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包裹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流體包裹體》,流體包裹體研究的權威性專著。E.羅愛德著。1984年發表於美國礦物學會主辦的《礦物學論評》叢書第12卷。中譯本,盧煥章、王卿鐸等譯,1985年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中譯本分上、下2冊共19章,原文644頁,附圖表131幅,照片387張,並附有參考文獻2 001篇的目錄。系統全面介紹了地球和宇宙的各種礦物中的氣體、液體和熔融包裹體的研究及其在各種地質作用方面的應用。除作者本人所積累的豐富資料外,參閱了世界上大量流體包裹體研究的文獻,在內容方面較全面地反映了當前國際上流體包裹體的研究水平和發展趨勢。全書可劃分為3大部分:第1部分(第1—10章)為流體包裹體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分別介紹了流體包裹體的特徵、成因、捕獲後的變化、包裹體成分的測定方法、樣品的選擇和製備、測溫法(包括加熱、冷卻、爆裂和壓碎)、測定資料的解釋和應用(包括成分、溫度、壓力、密度和亞穩定性)。第2部分(第11—18章)為各種地質環境的流體包裹體特徵與地質應用,分別介紹了沉積環境、變質環境、侵入岩和偉晶岩環境、噴出岩和火山環境、上地幔環境和地外環境等不同地質環境包裹體的特徵和成因理論意義。第3部分(第19章)流體包裹體研究的展望,總結了包裹體的研究方法、實驗儀器和技術以及環境解釋方面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本書內容豐富、資料新穎,對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經驗作了客觀的評述,進而提出了作者自己認為適宜的理論解釋和實驗技術方法,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用價值,流傳廣,影響較大,是流體包裹體研究的權威性著作之一。
作者簡介
E.羅愛德(Edwin Roedder),美國地質調查所高級研究員、博士,國際成礦流體包裹體委員會(COFFI)主席,全美礦物學會副主席。哈佛大學教授。曾任國際成礦流體包裹體委員會「文集」的編輯,主要著作還有《流體包裹體成分》。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流體包裹體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