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海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花葉海棠(學名:Malus transitoria (Batalin) C. K. Schneid.)是薔薇科蘋果屬植物,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細長,圓柱形。葉片卵形至廣卵形,通常3-5不規則深裂,裂片長卵形至長橢圓形,托葉葉質,卵狀披針形,全緣。花序近傘形,具花3-6朵,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萼筒鍾狀,萼片三角卵形,花瓣卵形,粉色和白色;雄蕊20-25。果實近球形。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甘肅、青海、陝西和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3900米的山坡叢林中或黃土丘陵上。
在中國陝西北部有用作蘋果砧木者,抗旱耐寒,唯植株生長矮小。因易患銹果柄,已不採用。中國青海以葉代茶。
- 中文名:花葉海棠
- 學 名:Malus transitoria (Batalin) C.K. Schneid.
- 別 稱:花葉杜梨、馬杜梨、小白石棗、澀棗子、細弱海棠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薔薇亞綱
- 目:薔薇目
- 科:薔薇科
- 亞 科:蘋果亞科
- 屬:蘋果屬
- 組:花楸蘋果組
- 種:花葉海棠
- 變 種:長圓果花葉海棠
- 命名者及年代:(Batalin) C.K. Schneid.,1906
目錄
形態特徵
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細長,圓柱形,嫩時密被絨毛,老枝暗紫色或紫褐色;冬芽小,卵形,先端鈍,密被絨毛,暗紫色,有數枚外露鱗片。葉片卵形至廣卵形,長2.5-5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通常3-5不規則深裂,稀不裂,裂片長卵形至長橢圓形,先端急尖,上面被絨毛或近於無毛,下面密被絨毛;葉柄長1.5-3.5厘米,有窄葉翼,密被絨毛;托葉葉質,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全緣,被絨毛。[1]
花序近傘形,具花3-6朵,花梗長1.5-2厘米,密被絨毛;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具毛,早落;花直徑1-2厘米;萼筒鍾狀,密被絨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圓鈍或微尖,全緣,長約3毫米,內外兩面均密被絨毛,比萼筒稍短;花瓣卵形,長8-10毫米,寬5-7毫米,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25。花絲長短不等,比花瓣稍短;花柱3-5,基部無毛,比雄蕊稍長或近等長。果實近球形,直徑6-8毫米,萼片脫落,萼窪下陷;果梗長1.5-2厘米,外被絨毛。花期5月,果期9月。
主要價值
食用
花葉海棠相比於其他海棠類花卉含有茶多酚和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具有防癌的功效,花葉海棠富含多種維生素,常用來製成茶葉,具有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功效,在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研究所就曾用做茶的一套工序製成了藏茶,青海地區的部分人民也用它的葉子制茶。
藥用
花葉海棠中的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也十分豐富,其嫩葉富含黃酮,提取有效成分加工成藥品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具有很好的療效,能夠防治心血管疾病。
觀賞
花葉海棠適應氣候環境的能力較強,常生長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坡上,在中國西北地區一帶常年分布,因而很栽植在中國西北地區的城市中容易成活,常用來淨化空氣、改善氣候、吸收污染、消除噪音。海棠花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喜愛,開的花嬌艷欲滴,粉色和白色尤為花中的上品,相傳楊玉環就十分喜愛海棠,唐玄宗李隆基就在華清池為她修建海棠湯用來沐浴避暑。花葉海棠喜溫潤的環境,栽植在陽光充足、降雨量大的地方,開出的花會更美麗,樹葉也更加繁茂。
近種區別
該種與變葉海棠(M. toringoides (Rehd.) Hughes)很相近似,但植株比較矮小,樹皮較厚,枝條、葉片下面、花梗和萼筒都密被絨毛,葉片深裂,花和果實形狀都比較小,容易區別。
主要變種
長圓果花葉海棠(Malus transitoria (Batalin) C. K. Schneid. var. centralasiatica (Vassilcz.) T. T. Yu):與原變種區別為果實長圓橢圓形或長圓卵形,而非球形,長1-1.2厘米,寬6-8毫米。分布於中國青海、甘肅和陝西。生長於海拔3350-3900米的地帶。
生長環境
花葉海棠生長於海拔1500-3900米的山坡叢林中或黃土丘陵上。在長期極端乾旱、高寒(土壤中的水分常成固態,值物不易吸收)的環境條件下,生長良好。即使在中國西北地區大多為鹽鹼士和荒漠土土壤的環境下,都能較好地生長。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甘肅(夏河、卓尼、臨潭和迭部等縣)、寧夏、青海(民和、互助、樂都、循化、化隆、湟中、湟源、西寧、門源、尖扎、同仁、澤庫、班瑪和玉樹)、陝西和四川等地。
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用30-45℃的溫水浸泡種子1個晝夜,去除秕種等雜物,再用0.1%-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0.5-1小時進行種子消毒,將消毒後的種子用清水沖洗數次後堆放在室內用麻袋蓋上,每天噴灑25℃左右的溫水5-6次以保持濕度,並注意翻攪數次,待種子1/3裂嘴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方法
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花葉海棠生物學特性,種植時間選在春末夏初,土壤解凍而苗木尚未萌動時,以春播為主,具體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方法以條播為好,播種量以17.5-22.5千克/畝為宜。土壤為堆肥土、腐葉土pH值為5.5-6.5的微酸性土壤最好,按播幅10-15厘米、行距15-20厘米進行條播,撒種要均勻,做到邊下種邊覆土,覆土時應以過篩的森林腐殖土和鋸末的混合土為主。覆土厚度一般為0.5-1厘米,覆土後要立即鎮壓,使種子緊密接觸土壤,以利於地下水分上升。播後用竹簾、草簾等覆蓋苗床,以便遮蔭、保濕、保溫,避免雨水淋打表土,使土壤板結和流失。花葉海棠生長較快,應及時中耕除草,在分櫱、拔節期要及時灌溉。花葉海棠易生病蟲害,每15天噴1次殺菌劑,如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預防病害的發生。
栽培技術
栽植
採用2年生實生苗移栽,種植密度167株/畝(株行距2米×2米);退耕地採用矮化密植高產栽培方式,種植密度為222株/畝(株行距2米×1.5米)。栽植要按照「表土回填,根系舒展,分層覆土,踩緊壓實」的原則,栽植前,穴面腐殖質土要全部回填穴底。按整地、回土、放苗、栽植、踩實、澆水等工序作業進行。栽植時要求「一穴一苗」,把苗根放在坑的中心垂直於地面,深淺適度,不懸根,不窩根。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技術規程進行造林,栽正扶直,土填至坑深的1/3時踩實,然後再分2-3次填土,依次踩實,使土與根緊密結合。
撫育
栽植完成後立即灌透水(定根水),次周澆水1次(灌透),以後視降水情況適時澆水。栽植初期要加強管護,嚴禁牲畜啃食和人為破壞,對矮化密植高產栽培地塊拉設網圍欄,每年施肥2次,除草2次,肥料以廄肥、有機肥為主,適時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