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557
次編輯
變更
黄陵县
,無編輯摘要
山地占71.4%;川道河谷占4.1%;沟坡山台占13.8%,原面占10.7%。全县1千米以上的河沟共1621条,总长度5302千米,沟壑密度2.33千米/平方千米。
气候:黄陵县地处内陆,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9.4℃,年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1.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7℃,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零下4.5℃。
交通:黄陵县境内有以西包210国道为主的9条主干公路,通车里程561.7千米。
==植物资源==
野生中草药:茵陈、槐米、三棵叶根、连翘、柏子仁、桃仁、枣仁、薯芋、倒卵叶五加、黄精、黄芹、柴胡、地青皮、商陆、黄芪、党参、板兰根、远志、牛黄豹、丹皮、生地、茴草、寄生、苍术、秦茄、冬花、大黄、蒲公英、牛子、大黄、知母、甘草、益母草、马兜铃等。
戏剧(曲):黄陵县戏剧(曲)艺术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末和清初。当时在陕西、甘肃一带兴起修庙宇祭神灵的风气,黄陵县境内凡有庙宇的地方都建有戏楼,凡“龙王庙”、“山神庙”、“娘娘庙”、“关帝庙”、“文庙”等每年定期有庙会,过庙会时必然要唱3天4夜大戏。这样年深月久,相约成俗,一直流传下来。每逢遇庙会唱戏时,周围数十里地的群众拖儿带女全家出动。既向神灵烧香献供,又看戏观光,以饱眼福。即使一些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也修建有各种名堂的小型庙宇,群众为了表示善心诚意,唱不起大戏时,也要设法唱上3天4夜“皮影戏”、“线胡戏”或“木偶戏”。
==风景名胜==
===黄帝陵===
“轩辕黄帝陵”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第1号古墓葬,号称“天下第一陵”。陵区三面环山,沮水绕流,形如八卦,气势非凡。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总面积5800亩,共有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多株,属中国最大古柏群,形成了黄土高原上一座四季长青、风景独特的绿岛奇观。庙内“黄帝手植柏”为世界柏树之冠,汉武帝“挂甲柏”为世界柏树之奇。
轩辕庙内碑廊中陈列的石碑,多为历代帝王“御制祝文”,均为稀世珍品,同时还有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名人手迹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等。随着黄帝陵庙前区和祭祀大殿两期竣工,一个融陵、山、水、城于一体,体现“雄伟、庄严、古朴、肃穆”气势的黄帝陵展现炎黄子孙面前。
===千佛寺石窟===
千佛寺石窟又称万佛寺、石空寺、千佛洞等。位于延安市黄陵县西四十千米处的双龙镇峪村西,石窟开凿于半山石崖间。
此窟为单室窟,窟口处凿石为三开间雕石作仿木构窟檐,明间宽2.02米,通宽5.04米。檐柱为八角形,为宝装覆莲住础。柱头之间以阑额相连,施四铺斗拱,栌斗出单抄,令供上施替木,上承檐枋。平柱上有3处北宋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游人题记。此窟窟檐为陕西石窟中保留完好的原物,是研究宋代建筑的珍贵资料。石窟平面呈“凸”形,坐西向东,窟口为方形,宽2.4米,深2.6米,有佛像60余尊。窟口左右有佛龛各一个,以二园柱与洞口隔成三间,成檐廊。上有二层斗拱。中间是入口,走廊两壁浮雕观音菩萨像。石窟内高5.3米,宽9.3米,深12米。正中为佛龛,高3.38米,宽5.9米,深4.73米,内有大佛坐像12尊。中央坐释迦牟尼,两边站立文殊、普贤二菩萨和迦叶、阿难两弟子。窟项正中雕有千手千眼观音一尊。窟内东西两壁雕有高2.8米的立佛九尊,其中东壁有姿态优美的赤足持碗雕像。后壁有五百罗汉和一百徒从脬雕像,场面宏大,并间以佛说法图、磐涅图。菩提树下悟道、普济众生等佛传故事。东南壁雕有佛像24尊,东北壁有16尊。窟北壁前侧为药师佛,高2.55米。药师佛左手持钵,右手施“疗病印”,旁为七级浮屠,塔下为两比丘,作昂首仰望状。药师佛上方为相向驭风而行的飞天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