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督教新涇禮拜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海基督教新涇禮拜堂為滬西禮拜堂分堂。20世紀初,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和兩名瑞典女傳教於北新涇東大街8號建立福音布道所。1991年,雷桐牧師在北新涇建立聚會點,位於新涇一村95號甲簡易工棚內,即新涇堂最初的原型。2000年,張家敏長老、周蓉敏牧師購置改建北翟路74號的新涇禮拜堂,上海基督教會每周在此開設外國人韓語專場禮拜。
新建成的新涇堂房屋面積為6046.78平方米,比舊堂增加了2836.78平方米,新堂的土地面積為2600平方米,比原來舊堂增加1408平方米。整個工程的建設資金約為5100萬元。新堂樓高五層,合共設有四個禮拜堂、六個課室、會議室及多家辦公室。樓宇內設有電梯,方便各位弟兄姐妹上落。一樓為小禮拜堂,可容納200多人聚會。在二樓至三樓設立的主禮拜堂可容納上千人一起聚會,禮拜堂內還設有母嬰室。四樓設有多間教室,此外還有一個能透進陽光的多功能廳,還有一個溫馨茶室。
此外,新堂的另一個特色是交通便利,地鐵二號線北新涇站二號出口直達,步行只需10分鐘。教堂旁邊就是一個公交車總站, 經過北新涇的線路有190路、196路、551路、91路、北青線及311路公交線路。據說,從浦東駕車來新涇堂,也是挺方便的。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