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血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血餘
來自今日頭條的圖片
血餘

中文名稱 :血餘

別 名 :人發

又 稱 :血餘炭

藥 性 :苦澀微溫,味苦

人發:又名血餘,炮製成藥又稱血餘炭。其藥性苦澀微溫,味苦。人發中含有大量角蛋白,以及等微量元素。有止血消瘀,利尿生肌之功效。

主治

  • 1、衄血、血淋、便血、咯血、崩漏等多種出血;
  • 2、外用:熬膏止血生肌,治創傷出血或潰瘍不斂,吹鼻內可止衄血;
  • 3、瘀血挾熱:小便不通,口渴;小腹脹痛或有血尿。

藥理

  • (1)含在體內顯抗腫瘤的治療作用。
  • (2)經動物實驗,能縮短出血、凝血和血漿再鈣化時間,並有吸附作用。
  • (3)炭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是一種優角蛋白(eukeratin),含水分12%-15%,灰分0.3%,脂肪3.4%-5.8%,氮17.4%,硫5.00%。另含或多或少的黑色素(melanin)。灰分中含下列金屬(按含率大小順序):鈣>鈉>鉀>鋅>銅>鐵>錳>砷。人發炮炙成血餘炭時,有機成分破壞炭化,其中的有機成分未詳,無機成分已如上述。

功用主治

  • 消瘀,止血。治吐血,鼻衄,齒齦出血,血痢,血淋,崩漏。
  • ①《本經》:"主五癃,關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癇,大人痓。"
  • ②《別錄》:"合雞子黃煎之消為水,療小兒驚熱。""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兒驚癇。止血,鼻衄燒之吹內立已。"
  • ③《藥性論》:"能消瘀血。"
  • ④《唐本草》:"療轉胞,小便不通,赤白利,哽噎,鼻衄,癰腫,狐尿刺,丁腫,骨疽,雜瘡。"
  • ⑤《日華子本草》:"止血悶血運,金瘡傷風,血痢,入藥燒灰,勿令絕過。煎膏長肉,消瘀血也。"

抑菌作用

實驗證明血餘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凝血作用

血餘炭有縮短出血時間和收縮粘膜毛細血管的作用。止血:血餘炭水煎液或醇提液10g/kg腹腔注射,可縮短小鼠出血時間,而頭髮水煎液及醇提液同樣劑量無止血作用;血餘炭醇提液20g/kg或血餘炭粗結晶25mg/kg腹腔注射,可縮短大鼠凝血時間;血餘炭粗結晶12.5mg/kg靜脈注射,可使大鼠血小板聚集。血餘粗結晶8mg/kg靜脈注射,可顯著縮短家兔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對凝血酶原時間(PT)無影響,說明對內源性系統凝血功能有促進作用;10mg/kg靜脈注射,對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促進作用,大鼠血漿cAN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降低。血餘炭粗結晶10mg/kg腹腔注射,對大鼠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均有增強趨勢,並顯著的縮短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顯著降低血小板環核苷酸的含量,其凝血作用與所含有機物有關。

