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字裡行間拾智慧(二)(李至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字裡行間拾智慧(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字裡行間拾智慧(二)》中國當代作家李至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字裡行間拾智慧(二)

三個月前,偶遇《萬事隨緣》一書,我認真地讀了兩遍,受益良多。這本書的作者是莫里·施瓦茨,生前曾任美國布蘭迪斯大學教授,他和阿弗列德·H·施丹頓合著的《心理醫院》,被譽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萬事隨緣》是莫里教授的「最後的一門課」,是他在七八十歲高齡時身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情況下,在有生之年裡用顫抖的手逐字逐句寫下的、或以口述錄音的方式留下的一本生命導遊書,雖然沒有生動鋪陳的情節,卻讓我們對他的成長經歷和行事風範、對他臨終奮戰的心路歷程,有了第一手的了解和感受。這最後一課,莫里教授勇於直面病痛、透徹而豐盈的生死觀,令人深受啟迪、鼓舞和激勵,令人豁然開朗地找到了生命的出口——無論是病患者,還是免於病痛的健康人。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曾心酸地感慨道:「我們的感覺是有限的,我們的智力是弱的,我們的人生又太短了。」這其實是我們源遠流長的悲哀,因為我們總是被一些世代相傳的、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邏輯等所左右、所指導。然而,我們並沒有意識到,其實我們往往被它們一直誤導着。

在《萬事隨緣》一書中,不時湧現出莫里教授的金玉良言,這些話語是他的人生觀的自然流露,稱之為「警句箴言」也不為過,因為它們對我們每個人都同樣地教益匪淺。例如,莫里教授讀了亞歷山大·羅文的著作《身體的背叛》後說道:「羅文醫生在書中指出,我們總以為我們的身體隨時都應該處於最佳狀態,至少也應該一直保持良好狀態,仿佛我們奉命必須永遠健康無恙,身體必須永遠反應靈活。一旦它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時,我們就覺得被身體背叛了。」對此,他指出,這或許是讓我們相信自己是不朽的一種方式,可是我們終究會死,我們其實很脆弱,而且隨時都有可能一命嗚呼。

又如,莫里教授說道:「學會如何生活,然後你才懂得如何去死;學會如何去死,你將領悟如何去生活。」對此,起初他談論了心理建設的必要性,因為這可以降低絕望到來時的打擊力和影響力;接着他談論了挫折,談論了感傷,談論了命運,談論了回憶;然後他強調了生活的積極性,強調了交流的重要性,強調了我們要學會善待自己,強調了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內心;最後他談論了死亡——事實上,他一開始就談到了死亡,所有的話題都是因此而起的,這好比只有在鏡子中我們才能看到自己的形象。

莫里教授在死亡里所看到的生命,似乎更加清晰,更加透徹,也更加生機勃勃。1995年,他三度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泰德·科佩爾「夜線」節目專訪,通過媒體,他把死亡的話題從忌諱中解放了出來,使人們坦然地討論病痛、衰老,以及人人都無法逃避的生命終點。莫里教授觸動了人們的感情,社會對此做出了強烈的反應——數以萬計的觀眾、聽眾、讀者寫信向他致以慰藉和尋求忠告,其中,有很多人則是向他表示了感謝,因為他道出了人們埋藏已久的心裡話。

再如,莫里教授在第三章《患得患失》中寫道:「憐憫自己吧,並非偶一為之,而是堅持不懈。憐憫是自救之道,使你淨化,給你安慰。」對此,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做呢?畢竟,並非每個人都是莫里教授本人,我們大多數人連為何憐憫都還弄不明白,更別說是如何憐憫了。於是他根據自己的經歷圍繞着這個話題,敘說了他的心得體會,使人們能夠了解他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

因自幼喪母,莫里教授一直對失去極為敏感,而且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懷。所幸的是,繼母教子有方,教誨他及弟弟要關愛他人,勤於學業。在書中,他期望讀者們能夠切實領會其中的道理,同時也在幫助他們身體力行,在生活中得以脫胎換骨——就自殺的例子,引用莫里教授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必須表明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你極為沮喪或是憤怒,可別悶在心裡,你用不着大喜大悲地過一輩子——平日慈悲為懷已是善莫大焉。」

的確,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存在着許多矛盾,日日月月年年心理反覆無常:一會尋死,一會覓活;一會對他人充滿愛心,一會又變成憎恨可惡……如果心情不好,不妨直接表白,只要不是把壞情緒轉嫁到他人身上。有壞話大可以在心裡偷偷罵,要是情況允許,說出來自然也不妨——坦率地表白情緒與自製之間兩者相輔相成,並不矛盾,適時發泄一下消極情緒,在生活中有助於減輕壓力;偶爾發發牢騷,給胸中的憤懣找個出口,甚至痛哭一場,也是有益健康的。

最後,我要說的是,莫里教授並非要我們拋棄理性思考,一切「跟着感覺走」,這是斷章取義的片面理解——倘若如此,將會使我們的生活陷入無所適從之中,變得一片糟糕、混亂不堪。[1]

作者簡介

李至遠,本名李宗世,從事法律工作,平日愛好讀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