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白居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 |
作品名稱:《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 創作年代:中唐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白居易 |
《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詩的首聯寫自己遊玩仙遊寺,頷聯寫仙遊寺的景色,頸聯寫在石頭上作詩,尾聯寫送友之意。詩實寫場景,虛寫歸人,明贊山水,實贊歸人。詩中凸顯歸人之去處與塵世遠離的幽雅淨潔,盛讚歸人棄絕風塵而以青山綠水為伴的出世風采,頌揚其淡泊名利而遠離塵世的超俗高情,也自然帶出了詩人深深的「羨」情。全詩色彩鮮明濃艷,對比強烈。
原文
“ |
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 曾於太白峰前住, 數到仙遊寺里來。 黑水澄時潭底出, 白雲破處洞門開。 林間暖酒燒紅葉, 石上題詩掃綠苔。 惆悵舊遊那復到, 菊花時節羨君回。 |
” |
— 《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遊寺》,《白居易集》 |
譯文
我曾經在秦嶺主要山脈之一的太白峰下居住,多次攜好友去仙遊寺遊玩。
黑河水清澈的時候可以看到水潭的底部,仙遊寺的洞門上面盤旋一片白雲。
在森林裡焚燒紅色落葉熱酒暢飲,掃去石頭上青色苔蘚好題字寫詩。
唉,我真為自已不能再游佳境而深感懊惱,君能夠在菊花盛開的九月高秋歸去而讓我非常羨慕。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詩界有廣大教化主的稱號。祖籍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唐代文學家,文章精切,特別擅長寫詩,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於有「老嫗能解」的說法。
白居易早年積極從事政治改革,關懷民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須取材於現實事件,反映時代的狀況,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一。
他晚年雖仍不改關懷民生之心,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時放意詩酒,作《醉吟先生傳》以自況。白居易與元稹齊名,號「元白」,兩人是文學革新運動的夥伴。晚年白居易又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為「劉白」。被人稱為「敕封詩仙」,而李白是後世才由「謫仙人」,才由民間轉尊為「詩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時就已廣為流傳於社會各地各階層,乃至外國,如新羅、日本等地,產生很大的影響。重要的詩歌有《長恨歌》、《琵琶行並序》、《秦中吟》、《新樂府》等,重要的文章有《與元九書》等。[1]
參考資料
- ↑ 白居易的簡介及生平事跡, 高三網,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