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維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 | |
---|---|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肖斯塔科維奇(俄語: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英文:Dmitri·Dmitriyevich·Shostakovich,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生於聖彼得堡,原蘇聯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紀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
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鋼琴與作曲;1923、1925年先後畢業於鋼琴、作曲專業,以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的演出而成名;1927年在肖邦鋼琴比賽中獲獎;衛國戰爭中所創作的第七交響曲享譽世界;1957、1962年先後因《第十交響曲》和《第十三交響曲》引起爭論;1960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75年在莫斯科去世。
1975年9月,肖斯塔科維奇去世。如他生時所料,他被東西方陣營各取所需。蘇聯稱他是「國家最忠實的兒子」,西方國家則稱他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蘇維埃政權堅定的信徒。」而拋開意識形態對於音樂界來說,他的音樂就是一部數十年的編年史,他的作品達到了在特殊歷史時期藝術創作的極致,被譽為「20世紀的貝多芬」。
1941年9月9日,納粹包圍列寧格勒。列寧格勒軍民開始了長達900天的圍困作戰。肖斯塔科維奇作為消防隊員堅守一線。1942年,c大調第七交響曲完成並成功上演。世界通過這部音樂作品看到了蘇聯人民抗擊法西斯的頑強鬥志。
1942年,聯合國成立之際,美國總統提議將肖斯塔科維奇的《相逢之歌》作為未來《聯合國歌》的曲調,《聯合國進行曲》這首的非官方的「聯合國國歌「,在各種場合中用高昂的旋律代表着聯合國。
早年經歷
1916—1919年上格里亞塞爾音樂小學,開始作曲;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鋼琴與作曲。這期間對斯特拉文斯基、勛伯格等現代作家的音樂發生興趣,自己的創作也傾向現代潮流;1923、1925年先後畢業於鋼琴、作曲專業。以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的演出而成名;1927年在華沙肖邦鋼琴比賽中獲榮譽獎。
他的母親曾在音樂學院學過鋼琴。他在母親的指導下,在格利亞塞爾音樂學校開始受音樂教育。9~11歲寫作了第一批樂曲,包括在十月革命的氣氛感染下寫成的鋼琴曲《自由頌》、《紀念革命烈士的葬禮進行曲》。
這些童年時期的作品已經顯露出他一生創作的重要特徵:力求通過音樂反映現實生活的重大主題,並滿懷激情表達作者的感受與態度。 1919年肖斯塔科維奇考入彼得格勒音樂學院,師事ⅢB.尼古拉耶夫(鋼琴)和M.O.施泰因貝格(作曲)。這期間,他對I.F.斯特拉文斯基、A.勛伯格、P.欣德米特、法國「六人團」的音樂發生了興趣,自己的創作也傾向現代潮流。
1923和1925年,他先後從鋼琴專業和作曲專業畢業。他的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1924~1925)隱含着A.H.斯克里亞賓、斯特拉文斯基、C.C.普羅科菲耶夫的影響,但又顯示出自己獨特的風貌。 [1]
演藝經歷
專事創作
二十世紀20—30年代末寫了大量不同體裁、內容的作品。衛國戰爭開始不久所創作的第七交響曲以強烈對立的音樂形象,表現了蘇聯人民與法西斯的搏戰,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他曾用常規的藝術手段表現革命和建設的新題材,音樂明亮、清新,受到了普遍讚揚。
