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出自宋代晏幾道的《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1]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夢中進入了煙雨迷離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人兒相遇。夢境裡離情消魂無處訴說,夢醒來更覺惆悵,消魂離情將人誤。

想要寫一封書信向你訴說相思之情,可是大雁飛在上空,而魚沉在水底,就算寫成也無法寄去。緩緩彈箏抒發心中的離情別緒,移遍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注釋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消魂:魂魄消滅。多以名悲傷愁苦之狀。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消魂:一作「佳期」。

尺素:書寫用之尺長素絹,借指簡短書信。素:白絹。古人為書,多寫於白絹上。

浮雁沉魚:古代詩文中常以鴻雁和魚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

鑑賞

這首詞抒寫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2]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這首詞開頭三句是說,夢中走向了煙水迷濛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心上人相遇。

這是說夢遊江南,夢中始終找不到離別的「心上人」。「行盡」二字,狀夢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於夢中的潛意識活動,深更可知。「煙水路」三字寫出江南景物的特徵,使夢境顯得更優美。上下句「江南」疊用,加深感情力量。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上片後兩句是說,夢境裡黯然銷魂何處訴說,醒後惆悵不已全因夢中消魂誤。

這兩句寫得最精彩,它表示夢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緒無處可說,已經夠難受;醒來尋思,加倍「惆悵」,更覺得這「消魂」的誤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後重疊;但在重疊中又用反跌機勢,遞進一層,比「江南」一層的重疊,更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綿邈。這種以反跌為遞進的句法,詞中也不多見。晏幾道詞喜用這種句法。

上片寫夢中無法找到離人,下片改變念頭,想到寫信。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下片前三句是說,想訴說我的相思提筆給你寫信,但是雁去魚沉,到頭來這封信也沒寄出。

說的是寫了信要寄無從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無可彌補、無可表達的地步了,那隻好借音樂來排遣。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末兩句是說,無可奈何緩緩彈箏抒發離情別緒,移破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用的樂器是秦箏古箏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撐,「柱」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高,弦急則高,弦緩則低。他借低音緩弦抒發傷別的情懷,移遍箏柱不免是「斷腸」之聲。只用「緩弦」、「移柱」來表達難寫的幽懷,行動的描寫比言辭的表白更為鮮明有力。

這首詞語言清疏明暢,寫情從做夢到寄信,到彈箏,節節遞進,節節頓挫,又顯得沉摯有力,更有一股鬱積、盤旋的力量。

終了:縱了,即使寫成。無憑據:不可靠,靠不住。

移破:猶雲移盡或移遍也。破:唐宋大曲術語。大曲十餘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破,猶盡也,遍也,煞也。

晏幾道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