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同心博物館同心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南部,作為國家的貧困地區,很少有人來此遊覽。但是,生活在這裡的各個民族相互碰撞、融合和發展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多元一體文明史發展的縮影。
同心歷史文物陳列
作為博物館的基本陳列,這裡以「小城春秋」為主題,按照時間的順序,講述同心的歷史,反應當地的變遷。在展櫃中,可以看到新石器時代、春秋戰國至兩漢、唐宋元明清各個時期代表性的文物。
當地的紅梁遺址和短西梁遺址,曾經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1],它們分別屬於距今5500年的馬家窯文化和距今4000年的齊家文化。在中華文明拉開序幕的時候.在周圍不同文化的影響之下,這片土地上已經留下人類活動的足跡。
夏、商、周時期,這裡屬於雍州,乃羌、戎、氐族居住之地。戰國時屬義渠國,秦屬北地郡,漢置三水縣,屬於安定郡。西漢初年,匈奴強大,擾亂邊境,戰爭頻繁;西漢末年,匈奴逐漸歸降,西漢朝廷給予安置,寧夏境內的安定郡(固原)和三水(同心)屬國,乃安置的主要地區之一。如今,在同心縣的周圍,發現很多匈奴人的墓葬,出土大量帶有水波紋或弦紋的陶罐,成為這裡生活的匈奴人代表性的器物。
唐咸亨三年(672),在這裡置安樂州,安置吐谷渾部族,後改稱長樂州或威州。走入唐代的展廳,一組「慕容威在同心」的塑像展現在眼前。他是吐谷渾人,慕容宣徹之子,祖父是慕容忠,曾祖父是吐谷渾末代國王諾曷缽,歷任左武衛郎將、左領軍衛大將軍、長樂州游奕副使。
當時的長樂州位於今天同心縣的韋州鎮附近。如今,在韋州鎮保存着一座康濟寺塔,位於古城東南的康濟禪寺廢址內,始建於西夏年間,塔高約四十米,外觀呈八角形,為平地而起的密檐式空心磚塔。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匈奴、突厥、鮮卑、吐蕃、党項、蒙古和回等民族的牧場。其中,吐蕃、党項、蒙古族均信奉佛教,使得這裡的浮屠和寺院蔚然成風。
進入明代的展廳,可以看到慶王府宏大的景象,以及慶王像、慶王墓和慶靖王墓志銘的圖片。在韋州鎮西約三公里的羅山東麓,有一片明代慶靖王及後代的古墓群,周圍共有約七十二座古墓,可惜大部分已經遭到破壞。
這裡展出了一批銅佛和羅漢像,一件明萬曆款銅貼金釋迦牟尼立像最為珍貴。通體貼金,面帶微笑,眼瞼低垂,髮髻高聳,頂飾吉珠。右手施與願印,左手結說法印,跌足立於仰俯蓮座上,蓮花座飾一周連珠紋。
據說,佛像背下部陰刻銘文:「復粘金信士呂一桐緣任氏,萬曆九年四月吉日貼佛一十五尊。」蓮花座背陰刻銘文:「陝西都司寧夏韋州在城西居住八十三發壽宮蕭忠,同緣王氏女聰刑氏善慶男蕭尚文蕭尚賈,婦楊氏,孫氏,孫女霽姐,佛家保孫蕭鵠,孫婿陳口黃九 墨。大明嘉靖二十三年。」
元代的時候,這裡屬於甘肅行省寧夏府路;明朝初年,這裡又隸屬於陝西布政使司;清同治年間,在豫王城(今豫旺堡)置平虜(平遠)守御千戶所,隸固原衛。清改衛為府,韋州和同心城為寧夏府靈州轄地。在展廳的結尾處,一幅《平遠縣轄區圖》,為基本陳列畫上句號。
紅星照耀 同心革命
歷史上,朱德、劉伯承、賀龍、聶榮臻、彭德懷、鄧小平、陳賡、羅瑞卿[2]、徐海東、王震、楊尚昆、李富春、劉華清、左權、關向應、肖華、肖克等100多位共和國的締造者,都在這塊熱土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創造了偉大的功勳,為同心乃至全中國人民鑄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其中,1936年西征紅軍在同心幫助回族人民建立了自治政府,譜寫了回漢軍民魚水深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