1957、1962年先後因《第十交響曲》和《第十三交響曲》的問世而引起過爭論,1960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60—1968年任俄羅斯聯邦作曲家協會理事會第一書記;曾任蘇聯第6~9屆最高蘇維埃代表;1965年獲藝術科學博士學位。
共創作約150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第一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第七(列寧格勒)交響曲、第十交響曲、第十一交響曲(1905年)、第十三交響曲;清唱劇《森林之歌》、康塔塔《陽光照耀着我們祖國》;無伴奏合唱《十首詩》;聲樂套曲《猶太民間詩選》;歌劇《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即《姆欽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管弦樂《節日序曲》;輕歌劇《莫斯科的李花村》;鋼琴五重奏及大量電影音樂等。 [2]
肖斯塔科維奇曾經榮獲蘇聯人民演員稱號(1954),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1966),還曾經被授予蘇聯國家獎章(1941、1942、1946、1950、1952、1968),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國家獎(1974),西貝柳斯獎以及國際和平獎(1954);此外,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大學和科學院都曾授予他榮譽稱號。[3]
探索時期
20年代後半期~30年代初,是肖斯塔科維奇在創作題材和藝術風格上進行緊張探索的時期。他廣泛借鑑俄國和西方現代音樂流派的藝術經驗,寫出了各種體裁的作品。
他試圖以新風格、新技法表現革命變革的新主題。《第二交響曲》(《獻給十月》,1927)、《第三交響曲》(《五一》,1931)就是這方面的例證。前者採用了線條對位(13個獨立聲部的喧囂結合),試圖表現人民大眾從黑暗、愚昧走向覺醒、鬥爭、勝利的歷程;後者試圖描寫街頭、廣場群眾集會的情景。但是在這兩部作品中,主觀的創作意圖與客觀藝術效果之間存在着明顯的矛盾。
1927~1932年間,肖斯塔科維奇創作了大量的戲劇音樂:兩部歌劇、兩部舞劇、五部話劇配樂以及四部電影音樂。
在一些作品中,他一向熱衷的諷刺性、怪誕性題材和風格得到進一步發展。他的第1部歌劇《鼻子》(1927~1928)以怪誕的手法再現了H.B.果戈理原著的幻想形象,對趾高氣揚而又心靈空虛醜惡的舊俄官員加以諷刺。當時蘇聯輿論對此歌劇毀多於譽,它在首演後即湮沒無聞,30多年後(1970)才重新上演得到肯定。舞劇《黃金時代》(1927~1930)和《螺絲釘》(1930~1931),都是通過芭蕾反映當代生活的嘗試。後者也是突出漫畫式筆法,勾勒出現實中各式反面人物的臉譜。他的某些電影音樂也對風靡一時的小市民庸俗趣味進行了冷嘲熱諷。
1930~1932年,肖斯塔科維奇根據俄國作家H.C.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說寫作了歌劇《姆岑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這是標誌肖斯塔科維奇藝術上臻於成熟的作品之一。劇情描寫一個商人的妻子出於對愛情自由的追求而殺人犯罪、並慘遭毀滅的故事。作者稱這部歌劇為「諷刺悲劇」,他企圖把自己創作中兩個重要的方面──悲劇性和揭露性諷刺熔於一爐。歌劇於1934年1月在列寧格勒首演,並隨即在歐美許多劇院上演。
1936年1月28日蘇聯《真理報》發表《混亂代替音樂》的專論,全盤否定了這部作品,致使歌劇輟演20餘載,直至1963年才再度與觀眾見面。1936年2月6日《真理報》又發表編輯部文章《舞劇的虛偽》,對肖斯塔科維奇的芭蕾舞劇《清澈的小溪》(1934)加以否定。這是一部輕鬆愉快的娛樂性音樂作品,作者創作企圖是「尋求觀眾和演員都喜聞樂見、簡潔明了的語言」。《真理報》的一再指責使肖斯塔科維奇從此不再從事歌劇和舞劇音樂的寫作。
