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341
次編輯
變更
黄陵县
,無編輯摘要
黄陵县,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 <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O6AKTP10524L1PT.html 黄陵县,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网易订阅,2018-8-2 </ref> 。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北距革命圣地延安124千米,南距古都西安165千米。总面积2292平方千米。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位于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有“天下第一陵 <ref>[http://www.sohu.com/a/311901299_99923391 走进陕西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到底长什么样,你去过吗?] ,搜狐网,2019-5-5</ref> ”之盛誉。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和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
==名称起源==
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黄陵县的文化艺术,首推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广场表演的秧歌、社火狮舞、龙灯、芯子、彩船、竹马、跑驴,室内装饰的剪纸,服装上的刺绣;孩童的布玩具,建筑上的木雕和壁画等,大约自秦汉以来即已广泛流传,丰富多彩。但是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没有专门管理传统文化的行政部门,因而也没有给传统文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社火秧歌:社火和秧歌在黄陵县民间广泛流传,历史悠久,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出集中在春节,常常是从正月初一闹到十五,元宵节是高潮。社火和秧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演出场地可大可小,表演队伍可多可少。将音乐、舞蹈、戏曲、说唱、体育、美术、杂耍融为一体。黄陵县习俗中,凡闹社火、秧歌,首场必须先到各个庙宇去“敬神”,然后才在村庄内广场上活动,谓之“打官场子”。此后每天轮流去各家各户活动,谓之“拜年”也称“串门子社火”或“串门子秧歌” <ref>[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8-02/27/content_15692225.htm 【正月里耍社火 特色活动闹新春】黄陵老秧歌+澄城芯子+榆林“转九曲”],西部网 ,2018-2-27</ref> 。
剪纸:剪纸在黄陵县历史悠久。黄陵剪纸,生动地体现了黄土高原劳动人民战天斗地、镇邪驱鬼、祈求吉详、人寿年丰的坚强意志和良好愿望,既有乡土气息、又有实用价值。剪纸的用途相当广泛,新春佳节或喜庆婚嫁,窗户贴上五颜六色的新窗花,床边炕头贴上花床围,衣箱家俱贴上“招财进宝”、“黄金万两”,室内顶棚(天花板)贴上“富贵不断头”的万字云子,墙壁贴上“大红公鸡”和“大鲤鱼”,显示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ref>[https://www.rouding.com/chuantongshougong/minjianyishu/80705.html 陕西黄陵民间剪纸简介,黄陵剪纸欣赏],肉丁网,2012-10-5</ref> 。
面花:是用小麦面粉为材料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也叫“礼馍”“花馒头”“贡儿”。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各家各户神案上供奉灶神、福禄寿三星、钟馗和月宫娘娘,还要在影族、坟墓前敬奉祖先,在棺椁前的供桌上追奉新逝亡灵,在婚礼的天地桌上诚奉天地神等。在许多地区,人的一生都与面花结缘。在黄陵县,孩子过满月、成丁礼,外婆都要送来精制的大花虎馍,希望孩子一生能够受到虎的保佑,能像虎一样虎虎有生气,身体结实强壮。黄陵面花于2008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ref>[http://news.cnwest.com/lianbo/a/2019/04/03/17732923.html 【春天里的陕西 黄帝陵】(七)黄陵面花:公祭大典上的妙手生花],西部网, 2019-4-3</ref> 。
布贴画:布贴画中包括贴画、布堆画、布摞画、拨画等,是民间工艺的一个品种。它以农家自制的粗布和纺织品为原料,以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花鸟禽兽为题材,南农家妇女巧手剪贴而成。用料简单,易于制作,文用美观,很早就流行于村镇妇女之间,与当地的群众生活极为密切。如农家妇女用各种颜色的碎布头剪贴虎头、花卉及各种吉祥图案,缀纳在儿童衣帽和鞋子上;剪贴成“鱼戏莲”装饰在新婚男女的枕头上。黄陵布贴画构思大胆,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生动有趣,既是农舍、居室很有欣赏价值的装饰画,也是难得的民间艺术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