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斷章(穆旦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作品原文

作者:穆旦


  2

才買回串串珠玉的葡萄,

又聞到蘋果淺紅的面頰,

多汁的梨,吃來甘美清涼,

那是秋之快慰被你吞下。


長久被困在城市生活中,

我渴望秋天山野的顏色,

聽一聽樹木搖曳的聲音,

望一望大地的閒適與遼闊。


可是我緊閉的斗室

有時也溜進山野的來客:

當潔白的月光悄悄移動,

窗外就飄來秋蟲的歌;


暫時放下自己的憂思,

我願意傾聽着淒涼的歌,

那是大地的寂寞的共鳴

把疲倦的心輕輕撫摸。



  3


大自然在春天破土動工,

到秋天為美修建了住宅,

鋤頭在檐下靜靜靠着,

看白雲悄悄地把她載來。


可是收割機以更快的步伐

軋軋軋軋地在田野收割,

刮來陣陣冷風,接着又下雨,

風風雨雨,一天天把她搜索;


她歇息的青紗帳被掀倒了,

又穿過樹林,把葉子踏成泥,

搜呵,搜呵,大地嚇得蒼白,

水邊的蛙盡力向土裡隱蔽;


「變!」在追擊,像潰敗的大軍,

美從自然,又從心裡逃出,

呵,永遠的流亡者,在你面前:

又是厭色的天空,厭色的霧!

作者簡介

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原名查良錚,中國現代主義詩人、翻譯家,九葉詩派成員之一,祖籍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出生於天津,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1]

穆旦6歲即發表習作,青年開始詩歌創作,之後一直寄情於現代詩,聯大畢業後,曾參加了中國遠征軍。國外深造回國後,擔任南開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文革中遭受迫害調圖書館工作。1977年穆旦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9歲。[2]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青年詩人,他的詩在上海詩人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四十年代初期,聞一多遍選《現代詩鈔》時,選入了他詩作十一首,數量之多僅次於徐志摩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譯《中國現代詩選》在倫敦出版,其中就選譯了穆旦詩九首。1952年,穆旦的兩首英文詩被美國詩人赫伯特·克里克莫爾(Hubert Creekmore)編選入《世界名詩庫》(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同時入選的其他中國詩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詩作的藝術風格、詩學傳統、思想傾向和文學史意義,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詩人和評論家較為深入地討論着,並被介紹到英語文學界。

五十年代初以來,穆旦頻受政治運動的打擊,身心遭到極大的摧殘,被迫從詩壇上銷聲匿跡,轉而潛心於外國詩歌的翻譯,直到驟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後,才逐漸被人們重新認識。人們出版他的詩集和紀念文集,舉行「穆旦學術討論會」,給予他很高的評價。「二十世紀中國詩歌大師」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這種種的不尋常,被稱為「穆旦現象」。[3]

袁可嘉在《詩的新方向》中認為,穆旦「是這一代的詩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遠的人才之一」,現在看來這一判斷是準確的。

袁可嘉回憶了現代文學史上現代化新詩潮的由來和發展,認為「穆旦是是站在40年代新詩潮的前列,他是名副其實的旗手之一。在抒情方式和語言藝術『現代化』的問題上,他比誰都做得徹底」。不過袁又指出,這樣的「徹底性」難免在某些尚不成熟的詩作中帶來一定程度的生硬和晦澀,使他的作品到今天還不能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欣賞,是我們應當吸取的教訓。[4]

王佐良認為「無論如何,穆旦是到達中國詩壇的前區了,帶着新的詩歌主題和新的詩歌語言,只不過批評家和文學史家遲遲地不來接近他罷了」。王佐良還談到了穆旦晚年的詩作,認為詩人經過將近三十年的坎坷,仍有那無可企及的詩才。他認為《冬》可以放在穆旦最好的作品之列。[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