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阿爾巴尼亞關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阿爾巴尼亞關系,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的關係。阿爾巴尼亞是在1960年代早期中蘇交惡中在布加勒斯特會議上唯一完全支持中國的東歐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亦在1958年至1978年間,對阿爾巴尼亞進行了長期的經濟援助。 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係徹底破裂。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恩維爾·霍查去世後,拉米茲·阿利雅[1]執政時兩國外交關係方才恢復正常。
歷史
建交初期
兩國政權建交於1949年11月23日[2]。從1954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阿提供經濟援助。
1958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批准了陳毅、李富春的《關於加強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工作領導的請示報告》。批示中說:「認真做好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工作,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也是我國人民對兄弟國家和民族主義國家的人民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將對外經濟援助定位為政治任務。
在東歐社會主義陣營中處於弱勢的阿爾巴尼亞,在蘇聯與南斯拉夫爆發衝突後傾向蘇聯一方,支持斯大林的政策,並得到了蘇聯的保護。但斯大林逝世後,繼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赫魯曉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政策並與南斯拉夫修好,阿爾巴尼亞為了自身利益反對赫魯曉夫的做法。同一時期,中國也對赫魯曉夫的「蘇聯新政」提出批評,並與南斯拉夫斷絕外交關係。
建立緊密關係
1960年6月20至25日召開的布加勒斯特會議,蘇聯共產黨和親蘇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或工人黨對中國發起攻擊。而選擇與中共站在同一陣線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也受到蘇聯的指責。
會議開始前的6月初,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約見阿爾巴尼亞勞動黨領導人的時候,解釋了中蘇兩國共產黨間存在的意見分歧及自身意見。6月5日至9日,世界工聯理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上蘇聯和中共政府意見發生分歧。6月17日中蘇兩國工聯理事會代表團會面,蘇聯代表指責中共政府和阿爾巴尼亞公開中蘇兩黨分歧,企圖分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6月20日在布加勒斯特會議上,赫魯曉夫首先攻擊中共的政策,包括「支持斯大林時代政策以顛覆蘇聯」、「大躍進等的國內政策錯誤」。在保加利亞與會者支持蘇聯的發言結束後,阿爾巴尼亞黨的發言人表示中蘇兩黨的分歧可以在討論中解決,並不應該放在這樣的會議上討論。並在此後的討論中明顯支持中共。
此後,阿爾巴尼亞更加傾向中國。蘇聯因此於1961年單方面撕毀對阿爾巴尼亞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合同,拒絕其參加華約會議並最終與其斷交。而中國與阿爾巴尼亞的外交關係得以加強,周恩來總理訪問阿爾巴尼亞時,阿爾巴尼亞每次都會舉行10萬人以上的群眾歡迎集會,領導人經常全部出迎。阿爾巴尼亞領導人訪華時,除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外所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到機場迎接,還組織百萬人級別的北京群眾夾道歡迎。
視頻
中國-阿爾巴尼亞關係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拉米茲·阿利雅, 名人簡歷
- ↑ 11月23日:中國與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建交,國家公園管理局,2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