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固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固堤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固堤鎮

所屬地區:濰坊市寒亭區

固堤鎮位於濰坊市寒亭區中部,南離濟青高速公路10公里,北距萊州灣20公里。全鎮總面積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萬畝,轄行政村 46個,人口2.9萬人,其中鎮駐地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7600人,是全省新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 [1]

簡介

該鎮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富民、安民、強鎮為目標,堅持「三篇文章一起做,三大建設一起抓」,全鎮呈現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可喜局面。全鎮擁有高標準大棚西瓜15000畝,年產西瓜一億公斤,優質林果8000畝,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鎮辦企業1處,過500萬的2 處,村級道路柏油化達到85%,農田灌溉100%,機械化作業率100%。為促進全鎮工農業的發展,鎮黨委、政府堅持政策引導、服務促進、典型帶動的工作思路,先後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占地 20000平方米的西瓜交易市場,投資近200萬元。

工業發展

2007年,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47451.4萬元,同比增長35.9%,完成年計劃的1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02672.2萬元,同比增長39%,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產值44779.2萬元,同比增長29.3%;完成工業增加值48648萬元,同比增長28.56%,完成年計劃的10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4095萬元,同比增長20.36%,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4553萬元,同比增長54.1%。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41553萬元,產銷率達96%。

歷史沿革

據考,固堤村始建於唐代。《濰縣鄉土志》載:「固堤鎮坫有興化寺,興化寺有唐槐」。又據石碑記載:唐宋時期,固堤已蔚然一方重鎮。《金史·地理志》載:「濰州縣三、鎮一固堤」。再據《濰縣誌稿·民社志》云:「李姓元末由雲南遷入」。相傳,由於村落位於白浪河和虞河之間,常遭洪水衝擊,居民為避水患,築堤護舍取吉意稱固堤。濰縣北部沿海地帶歷來是產鹽基地,元朝時,鹽務站曾設該村,這時稱固堤站。以後由於村落擴大,客商在街道兩側開店鋪的較多,故稱固堤街。1948年屬濰北縣固堤區。1953年改為濰縣固堤鎮。1958年改為固堤公社。1984年為寒亭區固堤鎮。 固堤鎮歷史久遠,歷代均為濰北重鎮。今鎮政府駐地東南300米土埠上,有一處臨近村莊的墓地,當地稱為長墓田遺址。土埠南北長、東西窄,高出周圍地面約5米,從前為墓地,俗稱長墓田。遺址南北300米,東西150米,面積45000平方米。白浪河故道沿土埠兩側穿過,入別畫湖。遺址處無斷崖,文化層不清。1982年進行普查,採集到龍山、東周、漢代三個時期的罐、鼎、鬲、豆陶製器物。在流河村東南方向,有一處瓜埠頂遺址,是寒亭區迄今發現的最靠近海岸線的龍山文化遺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