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桑樹
桑 (蕁麻目桑科植物),桑(拉丁名:Morus alba L.)是桑科,桑屬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5米。 [1]
桑樹簡介
桑樹的學名叫做桑,是一種桑科桑屬的多年生落葉喬木,原產於中國中北部,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桑樹的葉子可以餵養蠶。主幹可以做家具,果實桑葚可以食用、釀酒,樹皮和葉子可以入藥,可以說是全身是寶,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桑樹的花期在4-5月,果期在5-8月,人們常用「桑梓」來表示故鄉。
桑樹別 名
白桑、蠶桑、湖桑、家桑、女桑、桑、桑葉樹
桑樹生態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氣溫12℃以上開始萌芽,生長適宜溫度25-30℃,超過40℃則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則停 止生長。耐旱,不耐澇,耐瘠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
桑樹主要產地
該種原產中國中部和北部,現由東北至西南各省區,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鮮、日本、蒙古、中亞各國、俄羅斯、歐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
桑樹形態特徵
喬木或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胸徑可達50厘米,樹皮厚,灰色,具不規則淺縱裂;冬芽紅褐色,卵形,芽鱗覆瓦狀排列,灰褐色,有細毛;小枝有細毛。葉卵形或廣卵形,長5-15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急尖、漸尖或圓鈍,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鋸齒粗鈍,有時葉為各種分裂,表面鮮綠色,無毛,背面沿脈有疏毛,脈腋有簇毛;葉柄長1.5-5.5厘米,具柔毛;托葉披針形,早落,外面密被細硬毛。
花單性,腋生或生於芽鱗腋內,與葉同時生出;雄花序下垂,長2-3.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雄花。花被片寬橢圓形,淡綠色。花絲在芽時內折,花葯2室,球形至腎形,縱裂;雌花序長1-2厘米,被毛,總花梗長5-10毫米被柔毛,雌花無梗,花被片倒卵形,頂端圓鈍,外面和邊緣被毛,兩側緊抱子房,無花柱,柱頭2裂,內面有乳頭狀突起。
聚花果卵狀橢圓形,長1-2.5厘米,成熟時紅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
桑樹園林用途
桑樹樹冠寬闊,樹葉茂密,秋季葉色變黃,頗為美觀,且能抗煙塵及有毒氣體,適於城市、工礦區及農村四旁綠化。適應性強,為良好的綠化及經濟樹種。我國古代人民有在房前屋後栽種桑樹和梓樹的傳統,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鄉。
桑樹管理養護
可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根、嫁接等法繁殖。 [2] 1、播種法 5~6月間採取成熟桑椹,置桶中,拌入草木灰若干,用木棍輕輕搗爛,再用水淘洗,取出種子鋪開略行陰乾,即可播種。若要翌年春播,種子須充分曬乾後密封貯藏,置陰涼室內。春播前可先用溫水浸種2小時,撈出後鋪開並蓋以濕布,待種子微露幼芽時再播。條播行距25cm,溝寬5cm,每畝用種量0.5kg左右。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後覆草,每天噴水,3~4天便可出苗。以後要及時間苗,進入旺盛生長期後要加強水肥管理。1年生苗可高達60~100cm。 2、扦插法 硬枝插北方再3~4月進行,南方可在秋冬進行;嫩枝插在5月下旬進行。
3、嫁接法 切接、皮下接、芽接、根接均可,而以在砧木根頸部進行皮下接成活率最高。砧木用桑樹實生苗。接穗采自需要繁殖的優良品種。皮下接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當樹液流動能剝開皮層時進行,接穗在嫁接前10天採取並沙藏,這樣能抑制芽萌發,提高成活率。 桑樹樹形可根據功能要求和品種等培養成高幹、中干和低乾等形式。以飼蠶為目的栽培,多採用低乾杯狀整枝,以便於採摘桑葉。在園林綠地及宅旁綠化栽植則採用高幹及自然之廣卵形樹冠為好。移栽在春、秋兩季進行,以秋栽為好。為了獲得高產優質桑葉,冬季應施足基肥,春、夏要及時追施速效肥。桑樹病蟲害較多,常見有桑尺蠖、桑天牛、野蠶及萎縮病等,必須及時防治。
