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薛覺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薛覺先Sit Kok-Sin,1904年4月7日-1956年10月31日),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廣東順德龍江人,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享有有「粵劇四大天王之一」的美譽,後來創立了「薛派」戲曲表演藝術。薛覺先不僅在戲曲上能編會演,而且戲路寬廣,故被時人贊稱「萬能老倌」。

人物生平

[1] 薛覺先,原名作梅,學名鑾梅,字平愷,廣東順德龍江鎮十三坊人,出生於香港西營盤。父親薛恩甫以辦私塾和行醫謀生,母親李氏,酷愛觀看粵劇。薛覺先在父親的私塾啟蒙,後就讀香港聖保羅英文書院,自幼聰穎,喜好藝術,讀書時參加青年白話劇社的演出。「五四運動」期間,他以作梅、佛岸少年之名發表文章,宣傳民主和愛國的思想,並參加-和街頭演講。後來因為家境貧困,只得停學謀生,先後當過平民進化學校教員、店員、工人、文員。18歲時入環球樂戲班學戲,拜新少華為師,取藝名薛覺先。19歲隨小武朱次伯學藝,不久轉入人壽年班,得花旦千里駒破格提拔,擔任《三伯爵》一劇的重要角色而成名。20歲起以「唯一丑生」名號在梨園樂班演戲,後到上海拍攝他的第一部電影《浪蝶》。居滬時,用心觀摩學習京、越、滬劇和曲藝說唱的藝術長處,回到廣州演出粵劇時,吸收了京劇的表演藝術、北派武技和京劇鑼鼓等,並向著名小武靚元亨學習粵劇優秀傳統表演藝術和南派武功,南北融匯,使人耳目一新。
  民國18年(1929)至民國20年,他領銜組織覺先聲劇團,先後演出《白金龍》、《姑緣嫂劫》、《毒玫瑰》、《胡不歸》、《花染狀元紅》等劇目。該劇團以善演文場戲著稱,而薛覺先的唱腔則極為時人所稱道。由他主演的《白金龍》,出現空前盛況,竟能連續演夜戲長達10餘個月,而觀眾之擠擁,一如往昔。薛覺先還在改革化妝、服裝、舞台裝置和劇場陋習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在這個時期,覺先聲劇團流動演出於廣州、香港、澳門,與馬師曾組織的在香港、澳門活動的太平劇團,並立劇壇而均享有盛譽,形成「薛馬爭雄」的局面,共同為推動粵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從民國21年起,薛覺先在上海開辦覺先(後改為南方)影片公司,並與天一影片公司合作,拍攝了《白金龍》、《璇宮艷史》、《毒玫瑰》等影片。同時,向京劇名伶林樹森、陳鶴峰學演紅生戲和鬚生戲,曾以《古城會》、《月下追賢》兩齣京劇參加上海伶界聯合會籌款義演。民國24年,薛覺先赴南洋考察電影和粵劇,在吉隆坡加入倫敦「國際哲學科學藝術學會」,獲得了M·S·P榮銜。翌年,他組織覺先聲劇團赴新加坡巡迴演出,編印散發了《覺先集》,表述他的開放的戲劇觀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抱負。由於薛覺先在藝術創作中成就卓著而享有很高聲譽,於民國26年被公推為八和戲劇協進會理事長,任職期間創辦了八和戲劇學校和八和子弟學校。
  民國20年(1931)「九·一八」事件發生後,他在舞台前沿掛出寫着「當娛樂中勿忘沈案恥辱」的白布,多次在演出中慷慨講演,鼓動觀眾愛國雪恥。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經常為支援抗日將士義演籌款,在香港、澳門演出《貂嬋》、《西施》、《王昭君》、《楊貴妃》等劇目。他在澳門演出《王昭君》時,於王昭君投崖前安排了一段自撰的劇詞,借古喻今,抒發了他的愛國情懷。民國30年香港淪陷,他曾-演出,但很快就擺脫日軍監視而潛回內地,公開聲明「脫離敵寇羈絆返國服務」,與其妻唐雪卿重組覺先聲劇團,流動於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香港,因流離顛沛而患病,但間中仍抱病演出和拍電影。
  1950年回廣州演出,當選華南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54年舉家回廣州定居,參加廣州粵劇工作團,任藝術委員會主任,先後演出《闖王進京》、《寶玉怨婚》、《龜山起禍》、《盤夫》等劇目。1955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當選中國民主同盟廣州市委員會委員;同年在廣東省戲劇界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國戲劇家協會廣州分會副主席。
  薛覺先的演藝全面,戲路寬廣。他早年學醜行,後以文武生成名,又能反串女角,兼演紅生,故人稱「萬能老倌」,但以扮演風流儒雅、瀟灑俊逸的小生最享盛譽。他對粵劇藝術勇於創新,在藝術實踐中,善於吸收京劇、崑劇、電影、話劇的長處,為我所用,對於豐富粵劇藝術的表現能力,提高唱、做、念、打的水平和淨化舞台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薛覺先的藝術造詣全面而精湛,他的表演力求南北結合,方圓並濟,故而顯得乾淨灑脫、精煉美觀。他總結出「面緊心松」的表演經驗,主張在對角色具有豐富內心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運用恰當的面部表情和身段動作去創造人物形象,內心和外形互相結合、促進,才能做到形和神的兼備與一致。他的唱腔藝術的成就也很高,發聲能掌握氣度分寸,斷連得體,高低自然;行腔注重循字取腔,顯得精煉而優美;善於運用旋律和節奏的變化去表達人物感情,突破曲調原來的板眼、句格而創作新腔(如長句二流、長句滾花、長句二簧),還在梆、簧板腔中加插小曲(如倦尋芳、寒關月等),並使二者融為一體。薛覺先在藝術上自成一家,人稱「薛派」,粵劇文武生學習薛派者甚眾,均尊稱薛覺先為「一代宗師」。
  1956年10月30日晚,他在廣州演出《花染狀元紅》,突發腦溢血,但仍堅持演完和謝幕。演畢送醫院救治,於31日逝世。

視頻

心聲淚影之寒江釣雪 薛覺先
胡不歸之哭墳 薛覺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