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街(仲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街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老街》中國當代作家仲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街

泰州鳳城河畔有一座座明清風格的建築群,這就是號稱「蘇中第一小吃街」的泰州老街。老街,是國家4A級景點,是泰州人的驕傲,每年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所以,泰州人常常自豪地說,來到泰州,如果沒有去過老街,就等於沒有來過泰州。

來到老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街口立着的書有「老街」字樣的古牌坊。穿過牌坊,是青磚鋪就的麻石街巷。老街寬約三四米,一座座古樸的明清仿古建築群錯落有致,排列在老街兩旁。漫步在古明清風格的老街,撲面而來的氛圍,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久遠的年代。路邊各家老字號店鋪青磚黛瓦,屋檐翹角,木雕樑柱,成串的大紅燈籠掛滿樓廊,與店幌、匾額、旌旗遙相呼應。

在五六百米長的老街上,各個老字號、老店鋪雲集。如者者居、王良才酸菜魚、梅蘭春酒坊、鳳城人家、嘉興粽子、日本料理等遍布街路兩側。蕎麵館、九妹餐館的杏黃旗迎街高掛,三味鮮臭豆腐館自標中華老字號,湘色滿園泰州店為老街增添湘菜連鎖,在五雲齋門裙上,貼着泰州三麻產自於百年老店五雲齋字樣。

在泰州土特產商店旁邊,是一家掛着正宗黃橋燒餅門匾的店鋪,門面不大,遊客卻爭相購買黃橋燒餅,店主裝盒打包忙得不也樂乎,生意很紅火。不遠處的博雅居專售各種茶葉,宮運龍鬚糖鋪面只有一開間,但棉花糖、麥芽糖、龍鬚糖、叉叉糖應有盡有。黃橋燒餅、臭豆腐、麻花、麻豆、麻糕等是泰州有名的特色小吃,價廉物美。

在老街中間拐彎處,有個小廣場,呈U字型,南邊是座古戲樓,屋檐翹角,古色古香;西邊矗立着一台高大的水輪車,旁邊有一面銅鑼,有一頂婚轎,這樣的場景構成了老街另一個獨特的風景線。

平時,人們來到老街,常常看見有一老者在戲台上表演「雙棒」。蘇北水鄉婚俗表演,更是吸引遊客的眼球。眾多的遊人紛紛駐足觀看,用照相機、攝象機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老街的飲食很有特色,有着濃烈的地方風味。每逢有朋自遠方來,我都喜歡帶朋友來到老街。找一家飯店,點幾個特色菜,上一瓶好酒,暢飲期間,我滔滔不絕地介紹老街的由來,和千年古城之變遷。

老街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百姓日用即道」, 青磚黛瓦,鏤空翹角,黑漆大門上張貼着兩張門神年畫,大門兩側牆壁上嵌着一米見方的老壽星與仙鶴雕磚圖,栩栩如生,立體感很強。仔細端祥,你會發現,老壽星的長鬍鬚,龍頭拐杖,仙鶴等線條清晰可見。這塊雕磚圖是用四塊雕磚拼接而成,如此上乘的製作水準,足以可見雕磚大師們的精湛技藝。

大門左側立有一口長約兩米的門墩飲馬槽, 槽壁上「八仙」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 飲馬槽旁是兩根長形人物木雕,一看就知道是個大戶人家,富貴氣派。走進屋內,只見屋樑上懸掛着一付農具,地面上放置着一輛木製獨輪車,靠牆兩側的貨櫃裡陳列着古代雕磚作品。這些物品充分展示了主人當年的生活剪影。

在老街,傳統的民間工藝,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在老街的石碾子旁邊,民間手工藝人正低頭精心編織着手中的細竹片。一會功夫,一隻只五彩繽紛的竹片動物就呈現在遊客們的面前。

再走幾步,你會看到吹糖葫蘆的藝人們掛着的廣告牌:照本吹糖仁。只見他靈巧地將手中的粳糖在一捏一吹之中,變化出各種各樣的糖葫蘆和小動物,馬,牛,羊,豬等等。藝人還會捏出孫悟空,豬八戒等等神話人物,這些作品深受小朋友的歡迎。

在一家店鋪旁邊,我們會看到一個年青藝人在展示他的絕活,在米粒上刻字。這種工藝可以稱得上是「藝高人膽大」的絕活,絕非常人可以模仿。藝人的表演,常常引來圍觀遊客的陣陣喝彩。

老街的早茶是聞名遐邇的,大爐燒餅味香全美,魚湯麵堪稱一絕,煮乾絲一碟食畢,齒頰留香。看着老街美景,想着這些美食,欣賞着民間藝人的作品,老街真是使人流連忘返的極好去處。

其實,祖居泰州的市民們都知道,現在的泰州老街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老街。包括與此毗鄰的桃園的地塊,原都是東郊鮑壩村的一片農田和村民住宅地。隨着東城河風景區的規劃和開發,泰州老街才於2007年正式動工,歷經兩年時間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準確地說,泰州老街是一處在農村土地上拔地而起的仿古旅遊景點,當然它的形成也聚集了一定的人氣,而在泰州的老城區反而見不到這樣的老街了。

真正的泰州老街,在鳳城河畔桃園景區外,一個麻石鋪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聲聲入耳的評彈說唱,滿街悠悠飄香的小吃,加上悠長悠長的叫喊吆喝聲,綿延600米,一條青磚黛瓦的古建築帶,這就是歷史上的 "泰州老街"。從以前到現在,已有300多年了。

時過境遷,隨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當年的老街已經不復存在。每當我漫步在重建的老街,心中總會勾起兒時的依稀回憶,那是深藏在心裡的美好記憶。當我行走在繁華市區,或者穿梭於大街小巷時,我都會回想起我曾經生活過的泰州老街。我仿佛聽到貨郎搖着撥浪鼓,吆喝着行走在大街小巷,那聲聲入耳的評彈說唱在耳邊不絕地迴響。

老街,它伴隨了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它貯藏了我童年夢想和快樂。無論我身處何方,當我寂寞或快樂時,我曾經生活過,見證過我成長的泰州老街,都會鮮活地呈現在我的眼前。[1]

作者簡介

仲平,江蘇泰州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泰州電視台技術幹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