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地貌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氣候地貌學是地貌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地貌與氣候的關係,探討不同氣候條件下,外動力地質作用的組合特點及相伴產生的具有 相應地帶性特徵的地貌組合。如冰川氣候地貌、冰緣氣候地貌、溫濕氣候地貌、濕熱氣候地貌、乾旱氣候地貌和半乾旱氣候地貌等。由於地質歷史時期氣候曾有過多次顯著的 變化,隨之形成不同的外力組合,由此造成相應的地貌組合,因而在一個地區就會保留 有幾個世代的地貌組合,為研究該地區氣候和地貌的演化關係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學科歷史
地貌學重要分支。研究受氣候控制的地表形態及其發生、發展與空間分異的學科。其發展是因19世紀末殖民主義擴張,在新區發現獨特地形而引起。
20世紀前期,德國柯本發表氣候分類[1]後,地貌學家將各種氣候地貌現象與柯本分類的氣候參數聯繫起來進行研究,極大地促進了氣候地貌學的發展。
1905年戴維斯發現了與其它的常態循環不同的現象,稱乾旱氣候區地理循環。從而有人推崇他為氣候地貌學的先驅。地形隨氣候而變化,但唯有對優勢地貌過程才能作質的評價。如在地形形成過程中,熱帶以化學風化、冰緣區以岩石機械崩解、乾旱區中心以風力作用為主。
1946年利奧波德(L.B.Leopold)以年均溫和年降水量關係圈定了7個主要作用方式組合類型。氣候與地形間的關係,是建立在特定氣候帶內,地貌過程的性質與強度基本保持在恆定的立論基礎上。
故氣候成因區反映地形最高一級的差異。1950年佩爾蒂埃(L.C. Peltier)以溫度與降水關係曲線圈成9個區,作為氣候成因地貌區的劃分體系。1982年布迪爾(J.Budel)把全球分為10個氣候地貌區。許多地貌形態成因,特別如山坡形態與演化,取決於侵蝕環境或氣候狀況。1977年托依(T.J.Toy)指出乾旱區比濕潤區的山坡短而陡,且彎曲,山坡發育與演化反映區域氣候變化。當代氣候地貌學任務是現代過程的分析和歷史過程的綜合。
主要特徵
在熱帶濕潤地區,則以石林、天坑等為其特徵[2],氣候地貌學是地貌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氣候與地貌之間的關係,研究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外動力的作用形成不同的地貌,在不同的氣候區,不僅主導的外動力不同,而且不同的外動力強度和外動力的組合也不同,形成不同的氣候地貌類型組合。在嚴寒地區,以冰川、凍融地貌為主,但在冰緣區,凍融是主導外動力,但雪融、流水和風力等外動力組合,形成各種地貌類型組合。岩融地貌,在寒帶、溫帶一地下岩溶為主,各種溶洞發育;但在熱帶濕潤地區,則以石林、天坑等為其特徵。各種組合地貌可以為研究當地氣候和地貌的演化過程研究提供重要資料。
視頻
氣候地貌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柯本氣候分類系統 ,豆丁網,2010-10-18
- ↑ 陝西·漢中發現世界級天坑群地質遺蹟!,西安新聞網,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