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梁希俠 |
梁希俠,男,漢族,1944年7月出生。山西省文水縣人。中共黨員。1966年本科、1981年碩士畢業於內蒙古大學,1981年在內蒙古大學任教;1992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1]。1990年8月—1991年8月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訪問學者(博士後位置);1998年9月—12月為美國艾默里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03年2月—3月任日本山口大學特聘教授。曾任內蒙古大學物理系主任、內蒙古大學副校長等職[2]。所學專業為理論物理。現從事理論物理與凝聚態物理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原內蒙古大學副校長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山西省文水縣
出生日期----1944年7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內蒙古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主要成就第二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
畢業院校----內蒙古大學
信 仰 ---- 中共黨員
代表作品----《統計熱力學(第三版)》,《統計熱力學(第二版)學習輔導書》,《高等統計力學導論》
任教專業----理學-物理學類
研究方向----理論物理與凝聚態物理
個人簡介
梁希俠,男,漢族,教授,副校長,內蒙古大學理工學院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生導師;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專業碩士生導師。
個人經歷
1966.8畢業於內蒙古大學物理系(本科);
1981.8內蒙古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1年在內蒙古大學任教;
1985年晉升為副教授;
1992年晉升為教授;
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
1993年3月至1995年4月任內蒙古大學物理系主任;
1995年2月任內蒙古大學副校長;
1990年8月—1991年8月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訪問學者(博士後位置);
1998年9月—12月為美國艾默里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03年2月—3月任日本山口大學特聘教授。
梁希俠 |
現任國家教育部「物理學與天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專業物理與應用物理教學指導組」成員、全國「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教學研究會」主任、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研究方向
教學
先後為物理專業、應用物理專業本科和研究生以及非物理專業學生講授「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統計與多體論」、「固體物理」、「元激發理論」、「固體量子場論」、「普通物理」、「高等數學」等十餘門課程,指導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獲得相應的學位。編著教材兩部(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各一部),發表過教學研究論文,多次參加全國性教學研究學術會議,主持國家教育部立項的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科研
主要從事理論物理與凝聚態物理方面的研學研究,側重基礎理論,也涉足過實驗和開發工作。先後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參加完成多項,主持內蒙古自治區科研項目多項。
先後赴澳大利亞、德國、捷克、日本、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曾任分會主席,被聘為""國際EXCON'02會議""的國際學術顧問,多次出席全國性學術會議。
研究成果:學術論文120餘多篇,其中50篇被國際學術榜<SCI>收錄,並多次引用。出版英文學術專著一部。
個人榮譽
科研成果先後獲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3項。
1.1992年,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
2.199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3.1996年,內蒙古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4.1998年,內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
5. 2004年,國家精品課程《統計熱力學》;
6. 2005年 內蒙古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
享受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 內蒙古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被授予「人民教師獎章」,並作為全國50名模範教師代表之一,於1994年9月10日應中央邀請赴京參加第十個教師節,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並座談;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回國人員獎;寶鋼教育基金獎——優秀教師獎獲得者。
學術成果
代表性論文 :
"1. Intermediate-coupling polaron properties in wurtzite nitride, 閆祖威,班士良,梁希俠, Physics Letters A326, 157 (2004/04/15).
2. Resonant Tunneling in Parabolic Quantum Well Structures under Uniform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Gong Jian, Liang Xi-Xia, Ban Shi-Liang, Chinese Physics, 14(1), 201-207 (2005)
3. Polaron energy and effective mass in parabolic quantum wells, Wang Zhi-Ping, Liang Xi-Xia,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2 (9), 2367(2005).
