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大唇血見愁(唇形科 香科科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大唇血見愁(唇形科 香科科屬植物))

是一種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管狀花目、唇形科、香科科屬類生物,分布於雲南,貴州及廣西西部。

大唇血見愁(學名:Teucrium viscidum var. macrostephanum)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大唇血見愁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管狀花目
  • 科 :唇形科
  • 亞 科:筋骨草亞科
  • 屬 :香科科屬
  • 英文植物志:17:58
  • 中國植物志:65(2):035
  • 分布區域:雲南,貴州及廣西西部

形態特徵

大唇(變種)

這一變種介於原變種與長苞變種之間。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莖上散生短柔毛,葉柄及葉背均被短柔毛,葉基部楔形,花萼被灰色短柔毛,花冠長約1厘米。與長苞變種區別在於苞片短於8毫米,植株散生短柔毛,而非無毛。

參看:血見愁(原變種) [1]

生長環境

大唇血見愁主要生長于山地上。大唇血見愁產於雲南,貴州及廣西西部。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馬關坡崗。

血見愁(學名:Teucrium viscidum Bl.)

是唇形科、香科科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莖直立,高30-70厘米,下部無毛或幾近無毛,上部具夾生腺毛的短柔毛。葉柄長1-3厘米,近無毛;葉片卵圓形至卵圓狀長圓形。假穗狀花序生於莖及短枝上部,在莖上者由於下部有短的花枝因而儼如圓錐花序;花梗短,長不及2毫米。花冠白色,淡紅色或淡紫色,長6.5-7.5毫米。花盤盤狀,淺4裂。子房圓球形,頂端被泡狀毛。小堅果扁球形,長1.3毫米,黃棕色,合生面超過果長的1/2。花期長江流域為7-9月,廣東、雲南南部自6月至11月。

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在中國分布於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台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東南部。生長於海拔120-1530米的山地林下潤濕處。

全草入藥,中國各地廣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肺膿瘍、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凍瘡腫痛、翠丸陘腫、吐血、衄血、外傷出血、毒蛇咬傷、療瘡癤腫等症。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莖直立,高30-70厘米,下部無毛或幾近無毛,上部具夾生腺毛的短柔毛。葉柄長1-3厘米,近無毛;葉片卵圓形至卵圓狀長圓形,長3-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闊楔形至楔形,下延,邊緣為帶重齒的圓齒,有時數齒間具深刻的齒彎,兩面近無毛,或被極稀的微柔毛。

假穗狀花序生於莖及短枝上部,在莖上者由於下部有短的花枝因而儼如圓錐花序,長3-7厘米,密被腺毛,由密集具2花的輪傘花序組成;苞片披針形,較開放的花稍短或等長;花梗短,長不及2毫米,密被腺長柔毛。花萼小,鐘形,長2.8毫米,寬2.2毫米,外面密被腺長柔毛, 內面在齒下被稀疏微柔毛,齒緣具緣毛,10脈,其中5副脈不甚明顯,萼齒5,直伸,近等大,長不及萼筒長的1/2,上3齒卵狀三角形,先端鈍,下2齒三角形,稍銳尖,果時花萼呈圓球形,直徑3毫米,有時甚小。花冠白色,淡紅色或淡紫色,長6.5-7.5毫米,冠筒長3毫米,稍伸出,唇片與冠筒成大角度的鈍角,中裂片正圓形,側裂片卵圓狀三角形,先端鈍。雄蕊伸出,前對與花冠等長。花柱與雄蕊等長。花盤盤狀,淺4裂。子房圓球形,頂端被泡狀毛。小堅果扁球形,長1.3毫米,黃棕色,合生面超過果長的1/2。花期長江流域為7-9月,廣東、雲南南部自6月至11月。

主要變種

* 微毛血見愁(Teucrium viscidum Bl. var. nepetoides (Levl.) C. Y. Wu et S. Chow)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花及苞片均較大;花萼長約4毫米,寬約2.5毫米,密被灰白色微柔毛,粗視若被一層白霜,而非具腺的短柔毛;花冠長8-10毫米,冠筒長4-5毫米。分布於中國浙江(西天目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湖北西部、陝西南部、四川、貴州北部。生長於海拔700-2200米的山地林下陰濕處。模式標本采自貴州平壩。

* 光萼血見愁(Teucrium viscidum Bl. var. leiocalyx C. Y. Wu et S. Chow)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莖被疏柔毛或近無毛;花萼無毛,果時外壁角質化,極光亮;花白色。分布於中國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及湖北西部。生長于山地林下,海拔約1700米以上的水溝邊。模式標本采自甘肅西固。

* 長苞血見愁(Teucrium viscidum Bl. var. longibracteatum C. Y. Wu et S. Chow)

與原變種不同在於植株高大;葉基部圓形或截形;假穗狀花序被灰色短柔毛而非腺毛;苞片披針形,長達1厘米;花冠中裂片較大。分布於中國湖南。生長于山地林下。模式標本采自湖南長沙嶽麓山。該變種與穗花香科接近,唯花冠及唇片的中裂片雖發達但未達穗花香科的程度,且萼被灰白色短柔毛。

* 大唇血見愁(Teucrium viscidum Bl. var. macrostephanum C. Y. Wu et S. Chow)

介於原變種與長苞變種之間。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莖上散生短柔毛,葉柄及葉背均被短柔毛,葉基部楔形,花萼被灰色短柔毛,花冠長約1厘米。與長苞變種區別在於苞片短於8毫米,植株散生短柔毛,而非無毛。分布於中國雲南、貴州及廣西西部。生長于山地上。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馬關坡崗。 [2]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中國各地廣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肺膿瘍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凍瘡腫痛翠丸陘腫、吐血、衄血、外傷出血毒蛇咬傷療瘡癤腫等症。據《嶺南採藥錄》載:「涼血解毒去瘀生新,理跌打,敷瘡毒,治蛇傷,消腸風下血」。

血見愁始載於《生草藥性備要》「涼血,解熱毒,去淤生新,理壓傷,敷痔瘡,治蛇咬,消腸風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爛瘡,消乳癰。」《中華本草》中記載為山藿香「小堅果圓形,包於宿萼中。花、葉以手搓之微有香氣,味微辛、苦。以葉多、色灰綠、氣香者為佳⋯⋯涼血止血;解毒消腫。主咳血、吐血、衄血、肺癰、跌打損傷、癰疽腫毒、痔瘡腫痛、漆瘡、腳癬、狂犬咬傷、毒蛇咬傷⋯⋯7-8月採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