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Ss型電力機車俄語:Электровоз Сс)是蘇聯鐵路的直流電力機車車型之一,適用於供電制式為3千伏直流電的電氣化鐵路

目錄

發展歷史

1920年代末,蘇聯決定對外高加索鐵路在格魯吉亞境內的澤斯塔波尼哈舒里區段進行電氣化改造,該區段為典型的山區鐵路,穿越蘇拉姆山口(Сурамский перевал), 線路最大坡度達到29‰,還有許多小半徑曲線。經過研究和論證,蘇聯交通人民委員部決定在此區段採用已經在歐洲美國逐步普及的3000伏直流電供電制式,首批電力機車由美國引進,採用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的S10型電力機車。根據合同規定,通用電氣公司為蘇聯提供八台電力機車,其中兩台機車裝用通用電氣原廠生產的牽引電動機,其餘六台機車的牽引電動機通過技術轉讓,由通用電氣公司提供必要的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在莫斯科的迪納摩工廠生產。

從1929年開始,蘇聯已經開始了S10型電力機車的國產化工作[1]。1932年5月1日,迪納摩工廠成功試製首兩台牽引電動機,該電機被定型為DPE-340型(ДПЭ-340);同年8月,由科洛姆納工廠製造的機車車體和轉向架等機械結構部分送抵迪納摩工廠並進行總組裝。1932年11月,首台國產化機車(Сс11-01)在迪納摩工廠落成,被定型為Ss型,意為蘇聯製造的「蘇拉姆斯基」(Сурамского)電力機車,並送往北方鐵路局的電氣化試驗區段進行試運行,後投入外高加索鐵路運用。1933年,迪納摩工廠開始小批量生產Ss型電力機車,當年完成生產17台機車。1934年,迪納摩工廠生產了3台Ss型電力機車後,開始批量生產經過改進的VL19型電力機車。

首三台Ss型電力機車(01~03)配屬外高加索鐵路局哈舒里機務段,其餘18台機車(04~21)配屬烏克蘭的彼爾姆鐵路局丘索夫斯卡亞機務段,擔當丘索夫斯卡亞至基澤爾間礦石運輸的牽引任務。1934年,外高加索鐵路蘇拉姆山口區段鐵路全面完成牽引動力電氣化的改革,電力機車全面替代了原來的E型蒸汽機車,電力牽引顯著提高了該區段的運輸能力,一台電力機車的牽引能力相當於2.5台蒸汽機車。

至1952年,包括Ss型電力機車在內的所有「蘇拉姆斯基」系列電力機車[2]在進行大修時,車內電氣線路和設備均改造為與VL19型電力機車相同,並改裝功率更大的DPE-400型牽引電機(ДПЭ-400),經過現代化改造(модернизацию)的機車均被賦予後輟「M」。所有Ss型電力機車已於1968年至1974年間陸續停運報廢。

視頻

Ss型電力機車 相關視頻

近距離拍攝蘇聯鐵路的「五對輪」E型蒸汽機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