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龍巖斜背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巖斜背茶,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龍巖斜背茶為本地原生菜茶有性群體種,為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炒制工藝和技術獨特,雙鍋並用,低溫慢炒,三炒三晾。龍巖斜背茶外形條索緊實,色澤灰綠帶黃;湯色黃綠;滋味濃厚,猶如新鮮橄欖的回味;香氣高長稍帶艾香;葉底嫩綠黃亮。其獨一無二的品質特徵為:三著黃綠,橄欖味,艾草香。
名字由來
龍巖斜背茶產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鄉的老寨、新寨、背洋、山頭、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產地斜背村的農民,祖居泉州,先是遷居漳平永福,而後又從永福遷到龍巖斜背村(亦稱老寨)定居,至今已傳十九代。他們定居後即開始種茶。加工出來的茶葉,以產地定名為"斜背茶"。斜背茶為高山茶類,屬炒青綠茶。[1]
營養價值
經檢測龍巖斜背茶含有水分≤7.0%,水浸出物≥39.0%,氨基酸總量≥2.5% 。
品質特性
龍巖斜背茶為本地原生菜茶有性群體種,為福建省茶樹優異種質資源。炒制工藝和技術獨特,雙鍋並用,低溫慢炒,三炒三晾。龍巖斜背茶外形條索緊實,色澤灰綠帶黃;湯色黃綠;滋味濃厚,猶如新鮮橄欖的回味;香氣高長稍帶艾香;葉底嫩綠黃亮。其獨一無二的品質特徵為:三著黃綠,橄欖味,艾草香 。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地處新羅區西北部,位於國家森林公園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內。南麓,東鄰鐵山、雁石鎮,南交西陂、龍門鎮,西鄰小池、上杭步雲、古田,北與萬安接壤。距城區11公里,被定位為龍巖中心城市「後花園」。龍巖斜背茶產地所處的自然環境給予了龍巖斜背茶獨特的風味和品質。江山鎮數不清的山峰,宛若走動着的「泥丸」,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斜背小水坑為最高,高達1290米。孕於黃壤和灰棕壤,富含石英細礫和碎塊,土質粗松,土層深厚,適宜茶樹生長。這些氣候條件和土質條件,對於茶樹生長和鮮葉質量都有着深刻的影響。春天,茶園裡一片黃綠,茶樹的嫩梢和未成熟的葉片,普遍呈黃綠色,為其他茶區所少見,這對龍巖斜背茶「三著黃綠」當有一定影響。
水文情況
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山坑水圳遍布全鎮,溪流縱橫,大旱不涸。富溪流入鐵山而後匯入九龍江;麻林溪(即萬安溪)橫貫整個江山,源出福坑、雙車入渡萬安水庫;面前溪、後溪與芋荇溪匯合後經村美水庫流入龍津河。豐富的水資源是茶樹生長所需水源的保障 。
氣候情況
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地處亞熱帶南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多雨,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5-18℃,絕對最高溫35.1℃,最熱的七月,最冷的一月,無霜期250-260天。山上常常雲霧瀰漫,濕度較大,日照較短,年平均1900小時,相對濕度80%,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 。
歷史淵源
龍巖斜背茶是漢族茶農創製的名茶。具有三百多年悠久歷史。
《採茶燈》源於勞動人民採茶活動,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描寫人們上山採茶的活動,反映人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據地方市志記載,龍巖種茶始於明清時期。龍巖斜背茶,是龍巖市新羅區唯一入選《中國茶經》「地產名茶名錄」的優質高山茶 。
生產情況
2017年,龍巖市新羅區斜背茶總保護面積248.5平方公里,年生產面積1000公頃,年產量1425噸 。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龍巖斜背茶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所轄山塘村、銅砵村、村美村、科山村、前村村、新田村、林祠村、上挖村、下挖村、老寨村、新寨村、山頭村、福坑村、雙車村、背洋村、梅溪村共計16個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4′1.86″-117°00′21.51″,北緯25°10′0.35″-25°19′20.31″。
質量技術要求
特定生產方式
1 產地選擇
