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莊子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莊子祠是中國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縣城北漆園辦事處,屬於道教廟宇,始建於北宋

中文名稱:莊子祠

地理位置:安徽省蒙城縣

占地面積:52畝

景點級別:AAA級

門票價格:免費

著名景點:逍遙堂、夢蝶樓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安徽省毫州市

莊子祠

歷史沿革

北宋元豐元年(1078),知縣王兢 創建於渦河北岸漆園城,後被黃河水淹沒。

明代萬曆九年(1581),蒙城知縣吳一鸞於今址重建,時有逍遙堂、夢蝶樓、大門、二門、魚池橋、觀魚台、道舍等建築,布局嚴謹,規模宏大。

明代崇禎五年(1632),知縣李時芳重修逍遙堂,增建「五笑亭「,辟池為」濠上觀魚園「,並親撰《新修莊子祠記》。

明清之際, 屢歷兵劫,遂漸頹毀,所存無幾。

清代至民國中期,增設景點,以壯觀瞻。在通道兩側建碑亭兩座,立碑八塊,鐫刻前賢題詠和鄉賢義行詩文;大門兩側分立碑林,一字排列,計三十餘塊。此後,莊子祠舊址尋得蘇軾《莊子祠堂記》殘碑、 明宗伯汪鏜《新建莊子祠記》碑,今收藏於莊子祠內。

1995年6月28日,重建莊子祠工程破土動工。特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古建築專家張馭寰教授設計,恢復昔日莊子祠內「逍遙堂」、「夢蝶樓」、「魚池橋」、「觀魚台」、「五笑亭」、「道舍」等景觀;增闢「濮池」為莊子隱釣濮水新景點,一座仿漢代建築風格的莊子祠又重新屹立在莊周故里。

莊子祠堂記

宋元豐元年(1078),蒙城縣令王兢始建莊子祠,蘇軾作《莊子祠堂記》。

莊子,蒙人也。嘗為蒙漆園吏。

沒千餘歲,而蒙未有祀之者。縣令秘書丞王兢始作祠堂,求文以為記。謹按《史記》,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此知莊子之粗者。余以為莊子蓋助孔子者,要不可以為法耳。

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門者難之。其仆操棰而罵曰:「隸也不力。」門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仆為不愛公子,則不可;以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故莊子之言,皆實予,而文不予,陽擠而陰助之,其正言蓋無幾。至於詆訾孔子,未嘗不微見其意。

其論天下道術,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駢,關尹,老聃之徒,,以至於其身,皆以為一家,而孔子不與,其尊之也至矣。

然余嘗疑《盜跖》,《漁父》,則若真詆孔子者。至於《讓王》,《說劍》,皆淺陋不入於道。

反覆觀之,得其《寓言》之意,終曰:「陽子居西遊於秦,遇老子。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誰與居。

太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陽子居蹴然變容。其往也,舍者將迎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

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去其《讓王》,《說劍》,《漁父》,《盜跖》四篇,以合於《列禦寇》之篇,曰:「列禦寇之齊,中道而反曰:『吾驚焉,吾食於十漿,而五漿先饋。』」然後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莊子之言未終,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

余不可以不辨。凡分章名篇,皆出於世俗,非莊子本意。元豐元年十一月十九日記。

基本概括

始建於北宋,後幾經戰火,現存莊子祠是蒙城縣政府在宋代莊子祠舊址上新建的,總占地面積52畝,總建築面積1086平方米[1] ,全祠由祠堂建築群與萬樹園兩部分組成。

主要建築有大三門、影壁、山門、逍遙堂、古衡門,濮池、五笑亭、觀台、觀魚橋、夢蝶樓、南華經閣、東西碑廊、道舍、客舍等。

2011年5月莊子祠正式掛牌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建祠時間探微

簡介

莊子生活於戰國末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其在我國哲學、思想以及文學的地位極高。

如果按照我國古代祭祀名人的傳統,莊子應該很早就享受香火祭祀了。

但是,莊子祠的建成離莊子生活的年代相去甚遠,遲至北宋(此時莊子已逝去一千年多年)莊子故里蒙城方才建成莊子祠堂。

這到底是什麼緣由呢?回朔歷史,大概我們能夠得出答案。

建祠時間

大家知道,莊子生活在戰國末年,死後80年,劉邦奪得天下,開始了西漢王朝的統治。

武帝時期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家政策,漢武帝雖向道,但求的不過是黃老養生長壽之術,政治上仍尊儒。

東漢末,道教盛行,老子的地位被道教確立,莊子雖然也被道教追封為教主,但地位遠不及老子。

魏晉時期,莊子以其超俗的人生觀、玄妙的宇宙觀和虛無的人生觀,受到當時玄學的追捧,名聲大振,但由於社會的動盪,為名人建祠尚未形成風氣,因而也不曾有人建莊子的紀念場所。

唐代只祭老子,不祭莊子。

宋真宗(998—1022)崇道,全國大興建道教活動場所之風,宋神宗元豐八年(1078),神宗過世,神宗的母親高太后因其孫哲宗年幼,而垂簾聽政。

高太后是蒙城小澗人,聰明的縣令王兢,此時建莊子祠,既是歷史發展的需要,也符合當時的社會風尚,更有向高太后表示效忠和慶賀的含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