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准地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准地槽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准地槽(parageosyncline)是美國地質學家舒徹特(Schuchert)於1923年最早提出的術語。一般指在地殼穩定區(地台)內的地槽,是克拉通邊緣或內部的凹陷地帶。但也有人認為,准地槽是地槽延伸到地台上的沉降帶或是地槽未經局部回返的地向斜。沉降幅度大與沉積物巨厚是其特點,它的沉積物厚度大於克拉通內部的同時代蓋層岩系,但缺乏正地槽顯示的沉積建造序列和廣泛的岩漿活動以及強烈的構造變動。「para」為希臘語,「側」、「旁」、「外」之意。

曾有部分學者稱之為內地槽。施蒂勒(Stille 1935年)解釋為:克拉通或穩定地區內部的地槽,它是由造陸運動形成的盆地而不是造山帶。黃汲清認為:准地槽是地台內部呈條帶狀延伸的、強烈拗陷的活動帶,其褶皺變形、岩漿活動、區域變質作用等方面的強度都遠不如正地槽,因之它不是真正意義的地槽。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