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柏毒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蜀柏毒蛾 學名:白毛蟲,小柏毛蟲 類屬:蜀柏毒蛾,鱗翅目,毒蛾科
形態特徵
蜀柏毒蛾,鱗翅目,毒蛾科。體中至大型,觸角櫛齒狀,翅發達。
發生規律
主要寄生於柏木、側柏、檜柏。一年發生二代,以第二代卵和幼蟲越冬。 習性: 趨光性強,夜間活動,白天靜伏 天敵:寄生蜂,寄生蠅,蜀蝽,螳螂,螞蟻,杜鵑,麻雀。[1]
分布與危害
別名:白毛蟲,小柏毛蟲 危害:喜歡食用新萌發的嫩葉,數量龐大時整棵樹的葉片都被吃光,只留下光禿禿的枝條,造成樹木成片枯死。
防治方法
防治適期:幼蟲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2—3齡幼蟲),成蟲5月下旬、10月上旬。蛹期可用竹棍竿、木棍擊打蛹體或用力搖動震壞蛹體。成蟲期夜晚用黑光燈、白熾燈或火堆誘殺成蟲。用蜀柏毒蛾核型多角體病毒(NPV)、BT乳劑、25%滅幼脲Ⅲ膠懸劑噴霧防治幼蟲。 釋放專門寄生在毒蛾體內的多角體病毒、蘇雲金桿菌、白僵菌等對人體無害的病毒和細菌。 化學防治:儘量選擇在低齡幼蟲期防治。此時蟲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蟲的抗藥性相對較弱。防治時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混合液,40%啶蟲.毒(必治)1500-2000倍液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可輪換用藥,以延緩抗性的產生。[2]
參考文獻
- ↑ 鹽亭最近蜀柏毒蛾大量來襲 誘蛾燈「上崗」來捕微信
- ↑ 蚊子最高能飛多高?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