肖斯塔科維奇在30年代的器樂創作以三部交響曲最為重要。《第四交響曲》(1935~1936)是他的第一部哲理性悲劇交響曲,表明他的交響創作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由於社會氣氛的嚴峻,作者不得不取消這部作品的公演,它的首次演出是25年後舉行的。《第五交響曲》(1937)也是一部哲理性悲劇交響曲,它典型地反映了那個時代蘇聯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比《第四交響曲》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魅力。《第六交響曲》(1939)的構思是從悲哀的思考與回憶過渡到生活的歡樂,但它的藝術成就並未立即得到承認。
肖斯塔科維奇還寫了另一些器樂作品。如《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1932~1933)、《第一鋼琴協奏曲》(1933)、《第一弦樂四重奏》(《春天》,1938)等。這幾部作品的風格與他的歌劇、交響樂迥然不同,而與他的舞劇音樂屬於同一格調。這一時期的最後一部大型作品是《鋼琴五重奏》(1940),這是他唯一的一部規模宏大、感情和諧、不包含悲劇性衝突的器樂作品。
衛國戰爭時期
在衛國戰爭期間的重要作品是兩部交響曲。《第七交響曲》(1941)是在戰爭爆發後約一個月開始寫作的,僅用三個多月便完成,大部分總譜是在戰火紛飛的被圍困的列寧格勒寫出的,它是題獻給這座英雄城的。
這部交響曲是第一部反映衛國戰爭的大型作品,是交響樂迅速反映重大社會事件的突出範例,極大地鼓舞了蘇聯人民的抗敵意志。它的形象、內容既反映衛國戰爭這一特定事件,明確而具體;同時又超越了此一特定事件的範圍,對光明、理性與黑暗、野蠻的鬥爭作了高度概括。
《第八交響曲》(1943)是肖斯塔科維奇的一部悲劇交響樂。作者說他「試圖表現人民的體驗,反映戰爭的可怖悲劇」。它立即在歐美各國受到重視,但蘇聯音樂界對它相當冷淡,多年後這部交響曲才被承認。
戰後,他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是《第九交響曲》(1945)。與一般人的期望相反,它並不是一部歡慶勝利的凱旋交響曲,而是具有古典主義的和抒情喜劇的色彩,其中也包含了若干悼念的篇頁。完成於1947~1948年間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內容比較深刻,演技艱深,但未能立即得到公演。1948年1月聯共(布)中央發起對蘇聯作曲家中所謂形式主義傾向的批判,使這部作品的首演推遲了七年。在這次批判運動中,肖斯塔科維奇又首當其衝。他的第六、第八、第九交響曲都被稱為「形式主義作品」,並從演出曲目中消失。
從1948年起,肖斯塔科維奇寫作了大量的聲樂作品。在音樂語言和風格方面,仍然突出了他一向固有的深刻性與平易性並存的特點。最突出的是清唱劇《森林之歌》(1949)表現了蘇聯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宏偉事業,歌曲形式與其他聲樂形式相穿插,雄偉性與抒情性相結合,是一部不同於以往同類體裁的新型清唱劇。其他如無伴奏混聲合唱套曲《十首詩》(以革命詩人的詩為詞、以革命歌曲的音調為基礎)、管弦樂《節日序曲》(1954)《第二鋼琴協奏曲》(1957),以及電影音樂如《易北河會師》(1948)、《攻克柏林》(1949)、《難忘的1919年》(1951)、《牛虻》(1955)等也都屬於平易性作品。
肖斯塔科維奇這一時期創作的主要體裁仍是交響樂。《第十交響曲》(1953)繼續了由《第四交響曲》發端的哲理悲劇交響曲的路線。作者指出,反侵略和反暴政的蘇維埃人道主義是它的基本主題。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曾在蘇聯音樂界引起尖銳的分歧。之後,肖斯塔科維奇轉向了另一種類型和題材的交響樂──革命史詩型標題交響樂。《第十一交響曲》(1905年》,1957);合唱套曲──《十首詩》一脈相承,描寫了俄國第一次革命的歷史畫面。作者首次在自己的交響曲中大量引用外來旋律,把廣泛流傳的幾首革命歌曲運用在各樂章中,以加強時代的真實感和形象聯想的明確性。《第十二交響曲》(《1917年》,1961)繼續了前者的思想與風格,但藝術功力卻遜色得多。
在此之後,肖斯塔科維奇的創作意念又轉向了新的方面──從當代和古代取材的聲樂-器樂交響樂。《第十三交響曲》(1962)以蘇聯詩人E.A.葉夫圖申科的五首詩為各樂章的唱詞,接近清唱劇體裁,但音樂的布局和發展與他以往的純器樂交響樂隱隱相聯。作品以尖銳有力的筆鋒針砭時弊,因而在蘇聯的首演遇到了阻力。管弦樂聲樂曲《斯捷潘·拉辛的死刑》(1964)也以葉夫圖申科的詩為唱詞,描寫俄國17世紀農民起義領袖拉辛的悲劇結局。這是肖斯塔科維奇的非歌劇作品中最歌劇化的作品,它綜合了作者過去的許多創作經驗,揭開了聲樂-器樂交響樂新的一頁。
