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宋叫鴛鴦泊,遼稱奄遏下水,金叫昂遏下水,元叫下水,明復用奄遏下水,俗稱威寧海,清初叫代噶淖爾(二歲神馬駒)、代哈泊,光緒初年才正式稱之為岱海。 岱海古稱天池,也叫大海,漢代稱「諸聞澤」,北魏叫鹽池,也稱旋鴻池(因鳥得名),俗稱「葫蘆海」,宋元稱「鴛鴦泊」,遼稱奄遏下水,金叫昂遏下水,元叫下水,明復用奄遏下水,俗稱威寧海,清初叫代噶淖爾(二歲神馬駒)、代哈泊,光緒初年才正式稱之為岱海,沿用至今。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屬於典型的內陸鹹水湖泊,系全區聞名的四大水產基地之一。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境內,涼城縣東,坐落於一斷陷盆地內,為一內陸構造湖。湖面呈腎形,約長20千米,寬10千米,水面面積約16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為9米,最大深度為18米。 有21條河流流入此湖泊,入口處多有三角洲。湖水不能外流,蒸發旺盛,含鹽量高,礦化度約為2.6克/升。[1] 岱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著名景點。
地理氣候
岱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處在一個狹長的陷落盆地之中,南有馬頭山,北有蠻漢山拱衛,東西長約13千米,南北寬約8千米,水面面積70多平方公里,最大深度15.00米,容積為9.89億立方米。為全區四大水產基地之一,其水源由周圍20多條河流和中層地下水匯聚而成。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岱海最早形成於第三紀的造山運動。
岱海7、8、9三個月水面平均溫度在20℃以上,上午9時至下午5時水溫在24℃以上,日最高水溫在27℃左右,與秦皇島北戴河水溫相似,完全符合水溫23℃以上的國家天然浴場標準。岱海水溫適中,水質清沏,水體無污染,且周邊生態環境良好,適宜進行湖泊浴場及湖岸沙灘日光浴和綠茵娛樂活動等。據史書記載,岱海四周原為水草豐盛的遊牧之地,每到春、夏、秋季,岱海兩岸綠草如茵,牛羊遍地,湖面上鴛鴦戲水,鴻雁成群,堪稱塞外明珠。
自然生態
岱海湖表層水平均水溫8-9℃,多年最高日平均水溫為26.6℃,出現在6-8月間,結冰日期最早的為10月04日,最遲的為12月05日,冰融終止日期為3月至4月26日,封凍天數為101-143天,岱海的生物由浮游生物、底棲生物、水生維管束植物及魚、蟹、蝦等組成。水生維管束植物有蘆葦、荊三梭、蒲草、水蔥、蓖眼子草、菹草、黎草、杏草、睡蓮9種,年存量為23468噸,共有魚類29種,隸3目6科,主要有青魚、草魚、鯉魚、鰱魚、鯽魚、銀魚、池召公魚、泥鰍、螃蟹、蝦、河蟹等。1954年未開發利用前僅有幾種條鰍,1954年人工放養引進鯉、鯽、鰱、鱅等魚種,此後又移殖北方的瓦氏雅羅魚,至70年代魚類增加到27種,隸屬於3目6科,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共21種;鰍科次之,有2種;而鮠科、鮨科、塘鱧科、刺鰍科各1種。岱海良種魚苗繁育基地試養烏魚、桂魚、武昌魚、青蝦等已經成功。 岱海屬富營養化,水質屬微鹹湖,總氮、總磷超標10倍以上,有機耗氧、葉綠素含量均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