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蓬萊鎮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蓬萊鎮組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 蓬萊鎮組

外文名: Penglaizhen Fm J3

類 型: 侏羅系上統

命名地點: 四川蓬溪縣蓬萊鎮(今大英縣)

侏羅系上統蓬萊鎮組 (Penglaizhen Fm J3) 楊博泉孫萬銓1946年命名蓬萊鎮砂岩系。命名地點在四川蓬溪縣蓬萊鎮(今大英縣);蓬溪縣高平黃朝門至中江縣廣福鳳凰寨剖面可作參考剖面(四川省地質局,1980)。[1]

沿革

1938年李悅言、陳秉范將射洪縣城一帶的厚層砂岩稱為「太和鎮砂岩」。1941年又將這套砂岩夾紫紅、灰綠色頁岩合稱「太和鎮砂岩層」。1946年楊博泉、孫萬銓將蓬萊鎮附近遂寧頁岩之上的灰紫色砂岩與棕紅色泥岩互層稱為「蓬萊鎮砂岩系」。後與「太和鎮砂岩層」合併,稱為蓬萊鎮層。1955年~1959年四川石油調查隊改稱蓬萊鎮組。1962年盛莘夫等首次公開引用。同年顧知微亦沿用。1977~1980年四川地質局航空地調隊將該組分為三段。

為紫灰、灰紫色中厚層至塊狀砂岩與紫紅色粉砂岩、泥岩互層。

底部以一層灰、紫灰色塊狀砂岩(昔稱「蓬萊鎮砂岩」)與下伏遂寧組整合接觸,偶夾透鏡狀灰質礫岩(偶含泥礫、植物碎屑、硅化木、碳屑等),平行層理和大型交錯層理髮育,時見底部沖刷。

中部(「蓬萊鎮砂岩」之上)為紫紅色粉砂岩與泥岩互層,其下部夾細粒長石石英砂岩。

頂部有一層黃綠、灰、灰綠、雜色頁岩(昔稱「倉山頁岩」,命名地中江縣倉山鎮),有時夾泥灰岩、鈣質頁岩,厚4-6m,層位穩定。

本段含雙殼類、腹足類、介形類、葉肢介、植物及魚化石,厚度一般210-350m。

中段

為紫紅色泥岩為主夾細砂岩、粉砂岩,組成十餘個單向韻律層。射洪太和鎮一帶距頂界300m左右有一層30-50m巨塊狀砂岩(昔稱「太和鎮砂岩」),因其橫向變動大,不具標誌層意義。

本段底為「倉山頁岩」之頂,上界為一層灰綠色頁岩、粉砂質泥灰岩(昔稱「景福院頁岩」,命名地三台縣安居鎮景福院),一般厚2-4m,簡陽至仁壽一帶厚達7-10m,頁岩層富含碳屑,下部夾薄層碳質頁岩及煤線。「景福院頁岩」之下30m-50m為「李都寺灰岩」(命名地中江縣李都寺),一般厚2-3m,,以灰綠、雜色頁岩為主,上部夾灰岩,其中普遍有數十厘米的質純的灰白色灰岩。此外。距「景福院頁岩」之下160-220m,還有一標誌層,以頁岩為主夾灰岩,厚1-3m,常夾於厚層狀砂岩之間,即前人所稱的「何塘灰岩」。

本段含介形類及葉肢介等化石,厚400-500m。

上段

為紫紅、鮮紅色泥岩、粉砂夾灰色細砂岩及灰綠、黃綠色頁岩,由厚層至塊狀砂岩與泥岩組成數個大韻律層,具大型交錯和平行層理。

底部為厚層塊狀長石石英砂岩,與上覆白堊系下統(蒼溪組等)假整合接觸

(亦有資料指出為整合接觸

),下部為紫色中厚層細粒長石石英砂岩,中上部時有夾泥灰岩及灰綠色頁岩薄層,局部還夾礫岩透鏡體(夏宗實等,1982)。

本段含介形類、雙殼類等化石,厚120-190m。

分布

該組在四川盆地和湖北秭歸盆地分布較為廣泛,但由於上部剝蝕保存不全,厚度減小。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帶相變為砂礫岩(稱蓮花口組)。該組含介形類 Darwinula sarytirmenensis,Damonella ovata,Djungarica yunnanensis;葉肢介Ensestheriopsis dianzhongensis等,雙殼類 Dalengiconcha clongata,D.sichuanensis等,輪藻 Euaclistochara nuguishannesis等,及魚鱗、植物碎屑化石、硅化木(射洪明星、宜賓江安)、木化石(重慶綦江

)和陸相遺蹟相斯柯茵跡遺蹟相 scoyenia ichnofacies等;下段(安岳馬蹄寺等)中亦有大型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屬 Mamenchisaurus及恐龍足跡化石(岳池黃龍)Jialingpus yuechiiensis和龜化石發現。

本組成因為河湖沉積、洪泛沉積。古氣候為周期性乾旱半乾旱熱帶(亞熱帶)氣候。

參考來源

安溪縣蓬萊鎮宣傳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