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畢爾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畢爾遜亞瑟·塔潘·畢爾遜(Arthur Tappan Pierson,1837年3月6日 – 1911年6月3日)是一位美國長老會牧師。

受難節是紀念耶穌受難[1]的節日。據《聖經·新約全書》:耶穌於復活節前三天被釘在十字架而死[2]。這天在猶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規定復活節前二天星期五為受難節。基督教多數教派都紀念這一節日。

簡介

早期基要主義領袖,作家,講過超過13,000篇道,寫過超過50本書,並且因着他作為橫跨大西洋講道施工的一部分,所以畢爾遜在英格蘭和蘇格蘭也很有名。作為司可福的朋友,他是《司可福串注聖經》(1909)的編者之一,德懷特·萊曼·穆迪、喬治·慕勒,同時他也是喬治·慕勒的朋友(他寫了傳記《布里斯托爾的喬治·慕勒》)、還有Adoniram Judson Gordon和司布真也是他的好友,他還接續司布真,從1891年到1893年在倫敦都城會幕(Metropolitan Tabernacle)講道,並且獲得極大的成功。縱觀他的一生,畢爾遜擔任過全世界許多城市教會的牧師,並且致力於關心貧窮人。

畢爾遜也是信心差會(faith missions)的鼓吹者,宣揚要在他那一代人福音化世界。1870年以前,在美國只有大約2000名全職傳教士,其中10%向國內的印第安人傳教。1880年代,畢爾遜參與推動了聲勢浩大的海外傳教運動——學生志願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在19世紀末期,他作為這場運動的領袖,提倡海外宣教。1910年,在畢爾遜退休之後,畢爾遜來到了韓國。並且在1912年,他在韓國建立了畢爾遜聖經學院,即今天的平澤大學。

視頻

畢爾遜 相關視頻

《上帝之子》朗基努斯之槍耶穌之死
上帝之子:朗基努斯之槍,耶穌之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