4. On the Binding Energies of Excitons in Polar Quantum Well Structures in a Weak Electric Field, Wu Yun-Feng and Liang Xi-Xia, Chinese Physics, 14 (11), 2314-2319 (2005). "
相關新聞
○ 傑出內蒙古人之——2007年「十大傑出人才」系列 他是一位博士生導師,在科研上碩果纍纍,多次獲得國家和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對於名利,他淡然處之,「我只做了一點事,這是社會給予的認可,我沒有覺得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這位低調的老人就是內蒙古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學專業凝聚態物理方向博士生導師梁希俠,他獲得2007年度「內蒙古十大傑出人才」稱號。
物含妙理總勘尋
梁希俠祖籍山西,在內蒙古工作39年,從事高等教育和基礎科學研究27年。
梁希俠從中學開始對物理產生興趣,特別是在高中,從北師大分配過來的物理、數學和語文老師對他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愛寫東西,也願意學數學,特別是物理。」
1961年考入內蒙古大學物理系的梁希俠對凝聚態物理(即當時的固體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側重於一般人看來枯燥的理論研究。所以,在學完基礎課程分專門化(當時相當於小專業)時,不等學校動員他就報名學習理論物理,也將此作為以後的研究方向。
之後,他做過工人、技術員、編輯,每一個工作他都認真負責,獲得了同事領導的一致好評。
梁希俠 |
1990年8月,梁希俠以訪問副教授、博士後身份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應用數學系(表面科學)訪問深造。從此,他先後應邀赴澳大利亞、德、美、法、俄、巴西、意大利等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出國交流變成了家常便飯。
梁希俠主要從事基礎理論研究,以表面、界面和新型的多層材料為主要研究對象,對體系中的各類元激發和與之相關的電、光、磁學性質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對本領域理論發展有推動作用,對實驗研究和新材料與光、電器件研製有重要參考意義。研究取得富有特色的創新成果,處於本領域研究工作的前沿水平,在國際上頗有影響。
提起科研的樂趣,梁教授微笑着說:「物含妙理總勘尋,怡然自得。」
坐冷板凳又何妨
從事過很多職業,也擁有眾多頭銜,但是高校教師仍然是他最喜歡的工作。「教師是個冷板凳,但我就喜歡坐冷板凳。」在高校教書一面做科研,一面培養人才,是他穩坐冷板凳且樂在其中的原因。「我對賺大錢沒有興趣,靠錢太近會有很多煩惱。教師收入是少一點,但是看着自己的學生都成才,那種成就感不比企業家賺很多錢差。」
除了傾囊相授知識,梁希俠還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他強調做科研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不斷追求探索的精神。要對科研有興趣,而不是以功利為目標去研究。他常對學生說:「『登泰山而小天下』,但是坐纜車上去看一圈你不會有這麼大的成就感。登山的過程是一種享受,一步一步地克服了很多的困難。這樣才會有小天下的感慨。」
團隊合作攀高峰
提到一手組建的凝聚態物理學術團隊,他多次說:「我們這個團隊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團隊,做了很多研究,出了一些成績,在國內國際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作為自治區物理學界公認的凝聚態物理學科帶頭人,梁希俠自上世紀80年代起,着手凝聚態物理學術團隊建設。經過20餘年的培育、建設和發展,鑄成了一支以內蒙古大學固體物理研究室為核心,橫跨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區內高校,與外省市高校、科研單位緊密合作,廣泛聯繫國內外學者的開放型創新團隊。
團隊現有教授7名,其中博士生導師5名,國家突出貢獻專家2名,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5名,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3名;副教授5名;講師4名;在學博士、碩士研究生30多名。
團隊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同時兼顧應用,多年來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國家級科研項目20餘項,自治區項目多項;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被國際權威檢索系統《SCI》(核心期刊版)收錄50餘篇;獲得多項科技、教育獎勵;培養出和正在培養着大量基礎和應用研究人才,引起國內、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生命在價值中綻放
梁教授正在進行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還有一個國家教育部批下來的教學團隊項目。在近期計劃里,他打算在做好原來的事情的同時,要帶好這個團隊。
另外,建設好計算物理中心也一直是他的願望。「科學發展得很快,對我們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所以我們也在努力開闢一些新的領域。想做的就是把內蒙古大學計算物理中心建設起來。」梁希俠表示。 「年紀大了,不可能做很多工作。」但在梁教授看來,工作不只是興趣還有社會責任,工作占據了他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家人曾多次勸說他要放慢節奏,注意身體。
但是他依然堅持每天上班之前工作2個小時,中午不午休,晚上下班進行3個小時左右的研究,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加起來都在10個小時以上。
已過花甲之年的梁希俠說,退休後也許會安排另一種生活:享受錯過太多的家庭生活、到處走走或者寫點東西。但是就工作來看要退休至少還要4年以後。
「一個人應該完成自己的社會責任。如果這一輩子都過得很痛快,但是你對社會沒什麼貢獻,那這一生跟一年沒什麼區別。但是如果你在社會上留下了有益的痕跡,你的生命就延長了。」梁希俠說。
參考來源
- ↑ 梁希俠 一位學者、智者對內蒙古高等教育事業全部的愛 ,內蒙古大學, 2007-01-15
- ↑ 梁希俠 ,愛課程
- ↑ 梁希俠 教授 博導 ,內蒙古大學
- ↑ 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在教學科研崗位上做貢獻 ,內蒙古大學,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