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曇華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曇華鄉位於雲南省大姚縣境中部,是「中國彝族十八月太陽曆」發祥地,曇華《彝劇》誕生地,咪依嚕的故鄉,文化部授予的「「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和梅葛的故鄉。文化之根淵源流長,底蘊豐厚,民族風情濃郁,自然風光秀美,彝族民居、彝族服飾、飲食文化、民族風俗至今保持還相對完整。源於曇華的「中國彝族十八月太陽曆」早於美國墨西哥瑪雅曆法五千餘年。[1]

曇華傳統節日「插花節」名揚海內外,被列為世界一百個著名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境內的曇華寺早在明末清初其佛權就有一統三縣(瑤池、鹽豐、姚安)的說法。1993年曇華鄉被省民族藝術研究所命名為「咪依嚕的故鄉,彝劇誕生地」;1997年曇華山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堪稱為「中國維也納的森林」;2000年曇華鄉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的榮譽稱號;2001年曇華鄉被楚雄州委、州政府列為全州民族文化建設鄉之一;2002年獲州委、州政府「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獎。

中文名: 曇華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雲南省大姚縣

面 積: 197.26 km²

電話區號: 0878

人口數量: 7822人(2017年)

方 言: 彝族話

簡介

曇華鄉位於雲南省大姚縣境中部,距縣城43公里,東臨六苴,北上桂花,南走祥雲,西北毗鄰三台,東南經通新 街。全鄉以盛產蔥木、脫毒洋芋、薄皮核桃、野壩子蜂蜜而聞名。

曇華鄉生態環境優美,曾於2006年申報為雲南省生態鄉鎮;民族文化綻放,是早於美國瑪雅曆法5000多千多年的十八月曆的發祥地,是彝劇誕生地,是梅葛的故鄉,是咪依嚕的故鄉。

自然地理

曇華鄉位於大姚縣域中部,距縣城公路里程45公里,處東經101°7′30″—101°18′45″,北緯24°52′30″—25°02′45″之間,跨經度11′15″,跨緯度10′15″,北接桂花,東接六苴,東南接新街,西接三台,西南接石羊,東西最大橫距1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5公里,全鄉以冷涼濕潤亞高山林氣候為主,年平均氣溫12℃—14℃,雨量充沛,集中在5—10月,常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霜期約為160天。

行政區劃

全鄉轄7個村委會,53個村民小組,74個自然村,常住人口7822人(2017年)。

全鄉國土面積197.26平方公里,轄曇華、赤石岩、麻秸房、子米地、小興廠、海古簸7個村委會,53個村民小組,鄉級機關駐地曇華松子園村,曇華集鎮是曇華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曇華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山區鄉,全鄉有4種民族。其中:彝族6681人,占總人口的85.9%,主要分布在曇華、麻秸房、子米地、菜西拉四個村民委員會;漢族1098,占總人口的14.1%;傣族1人,僳僳族1人。2008年末,農民人均收入1492.00元。

民族文化

曇華咪依嚕故鄉的,傳說咪依嚕是一位美麗、善良、勇敢的彝族姑娘,她為除暴安良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彝族人民為了紀念她,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都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把象徵彝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馬櫻花插在頭上、房門上、田地間、畜圈門上來祭奠她。每年農曆二月初八,也就成了當地彝族盛大的傳統節日——插花節。插花節期間馬櫻山茶爛漫,海內外賓朋雲集,盡領曇華彝鄉風采,感受彝族風情,探研彝族文化,與曇華鄉人民歡度「插花節」。

曇華民間的婚喪嫁娶習俗極具神秘色彩,十八、九歲的少女與父母分居獨自在自己的閨樓上(彝家叫草樓),戀愛的男青年,通過試婚的方式雙方願意共同生活後確定其婚姻關係。婚姻關係一旦確定,家庭隨之建立,不再舉辦結婚儀式。他們奉行的是辦喪不辦喜,人死後將舉行隆重的喪葬儀式,3天以上的奔喪期由畢摩主持對死者的哀悼和敬奉。這一習俗一直沿續到今天,當地彝族對飲食文化也有很多講究,如火燒洋芋、蕎巴巴蘸蜂蜜,做法獨特,自己釀造的小甄酒味道也十分醇正。當地彝族男女老少皆愛喝酒,常以飲酒為他們舒筋活血,消除疲勞,為抵禦風寒,還有溫酒敬貴客的習俗。當地彝族還善於茶道,當地的松子茶味道清醇,色香俱全。火是他們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家的火塘都設在堂屋中央,火塘旁安有火神靈位,火塘里的火不能熄滅,火是他們生命的延續。

人文地理

曇華是「中國彝族十八月太陽曆」發祥地,《彝劇》誕生地,咪依嚕的故鄉,文化之根淵源流長,底蘊豐厚,民族風情濃郁,自然風光秀美,彝族民居、彝族服飾、飲食文化、民族風俗至今保持還相對完整。傳統節日「插花節」名揚海內外,被列為世界一百個著名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境內的曇華寺早在明末清初其佛權就有一統三縣(瑤池、鹽豐、姚安)的說法。1993年曇華鄉被省民族藝術研究所命名為「咪依嚕的故鄉,彝劇誕生地」;1997年曇華山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堪稱為「中國維也納的森林」;2000年曇華鄉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的榮譽稱號;2001年曇華鄉被楚雄州委、州政府列為全州民族文化建設鄉之一;2002年獲州委、州政府「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獎。

發祥於曇華的「中國彝族十八月太陽曆」,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中觀察、發現、總結出來的計時規律,屬物候歷。它把每年定為365天,分為十八個月,每個月分為20天,一年的最後五天作為祭祀日;以物候的形式每個月又以花草、蟲鳥、禽獸等動植物命名,把十八個月的劃分與大自然物候變化相聯繫,它的形成融入了天文、地理、自然等科學知識,在當時就能以物候表象較為準確地記述和客觀反映氣象變化特徵和物候表象,對農業生產、日常生活具有較大的現實指導意義。經著名的彝族文化研究專家劉堯漢教授考證,源於曇華的「中國彝族十八月太陽曆」早於美國墨西哥瑪雅曆法五千餘年。

彝族作為中國56個民族中的少數民族之一,歷史淵源流長。曇華彝族有着歷史起源的記載和傳說。曇華是彝族的俚頗支系聚居地之一,其彝族服飾以手工刺繡延續至今,其做工精細,色彩艷麗,花樣繁多,極具開發潛力。

明末清初著名彝族文人高奣映在曇華山天生地就的大砂石上留下了眾多石刻、浮雕,他的詩作文章思想性很強,被學術界譽為明末清初與王夫之、顧炎武等齊名的五大思想家之一。高奣映以一手舒暢流利的石刻文字贏得了廣大書法愛好者的青睞。

曇華是《彝劇》誕生地。其《彝劇》創始人楊森是土生土長的曇華人,早年他就在曇華創辦了民間文化俱樂部,組織民間文藝演出,上世紀70年代中期,楊森曾參與國家民族文化代表團東渡日本演出,以純樸、爽直的演藝風格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受到海內外的好評,曾獲國家文化部組織的西南文藝匯演獎。他的文藝演出代表作《半夜羊叫》一舉開創了彝族劇目的先河,《彝劇》因此而誕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