應據斜背茶茶樹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選擇土壤pH4.5-6.5的黃壤或灰棕壤土,質地疏鬆,以富含石英細礫,土層深厚且營養豐富的土壤為上好。平均海拔於1000米以上,生態環境條件良好,自然植被豐富且覆蓋率高,空氣清新,常年空氣濕度大,水源清潔,土壤未受污染,5公里內無污染源。
2 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生產龍巖斜背茶的茶樹,屬於本地原生菜茶有性群體種,類型較多,大體上可分為大葉種、瓜葉種、竹葉種、圓葉種(白葉種)和紅葉種(紫芽種)等5種。其中大葉種發芽早、產量高、品質好,為當前龍巖斜背茶產區的主栽品種。
3 生產過程管理與控制技術
3.1 生產控制
龍巖斜背茶茶葉生產的全過程,包括山地選擇、園地開墾、品種選擇、苗木定製、田間管理、鮮葉採摘等都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 茶葉生產技術規程》執行。
3.2 採摘標準與原則
採摘標準:於穀雨前後,一芽二葉至一芽三葉。
採摘原則:「采高留低,采內留外」,采盡叢內芽梢。鮮葉在茶簍內不得加壓,以防紅變劣質。及時進廠加工。
3.3 加工
龍巖斜背茶的品質特徵和獨特風味,除原料的內在因素外,與其製作方法亦有關。在2005年之前,只要有種植茶樹的,幾乎家家戶戶都進行傳統工藝的手工加工茶葉。直到2006年,老寨村的村民陳永標興建了一座茶葉加工廠,引進了第一套炒青綠茶初制加工機械後才開始有機械加工。當前龍巖斜背茶仍有很大一部分為手工加工。
手工加工工序:原料→殺青→揉捻→初炒→攤涼→復炒→過篩攤涼→再復炒→再過篩攤涼→足火。主要工藝特點在於炒制利用連裝起來的雙鍋進行,離灶口近的前鍋溫度較高,後鍋溫度較低,開始時由單人用一直手將茶葉從前鍋推向後鍋,用另一隻手將茶葉從後鍋推向前鍋,交替翻炒。1-2分鐘後改為雙人操作。殺青後的各次炒干過程,也均是兩人配合操作,即由一人將茶葉從前鍋推向後鍋,另一人將茶葉從後鍋推向前鍋。這樣使茶葉在兩口溫度高低不同的鍋內不斷翻炒,交替受熱和摩擦。
一般初炒歷時約30分鐘。復炒溫度掌握比殺青低,但比初炒稍高,同時,着力造型車色,用掌心緊貼鍋壁翻炒,增加茶葉同鍋壁摩擦的機會和力量,歷時約30分鐘,待茶葉八、九成干時起鍋。復炒過的茶葉放在竹笠上攤涼,並將尚未足乾的面張茶用手撈起或篩子撈取,然後進行再復炒,約經15分鐘,留下的碎末已乾的不再復炒,以免燒焦,未乾的經過再過篩復炒,直至全部足干後收存(有的重複進行一次過篩和炒干)。整個炒干階段,包括攤涼時間在內,長達3、4個小時以上。由於這種低溫慢炒和多次攤涼,促進了茶葉內含物質的非酶性氧化,使斜背茶具有滋味濃厚、回甘如鮮橄欖和耐泡等特點。
各環節控制點:
殺青:鍋內230℃-250℃,投葉時,鍋底見巴掌大的紅影,去水分及菁臭氣,茶香飄出,手捏成團時出鍋,可雙鍋也可單鍋炒。
揉捻:揉出茶汁,卷緊條索。
初炒:鍋溫約80℃,時間30分鐘,掌心交替擦鍋壁造型。
攤涼:水分重新分布,竹笠上平攤,時間30分鐘。
復炒:鍋溫約80-100℃,着力造型車色,掌心緊貼鍋壁,翻炒八、九成干時起鍋,增加茶葉同鍋壁摩擦的幾率和力度,時間30分鐘。
過篩:篩去碎末。
再攤涼:時間30分鐘,竹笠上平攤,水分重新分布。
再復炒:鍋溫60-80℃,炒15分鐘,出鍋。
再過篩:攤涼15分鐘,再篩去碎末。
足火:鍋溫60℃,炒15分鐘後即可出鍋。
機械加工程序:原料→殺青→揉捻→初炒→過篩→復炒→過篩→攤涼入庫。
各環節控制點:
殺青:鍋溫230℃-250℃,滾筒炒消除濕氣,香氣出,5分鐘左右可出筒。出鍋需將機掛殘餘茶葉如數請出,方可放第二鍋。
揉捻:分段加壓,先松後緊,揉出茶汁,形成條索。
初炒:滾筒炒,溫度150℃,看條索是否卷緊,初干。
過篩:攤涼15分鐘後,過篩。
復炒:滾筒溫度100℃,炒至足干,手摺梗斷即可。
再過篩:篩去碎末。
攤涼入庫:20分鐘左右。
產品品質特色及質量安全規定
龍巖斜背茶產品質量符合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相關標準。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保護範圍內的龍巖斜背茶地理標誌生產經營者,如需使用「龍巖斜背茶」地理標誌的,應當向龍巖市新羅區茶葉協會提出申請,經審批准後才能使用,要求其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
包裝
龍巖斜背茶按照規定應當按GH T 1070-2011 茶葉包裝通則 標準要求包裝銷售。
標識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龍巖斜背茶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其它
龍巖斜背茶的貯藏、運輸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範 。
產品榮譽
20世紀七十年代,龍巖斜背茶就列福建十大名茶之一。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龍巖斜背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