起

她們毅然決然綻放的花瓣

曾經還有一朵叫玫瑰的花

帶着它鮮艷而意味深長的色彩

在年輕的夢中糾結

又一個春天房樑上築巢燕子的呢喃

給了我一個聲音,我期盼已久的聲音

我就知道,你回來了,你沒有死去

當然,或者是

我回來了,我已死去

2017.03.14西蜀名居修遠齋。[1]

作者簡介

張季次,著名文藝家、樂評人,社會活動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