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乃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許乃普(1787年-1866年),字季鴻,一字經崖,號滇生,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工書法,師法二王,與祁寯藻、陳孚恩、趙光並稱「四書家」。著有《堪齊集》。
生平簡介
父許學範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進士。學範有七子,其中乃濟、乃普、乃釗三子為進士,其餘四子也皆中舉人,故有「七子登科」之美譽。當時的學者、書法家梁同書曾寫對聯 「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贈與許學範。許乃普子許彭壽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甲第一名進士。[1]
經歷
道光壬午科河南鄉試副考官。癸未科會試同考官。是年二月,入直南書房,充日講起居注官。四年八月大考二等第十名,升司經局冼馬。乙酉科湖北鄉試正考官,提督貴州學政,轉翰林院侍讀,充咸安宮總裁。辛卯科山東鄉試正考官。十一年奉旨回原衙門供職。十二年奉旨仍在南書房行走。壬辰科順天鄉試同考官。十三年七月大考二等第三名,升翰林院侍講學士,文淵閣直閣事。十四年轉侍讀學士,提督江西學政。十六年升詹事府少詹事,十七年晉詹事,賞御筆迎祥匾額。十八年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旋授刑部右侍郎,毋庸在南書房行走,署經筵講官。十九年調吏部左侍郎,署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調戶部左侍郎,充經筵講官。二十一年升兵部尚書,十月賜紫禁城騎馬。癸卯科順天鄉試副考官。乙巳科會試副總裁。四月緣事降五級調用,十二月授太常寺少卿,稽查右翼覺羅學。二十七年升光祿寺卿。三十年二月奉旨仍在南書房行走。 咸豐二年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壬子科山東鄉試正考官,充文淵閣直閣事,稽查中書科中書事務,署工部右侍郎,升兵部右侍郎。 咸豐三年正月調刑部右侍郎,四月升工部尚書,旋調刑部尚書,十二月充實錄館總裁官。四年充經筵講官,賞御筆宜爾子孫匾額。二月奉旨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四月升禮部右侍郎轉左侍郎,九月調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十月調吏部左侍郎,十一月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六年丙辰科會試副總裁,十二月升工部尚書。八年調吏部尚書。十年加太子太保銜,九月因病乞退,奉旨開缺調理。
同治五年十月三十日卒,年八十歲。授光祿大夫,謚文恪。國史館列傳。 [2]
藏書
清藏書家、書法家。字季鴻,一字經崖,號滇生,別署觀弈道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嘉慶二十五年(1820)榜眼,授編修職,道光二十三年(1843)官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太子太保。家多藏書,精於校勘,莫友芝《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傅增湘《經眼錄》、羅振常《善本書所見錄》等名家書目中,均著錄其藏書。藏書樓曰"堪喜齋",藏書印有"許氏滇翁所藏"、"觀弈道人"等。李滂曾為之編纂書目1卷,未刊。梁子涵在《中國歷代書目總錄》中,著錄有《許文恪書目》1卷,梁氏慕真軒藏抄本。工於書法,謚文恪。著有《堪喜齋集》。
詩詞
五言律詩
【興京道中】
雷雨昨宵過,郊原氣莽蒼。群峰相紫翠,萬樹各丹黃。
空谷馬蹄碎,夕陽人影長。停車寒更甚,星月滿衣裳。
七言律詩
【壁上琴是室人湯采梧故物感賦】 七弦澀似九迴腸,線跡塵封古錦囊。魂魄有知應戀此,性情相得未能忘。
陽關雁落邊雲白,楚水龍吟曉月黃。一片商聲最蕭瑟,當時傾聽已神傷。
七言絶句
【和琴塢耶谿漁唱絕句即題王椒畦圖後 其一】
秋風一棹水雲遲,日日船頭理釣絲。間煞浣紗人未去,為君臨水立多時。
【和琴塢耶谿漁唱絕句即題王椒畦圖後 其二】 江湖催夢渡錢塘,歸隱煙波憶故鄉。聽取年時攜酒處,手栽楊柳比身長。
古風
【題李桐村冷泉待月圖】
冷泉出危峰,亭中極幽敞。空翠落秋影,虛白滌塵想。
恍疑仙人來,蹁躚曳鶴氅。笑揖圖中人,贈以邛竹杖。
飛泉不到處,松心自孤往。明月照吟襟,遙情挹秋爽。 [3]
後世評價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殿試一甲二名進士,即榜眼。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嘉慶、道光、咸豐3朝三遷內閣學士,五度入直南書房,五充經筵講官。歷官貴州、江西學政,兵部、工部、刑部、吏部尚書,實錄館總裁,多次充任殿試、朝考讀卷官、閱卷大臣。任內獲道光御筆「迎祥」和咸豐御筆「宜爾子孫」匾額。謚文恪,諭稱「許乃普學問優長,供職恪慎」「屢司文柄」。[4]
許氏家族
許氏家族到第十一世是「乃」字輩,從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六十年間,有七位相繼中舉。許乃普與其他六位同輩兄弟,被人們稱為「七子登科」。此外,許乃普與胞兄許乃濟、胞弟許乃釗及堂兄弟許乃庚和許乃安先後入選翰林院供職,又被人稱為「五鳳齊飛入翰林」。在清代,許家兄弟這兩件事一直被傳為科舉佳話。到現在,在許氏家族中以文名顯赫的有第十五世孫,當代著名台灣作家高陽 [5]
參考資料
- 《清史稿》列傳二百八
官銜 | ||
---|---|---|
前任: 祁寯藻 |
兵部漢尚書 道光二十一年閏三月丙寅-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丙辰 (1841年5月2日-1845年5月31日) |
繼任: 何汝霖 |
前任: 賈楨 |
吏部漢尚書 咸豐九年五月乙未-咸豐十年九月甲午 (1859年6月26日-1860年10月17日) |
繼任: 陳孚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