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材料與部件的安全評價和壽命預測研究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核電材料與部件的安全評價和壽命預測研究部主要研究高溫高壓水和超臨界水環境中服役損傷模擬設備與原位測試技術、高溫高壓水溶液pH值計算與測量原理和技術、核電材料在模擬輕水堆服役環境下的電化學腐蝕與在線監/檢測原理和技術、核電運行水化學參數優化、高溫高壓水腐蝕疲勞損傷行為與機理、環境疲勞壽命設計模型及其工程應用曲線、國產核電材料環境疲勞安全驗證及其環境疲勞壽命校正因子與模型;核電站[1]實際服役設備的失效分析、腐蝕損傷評價與服役安全評價方法、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及耐蝕性設計。
核電材料腐蝕防護與壽命評估
核電關鍵結構的失效分析
核電結構焊接應力和性能評價
相關資訊
技術護航核電國家名片「走出去」
早上五點從家出發前往機場,深夜12點回到瀋陽,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擻地出現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辦公室里。這樣不知疲倦地投入工作,對參加工作30餘年來的韓恩厚來說是一種工作常態。「只要投入工作,就會讓我忘記疲勞。」日前,韓恩厚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
韓恩厚不僅是中國科學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還是中科院瀋陽分院院長。在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車上,例如從機場到辦公室只有20分鐘,他都會打開電腦處理工作。
在他的帶領下,針對我國核電廠核島關鍵裝備材料的相關試驗設備與評價完全受制於人的落後局面,中科院金屬所科研團隊研製出系列設備,為我國核電基礎研究、壓水堆重大專項的實施及核電國家名片「走出去」提供了技術保障。
瞄準制約核電「走出去」的瓶頸
當前,我國正把核電列為主要基礎能源之一,積極發展核電降低環境污染。
韓恩厚對《中國科學報》說,國產核電關鍵材料在核電一迴路水環境中服役損傷數據的缺乏,導致核電設計依賴國外數據和標準、核電裝備製造依靠進口材料,大幅增加了建設成本,嚴重阻礙了我國核電技術自主化,成為制約核電「走出去」的關鍵瓶頸之一。
保障服役安全是核能利用的關鍵。國內外統計表明,腐蝕是影響核電站安全運行的最重要因素。韓恩厚透露:「由於缺乏核電高溫高壓水中原位測試技術,同時缺乏相關試驗設備,我國核電材料腐蝕數據不足,設計、製造、安全審評完全依靠國外標準。」
年,我們就組織了核電安全、材料等方面的專家開展調研。」韓恩厚介紹說,「2005年,中科院金屬所牽頭提出的核用材料「973」項目建議,得到了國家科技部的批准,正式規模化進軍核用材料與裝備服役安全領域。」
他回憶道,為了評定核電材料的相關腐蝕性能,需要大量的具備模擬核電服役環境和失效模式的試驗設備開展實驗研究。立項之初,國內主要依靠靜態高壓釜,測試結果與實際差異大,僅有的幾台帶高溫高壓水循環[2]迴路的進口測試系統也只能進行均勻腐蝕和應力腐蝕測試,功能比較單一,只能試驗前後比較。
「這類進口設備不僅售價昂貴,禁售範圍甚至包括製備該類設備所需的關鍵材料和部件。」韓恩厚認為,這種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不僅妨礙了我國核電材料研究與核電站安全性、可靠性評價,而且阻礙了我國核電技術發展。「自主研製模擬核電高溫高壓水環境中多種腐蝕模式測試裝備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 ↑ 核電站到底是怎麼工作的?其實原理非常簡單,搜狐,2023-05-26
- ↑ 高溫水循環溫度控制機的組成部分與使用注意介紹 ,搜狐,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