桑樹的介紹與寓意
棵棵桑樹傳古今
我們祖國是世界上種桑養蠶最早的國家,人們在公元前10世紀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還可以找到這方面的記載。戰國時期,孟子曾提出:「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到三國時代,諸葛亮更為重視,當他病危時,還給後主劉禪的遺疏上寫道:「臣家有桑八百棵,子孫衣食,自可足用。」由此可見,自古名人,早已把屋前屋後種桑養蠶作為發家致富之道。
古桑軼事
桑樹壽命很長,在全國各地存留的古桑中,還有幾株著名的「千歲老翁」。雖老枝縱橫,仍然春來榮發新葉,顯示出它那老而不衰的生機。福建省泉州市開元大殿的西廊,有一棵唐代雄性古桑,樹皮黑褐色,又粗又厚,基部周圍6.3米,長有兩枝巨大主幹,用尺測量,各粗約3米。其中枝被雷劈成兩半,心材已經腐朽,但邊材新嫩,枝繁葉茂,生長旺盛。開元寺建於唐代垂拱一(公元686年)。據《晉江縣誌》記載:「寺址本是黃守恭的桑園,因園主曾夢見桑樹開白蓮花,就舍地建寺,以求降福。由此可見,古桑在建寺前就已栽植,屈指計算,樹齡至今至少有1300年了。樹老名大,被列入寺內的重要古蹟,人們讚揚它是「佛國名傳久,桑蓮獨擅聲。」
這株古桑是桑中之王嗎?不,198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到西藏地區進行桑樹品種資源調查,在林芝縣的日角山麓泥洋河畔發現一棵特大的古桑樹,樹幹直徑4.12米,胸圍將近13米,八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主幹高3.3米處,分生7個大枝,其中6個已被截斷,留下的那枝距地高約7米。僅主幹一段的材積即有44立方米之多。據年輪推測,樹齡已有一千六百多年。莫看它年事已高,但無枯朽症狀,無病蟲危害,樹幹隱芽萌生的密叢短枝,鬱鬱蔥蔥,遠遠望去,整個樹形活象一座巨大的樹樁盆景。從樹齡、樹體、形態等方面來看,大大地超過了開元寺的古桑。科學工作者認為,這棵巨桑國內無雙,不愧是世界罕見的「桑樹王」。
桑樹世家
桑樹系桑科桑屬植物,它和構樹、榕樹、無花果等樹種是同科異屬的「堂兄弟」。全世界桑屬植物約有60種。我國有9種。由於栽培歷史悠久,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培育出了數百個優良品種。兩廣的荊桑類,江浙的湖桑類,山東、河北的魯桑類,新疆的白桑類等等,都是著名的良種。
大凡植桑養蠶區,桑田經常更新,但百年以上的古桑,還是有所發現。例如,江西修水縣赤江鄉紅光村的河沙洲里,有一棵聞名的巨大湖桑,樹高6.4米,樹冠遮蔭面積達25平方米。據當地老農介紹,此樹是一位已故老人饒建華從當地桑樹品種中選優移栽的。樹齡雖有150歲,每年春回大地,仍葉色嫩綠,葉大肥厚,不僅如此,還着葉密、產量高,當地定為優良種樹,培育出了大批「接班苗」。
1981年7月19日,喜訊:在新疆古代「絲綢之路」上,也發現了稀有的古桑樹。輪台縣哈爾巴克鄉維吾爾族巴拉提艾買提家的院子裡有一棵高大的白桑樹,胸圍近5米,樹冠直徑12米,枝條稠密,葉大繁茂,產的桑葉可供兩盒蠶寶寶食用。測算年齡,足有180多歲了,在新疆境內,堪稱「大王」。在伽師縣,還發現了黑桑樹,每年的5月到10月,紫紅桑椹,掛滿枝梢。老果成熟了新果又不斷湧現。盛產石油的塔里木盆地,還有一種奇怪的桑樹,葉片肥大,略呈黑色,葉背生長着茸毛。科學家測查它的染色體,比常見的桑樹多20倍。這種多倍體桑樹,為培育新品種創造了有利條件。雖是「小字輩」,但是桑科的後起之秀。
桑樹讚歌
[3] 人們喜愛絲綢,詩人讚美春蠶,自古以來也很推崇慷慨地用自己青青的嫩葉來養育春蠶的桑樹。《詩經》中「唯桑與梓,必恭必敬」兩句,形象地說明我們的祖先見了前人種的桑樹與梓樹,即生崇敬和懷念之情。正因如此,「桑梓」便成了家鄉的代名詞。
稱讚桑樹,不是沒有道理的。它看來平凡,貌不驚人,但長相寬厚,樸實,本質高尚,不花枝招展,不垂枝獻媚,自甘犧牲,養育蠶寶,絲織綾羅。「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白居易《繚綾篇》中詩句),把美留給人間。桑樹全身是寶,桑葉養蠶,有人統計過,1000條蠶從出生到吐絲作繭,大約要吃下20公斤桑葉,才能吐半公斤蠶絲。木材耐濕防腐,木紋清晰,可制美觀的家具。枝條可編織筐簍;莖皮纖維可供織布和造紙;新鮮桑果可供食用,味甜如蜜,清香誘人,也可釀酒。它的根、皮、葉、果都可入藥,具有養血祛風、滋補肝腎、清肺止咳、解熱利尿等功效。
桑樹用途多,栽種也不難。它生長快,適應性廣,田埂、原野、房前屋後都可「安家」。奉勸大家在加速繁殖新桑的時候,對桑族中的那些飽經風霜的老壽星,應加倍珍惜和養護,讓它們充分發揮「餘熱」。
視頻
參考文獻
此條目需要更多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9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