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學技術部於2005年4月18日正式批准建設,2007年1月通過科技部驗收。
研究方向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1]」定位於基礎研究,通過運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等多學科綜合理論與方法,重點研究大陸岩石圈的組成、構造和演化歷史,殼-幔過程與盆-山系統等。以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等多學科交叉為手段,通過建立野外穩定實驗室,研究中國及鄰區大陸岩石圈的物質、結構與狀態,認識在固體地球整體行為中岩石圈的動力學過程,探索地球內部圈層相互作用的機理,為固體地球系統科學理論的建立做出創新性貢獻。
長期目標
在岩石圈演化研究領域做出創新性貢獻,為構建國家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全方位開放,實施全新運行機制,聚集和培養優秀青年科學家,實現多學科實質性交叉融合,使之成為岩石圈演化領域的國際性研究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以及吸引、凝聚和培養優秀人才的基地。
主要研究工作規劃
立足於地球系統科學理論框架,着眼於岩石圈構造[2]演化研究領域的國際前沿重大科學問題,以地球深部各圈層間的相互作用為研究主線,系統解剖大陸岩石圈的組成、結構、形成機制和演化過程,為岩石圈動力學理論的發展做出創新性貢獻,同時為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實驗室將大陸岩石圈的形成、改造和破壞過程與機理作為研究重點,主要包括:
(1)以華北克拉通為代表的早期大陸岩石圈的形成與演化;
(2)以華北東部為代表的大陸岩石圈的改造與破壞過程;
(3)以大別-蘇魯-秦嶺-柴北緣與青藏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為代表的大陸深俯衝過程及殼-幔相互作用;
(4)以北方及中-東亞造山帶為代表的增生型造山作用與大陸增生;
(5)以喜馬拉雅型造山帶為代表的陸-陸碰撞造山過程中山根形成與演化機制。
視頻
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才是真的牛!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排行榜出爐,搜狐,2017-09-06
- ↑ 地質地球所發現岩石圈地幔內部殘留的大陸構造演化痕跡,搜狐,201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