濬縣第一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濬縣第一中學是一所重點高中,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創建於1950年,占地120畝,建築面積[1]30000多平方米,現有教學班65個,在校學生5000餘人,教職工216人。
辦學規模
濬縣一中是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河南省文明單位[2],是濬縣的一個「窗口」單位。
濬縣一中位於風景秀麗的國家4A級景區大伾山腳下,始建於1950年,現總體格局為一校兩院,總占地約90畝。學校建有教學樓、圖書閱覽樓、綜合辦公樓、科技實驗樓、教師家屬樓、學生公寓、多功能餐廳、室內體育場等多處建築,建築面積32140.6平方米。學校現設教學班66個,在校學生5300名,學校教學設施齊全,建有「一台、四室、五大系統」。一台:天文觀測台;四室:微機室、主控室、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五大系統:寬帶遠程教育和校園網絡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廣播系統、閉路電視主控系統、磁卡售飯系統。學校圖書館藏書10.4萬冊,閱覽室訂有報刊雜誌214種,滿足了教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需要。
師資力量
教職工300餘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73人,一級教師112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10人,市級骨幹教師20人,市學科帶頭人12人,市科技拔尖人才3人,專任教師全部具有本科學歷,其中具有碩士學位的8人,參加研究生進修的40人。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方式研究』實驗學校「、「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河南省管理規範化學校」、「河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河南省特色院校」等上百種榮譽稱號。2004年、2007年濬縣人民政府為濬縣一中兩次榮記集體三等功。2005年濬縣一中被濬縣人民政府通令嘉獎。2005年8月,河南省委副書記陳全國同志到濬縣一中視察,對濬縣一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辦學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建校五十餘年來,濬縣一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和優秀建設者,曾先後培養出了全省文理兩科狀元。從一中邁入大學殿堂的莘莘學子中,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已是數不勝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全國所有名牌大學都留下了濬縣一中學生的足跡,黨、政、軍、工、學等各條戰線上均活躍着一中學子的身影,英國牛津大學生物化學教研室教授趙廷存、日本北海道大學催化化學研究中心教授申寶劍、國家人事部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主任常東泉、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連朝、河南省軍區少將胡清海、河南省第一個女博士後杜晨霞均畢業於這所光榮的學校。近二十年來,濬縣一中高考成績連年躍上新台階,本科、重點上線人數穩居全市第一。2003年高考,本科上線631人,重點上線198人。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836人,重點上線193人。2005年高考,本科上線突破千人大關,達1018人,全市文科前十名中,濬縣一中占九名,理科前十名中,濬縣一中占六名。2006年高考,濬縣一中僅600分以上學生就達114人,全省文科前10名中,濬縣一中占2名,趙艷利、唐宇攀同學分獲鶴壁市文、理科第一名,趙艷利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此外,在培養特長生方面,2006年高考,濬縣一中體育、藝術雙上線學生達63人,其中王貴華同學被海軍航空學院錄取為飛行員;劉國超同學被上海體育學院錄取;申志遠同學被韓國延世大學錄取,並榮獲了由韓國三星公司提供的全額獎學金。2007年高考,濬縣一中再創歷史新輝煌,本科上線達1293人,同比增長32%,其中600分以上學生達120人,體育雙上線9人,藝術雙上線139人,各項指標均高居全市第一。鞏生龍同學以669分的成績榮獲全市理科第一名,劉帥同學以630分的成績榮獲全市文科第一名。2008年高考,濬縣一中本科上線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達1372人。2009年高考,濬縣一中本科上線1320人,本科上線率達59%,再創歷史新高。2010年高考,報名2456人,一本上線223人,本科上線1675人,上線率為68.2%。2011年高考,報名2455人,一本上線270人,本科上線1806人,上線率為73.6%。左尚飛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2017年濬縣一中常佳慶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
文化傳統
辦學理念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五育並舉、與時俱進,為學生的發展奠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優勢,不斷擴大學校規模,改善辦學條件,深化教學管理,優化師資隊伍,校風自勵、自強、和諧、創新;教風厚德、敬業、啟智、至善;學風:博學、慎思、明辨、篤行。培養目標培養既有傳統美德,又具時代特徵,人格健全的現代化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 ↑ 造價師必備!建築面積計算規則匯總! ,搜狐,2023-08-26
- ↑ 文明單位六條標準,河南省鄧州市文明網,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