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林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褐林鴞 (Strix leptogrammica) ,大型褐色貓頭鷹,在台灣體型排行老二。除了台灣之外,牠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海南島、泰國等東南亞地區。[1]
型態
褐林鴞首次發現於1858年由Swinhoe在台北七星山所採集。
- 身長:50-58 cm
- 體重:800-1500 g
頭至背部為深褐色,胸部至腹部則為淡褐色,密佈細深色橫斑。雛鳥時期全身披著白絨毛,直到離巢後才逐漸脫去。外國的鵰鴞幼時嘴喙邊也有一圈白毛。[2]
台灣的褐林鴞食物來源以哺乳類和鳥類為主,在非繁殖季節,獵物以小型老鼠、松鼠、灰林鴞和竹雞佔大部份;繁殖階段攜回巢內的獵物則以大赤鼯鼠和白面鼯鼠最常見。[1]
褐林鴞與全世界的貓頭鷹相同的現象,雌鳥在體型上會長的比雄鳥大,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逆雌雄二型性」RSD(Reversed Sexual Size Dimorphism),推論體型上的差異是為了因應育雛時的分工而演化的結果。[3]
特徵
據觀察者的研究,褐林鴞的狩獵策略分為三種;守株待免、埋伏追擊和甕中捉鱉。守株待兔是停棲在林道小徑兩側橫出的低矮樹枝上,等待獸類或竹雞等雉科走禽通過時再衝下捕捉。埋伏追擊則是夜間停在高處的枝條,觀察林間飛鼠滑行的移動路徑再伺機攻擊。有些時候褐林鴞也會在樹冠層追逐飛鼠,慌張逃命的飛鼠情急下被迫鑽到附近距離最近的樹洞內躲藏,褐林鴞就會在周圍按兵不動等待「甕中捉鱉」。
一月底至二月初這段時間山區較容易聽見褐林鴞猶如嬰兒哭泣般的淒洌鳴叫聲
棲息地
棲息地為海拔900-2600公尺原始的闊葉林或闊葉、針葉混合林內。
繁殖
利用大型樹洞和附生蕨類(鳥巢蕨)作為營巢場所。孵化期後,雌鴞幾乎全天都待在樹洞內不外出活動,所有的食物來源均由雄鴞所負責供應。
參考來源
- ↑ 1.0 1.1 原始森林裡的大塊頭:褐林鴞. TEIA 環境資訊中心. 2010-09-07 (中文).
- ↑ 褐林鴞. 台灣猛禽研究會. 2010-09-07 (中文).
- ↑ 褐林鴞寶寶成長日記之二:我是小男生呦!. 台北市立動物園. 206-07-2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