藥用

  • (1)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皮膚癌血餘5克,指甲2克,紅砒14克,大棗(去核)71克,鹼發白面172克將血餘(頭髮)煎短、指甲發碎與紅砒混合放入去核大棗之空洞內,外用鹼發白面包裹,然後用瓦片平放地面,用柴火燒煅(約燒2小時),火力不宜過大,應經常翻動,力求受火均勻,見紅棗冒白煙,剝開試看見有易斷絲狀物者即已燒成,研成細末,外敷。若癌瘤表面有分泌物者,可將藥末直接撒布於瘤體;如無分泌物者,可用香油調成糊狀塗敷表面,不必蓋用敷料,隔日上藥1次。直至治癒。亦宜於乳腺癌。用藥時要塗抹整個瘤體,更宜注意塗在瘤體根部,不要損及正常皮膚。塗藥後流出的分泌物應及時擦去。如瘤體過大者,可分區分批塗藥,如感明顯疼痛,可減少上藥次數。血管肉瘤血餘炭、棕炭、蜂房、蛇蛻各30克,地龍、木鱉子各15克共研細末,煉蜜和為平瘤丸,丸重6克,早、晚各服1服,溫開水送下。同時外敷血餘膏(血餘炭90克,白芷30克,甘松24克,蛇蛻、山奈、續隨子、蓖麻子各15克,川椒、菖蒲、生南星、北細辛、松香、蓽撥各12克,生半夏、生草烏各9克,蜈蚣3條共研末,納入桐油、香油各250克,茶油500克,熬至滴水成珠,放地上,待涼,再入麝香3克,即成,每日上藥1次,至腫瘤消失。絨毛膜癌血餘炭、當歸、阿膠(烊兌)、香附、黨參各9克,茯苓、隨金、蒲黃、生甘草各6克,五靈脂(炒)3克水煎,2次分服,日1劑。能使陰道流血停止,子宮恢復正常,尿妊娠試驗轉為陰性。直腸癌血餘炭、貫眾炭、地鱉蟲、八月札、夏枯草、海藻、菝葜、瓜蔞仁、黨參、紅藤各9克,赤芍、木香各6克,半枝蓮、白英各30克水煎3次分服,日1劑。能使便血停止,症狀緩解,器質性病變逐漸恢復。可適當結合放射治療。亦宜於肛管癌。[1]
  • (2)祛瘀止血,用於瘀滯出血:內外出血血餘炭50克,干藕片150克水煎2次,每次1小時,將兩次煎液合併,過濾,濃縮至100毫升,每服10毫升,日服2次,必要時,可每隔4小時服1次,直至出血停止。臨床用於各種出血,如咯血、嘔血、便血、尿血、陰道出血及紫癜等,有止血而不瘀的優點,較仙鶴草素、維生素K等一般止血劑的效果為佳。對於外傷出血、口鼻腔齒齦等局部出血,可配成軟膏作用,亦可直接撒布,均能收到止血的效果。
  • (3)斂瘡消腫,用於瘡瘍欣腫:瘡瘍腫痛血餘、黑豆各適量用新竹筒裝黑豆一層,血餘(亂髮)一層,至滿,至糠火盆內煨之,汁出,以盞承接,塗敷瘡上,數日即愈。瘡久不斂血餘、蜂房、蛇脫各等份煅炭、研末,酒服3克,日3服,並用香油調敷瘡口。

用法及選方

  • 內服:研末,1.5~3錢;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摻或調敷。
  • ①治咳嗽有血:發灰,入麝香少許,酒下。(朱氏《集驗醫方》)
  • ②治鼻衄,眩冒欲死:燒亂髮,細研。水服方寸匕,須臾更吹鼻中。(《梅師集驗方》)
  • ③治諸竅出血:頭髮、敗棕、陳蓮蓬(並燒灰)等分。每服三錢,木香湯下。(《聖惠方》)
  • ④治齒縫出血:頭髮,入銚內炒存性,研,摻之。(《中藏經》)
  • ⑤治肌衄,血從毛孔而出:胎髮燒灰,罨之。(《證治要訣》)
  • ⑥治潰瘍病出血:血餘炭、側柏葉等量,共研粉。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三克。(北京《中草藥製劑資料選編》)
  • ⑦治瀉血髒毒:血餘半兩(燒灰),雞冠花根、柏葉各一兩。上為末,臨臥溫酒調下二錢,來晨酒一盞投之。(《普濟方》血餘散)
  • ⑧治婦人血淋及尿血澀痛:亂髮一兩,牛耳中毛半兩。上二味同燒為灰,細研。每於食前,以溫水調下半錢。(《聖惠方》)
  • ⑨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氣虛竭:燒亂髮,酒和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 ⑩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亂髮二分(燒),白魚二分。上三味,杵為散,飲服半錢匕,日三服。(《金匱要略》滑石白魚散)
  • ⑾治婦人卒小便不通:亂髮如拳大,燒灰,細研。以溫酒調下二錢。(《聖惠方》)
  • ⑿治石淋:發髲燒灰,水服之。(《肘後方》)
  • ⒀治黃疸:燒亂髮,服一錢匕,日三服。(《補缺肘後方》)
  • ⒁治諸黃及陰吹:豬膏半斤,亂髮(如雞子大)三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金匱要略》豬膏發煎)[2]
  • ⒂治帶狀皰疹:血餘炭三錢,雄黃三錢。共研細末。香油一兩調敷患處。(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 ⒃治久瘡不合:亂髮、露蜂房、蛇蛻皮各燒灰存性。每味取一錢匕,酒調服。(《蘇沈良方》)

相關視頻

【中藥辨識】止血藥之收斂止血藥——血餘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