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丑秋暮袁山上冢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丁丑秋暮袁山上冢作》是一首現代詩歌,又稱新詩,是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它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反映現實生活,表現科學民主的革命內容,以打破舊體詩[1]格律形式束縛為主要標誌的新體詩。「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

丁丑秋暮袁山上冢作

台灣詩壇

1894—1945年,台灣處於日本占據之下。從二十年初,台灣文學就在「五四」影響下得到發展。1925年張我軍的《亂都之戀》出版,是台灣第一部新詩集。具有多方面才華的賴和,這時也有新詩問世。三十年代的陳虛谷,楊華,毓文,王錦江等等,進一步顯示了新詩的實績。

日據時期的台灣新詩,除少數受日本現代詩影響者外,大多數走的是現實主義路子。

1935年2月,曾和戴望舒一起編過《新詩》的紀弦(路易士)創辦了《現代詩》,到1956年發展成為「現代派」詩社。1954年,曾在三十年代參加過「新詩歌運動」的覃子豪和鐘鼎文,余光中等發起成立「藍星詩社」。同年,由瘂弦,洛夫和張默等發起成立「創世紀」詩社。儘管他們各有不同的藝術見解,有「主知」,有「主情」,有講「超現實」,但都共同向西方現代派尋找詩的出路。其影響所及,五、六十年代,現代派成為台灣詩壇主流。

1964年6月,桓夫(陳千武)、林亨泰、白荻、杜國清等二十位台灣籍詩人發起成立「笠」詩社他們提出詩的民族性(走中國道路)和社會性問題。經過20世紀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爭」,笠詩社同人和許多新生代詩人推動現實主義潮流發展。一些現代派詩人也注意到現代詩背棄傳統,脫離現實的偏頗,詩風有所改變。

20世紀60年代以來,台灣詩人大多注意用詩來探索人生,表現現代人存在的情緒。現代社會中常見的孤絕感與失落感也成為詩歌[2]中常見的主題。隨着民族意識覺醒,失落感發展成為具有豐富內涵的鄉愁詩。與之相伴的是寫愛情與親情的「純情」詩,尤其是一些女性詩人如蓉子、張香華、席慕蓉等所作,常以七情深意摯,如珠如玉而動人心弦。

同屬於中國新詩的香港詩歌,和大陸,台灣詩歌自有其相同之處。然而由於其環境的特殊性,詩的性質與形態也顯示了自己的特色。香港詩人也從古典詩詞和「五四」以來的新詩汲取營養,但沒有大陸詩人那麼深沉的歷史反思,而是以更濃的現代意識觀察現實。他們也從西方現代派借鑑藝術技巧,但在表現手法上較台灣現代派詩人更為平實。

如犁青、吳正、何達、古蒼梧、藍海文、傅天虹、梁秉均等都寫過不少力作。

就整體而言,澳門詩歌和香港詩歌有着相似特色。

旅居海外的華人詩歌,其精神狀貌與內涵感情和海峽兩岸的詩也有一致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