雖然疾病纏身,但仍創作了27部作品,其中的大半為多樂章的套曲。他仍採用政治性題材,如為紀念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英雄們所作的《哀悼和勝利前奏曲》(1967)交響詩《十月》(1967)、8首男聲合唱敘事歌《忠誠》(1970)等。但他更為傾向的卻是人生哲理的題材,悲哀、孤獨、死亡的主題增加了,音樂語言更加複雜化,風格也有新的發展。
《第十四交響曲》(1969)以4個不同時代和國家的詩人(大多為象徵派)的詩為唱詞,為女高音和男低音獨唱及室內樂隊而作,由大小不等的11個樂章組成。這部悲劇性作品以死亡為內容中心,同時鞭笞邪惡、暴政,讚頌藝術家的人格和藝術創造的不朽。
《第十五交響曲》(1971)是他在這一體裁領域中的最後一部作品,對人生旅程的回顧與思考是它的構思基礎。
《第二大提琴協奏曲》(1966)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創作,同樣是一部悲劇型的交響性作品。
在肖斯塔科維奇的晚期作品中,室內樂是一個突出的創作領域。他寫出了各具特色的七部聲樂套曲。如以A.A.勃洛克的詩譜曲的《浪漫曲七首》(1967),在形式內容、藝術風格上都很有獨創性的《瑪麗娜·茨維塔耶娃詩歌六首》(1971),以米開朗琪羅的詩譜曲的《組曲》(1974)等。
肖斯塔科維奇在後幾年寫作了他全部弦樂四重奏的三分之一,即第11~15首。它們的構思各有特點,但總的說與他最後兩部交響曲及聲樂套曲有內在聯繫。他逝世前一個月完成的絕筆之作,是《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1975)。
人物評價
創作遍及各種音樂體裁,特別是15部交響曲使他享有20世紀交響樂大師的盛譽。他在通俗音樂領域同樣是一位能手,他的歌曲《相逢之歌》(1932)成為30年代蘇聯群眾歌曲大繁榮的先聲。
作為一位現實主義藝術家,肖斯塔科維奇從不旁觀生活,迴避矛盾,而總是置身於社會生活的湍流,滿懷激情和鮮明的愛憎去反映生活。他是一位強調音樂創作的思想性,而又善於運用音樂手段表達思想的藝術家。
他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藝術革新家,但他的創作又與傳統保持着密切的聯繫。他的藝術面貌是異常獨特的,音樂語言和風格處處表現出自成一家的鮮明特徵。他的旋律常以古調式為基礎;尤其是陣音級的各種所謂「肖斯塔科維奇調式」的頻繁運用,以及在一個主題內經常的調式突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殊表現力的樂匯。
在後期創作中,他也採用十二音音列的旋律進行(如《第十四交響曲》等),但只是把這種技法作為眾多的表現手段之一,而從不把自己束縛在某一種體系或法則之中。
他的旋律富於朗誦性,尤其是器樂的宣敘性獨白更是情味深長。他的和聲很有特色,有時寫得非常簡單樸素(甚至僅限主、屬和弦),有時又異常複雜,富於刺激性(如由自然音列全部七音或由全部十二個半音構成的和弦)。他擴展了傳統的復調技術,給賦格、帕薩卡里亞等古老復調形式注入了現代內容。
他的配器不傾向於色彩性的渲染,而着力於戲劇性的刻畫,樂器的音色好像劇中角色,直接參與「劇情」的發展,是表現矛盾衝突的有力手段。他在曲式方面的獨創性也很突出。他的交響套曲結構和各樂章之間的功能關係,從不拘泥一格,而是按構思需要靈活變化。 交響套曲的第一樂章往往不是奏鳴曲快板,而是奏鳴曲慢板或中板,樂思徐緩展開,動力逐漸積聚,波瀾起伏地推向總高潮。奏鳴曲式的處理也有許多突破,如《第七交響曲》第一樂章加入長篇的「侵犯插部」。他後期的交響樂已經不以奏鳴曲式為基礎,迴旋性與變奏性相結合成為音樂展開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 ↑ 肖斯塔科維奇. [2012-08-04].
- ↑ 1975年8月9日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逝世. [2012-08-04].
- ↑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的藝術人生. [2006-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