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8
次編輯
變更
王泽山
,创建页面,内容为“王泽山,男,吉林省吉林市人,1935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长期从事含能材…”
王泽山,男,吉林省吉林市人,1935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长期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北大学双聘院士 。
2018年1月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王泽山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吉林省吉林市
出生日期
1935年10月10日
职业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主要成就
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
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性别
男
目录
1人物履历
2人物成就
3所获荣誉
4个人生活
5人物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履历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5月30日,王泽山院士被聘任为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6月,当选江苏省党的十九大代表 。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成就
折叠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含能材料热化学及其组成、结构与燃烧、能量、力学性能、安全等性能的关系。
1、含能材料装药设计
主要进行高能量密度材料、高能火药、压实火药、刚性装药、随行装药、各类密实装药以及缓蚀技术、底排技术、零梯度技术和内弹道模拟仿真等技术研究。
2、含能材料组成及其性能
折叠研究成果
王泽山长期工作于含能材料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对含能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成果。在火药性能、燃烧、装药设计和理论与实验方法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共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项发明专利。
作为学科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及其它九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由于在科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光华基金特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王泽山系统地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公害,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明了一种高密度火药装药技术,已推广应用。
折叠人才培养
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各30名,获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折叠学术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专著11本。先后获国防专利25件;
由国防工业、中国科学技术、兵器工业等出版社出版"废弃火炸药处理与再利用"、"火药装药设计原理"、"火炸药科学技术"、"含能材料概论"等专著15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培养研究生100多名。
研究内容、项目、经费等: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经费2850万元;
国防科工委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经费720万元;
国防科工委重大专项,经费1000万元;
国防预研项目,经费500万元;
国防型号项目和横向项目。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低温度系数发射药、装药技术及加工工艺"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库存过期火药和退役报废炸药的再利用技术"1993年获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4年获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
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8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6年,王泽山带领团队攻克了新一代武器远射程、高射速等火炸药这一国际军械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并于2017年再次站上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被大家称为"三冠王"。
2017年6月23日,创新同行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盛典中,获"终身成就奖"。
2018年1月8日,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生活
在读小学的时候,王泽山回家谈到是满洲国人,父亲跟他说,不对,你是中国人,我们国家是中国。那个时候,连自己是中国人都不知道。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就做奴隶,被人欺负。怎么才能好?要有自己的国家,而且要富强,要强国。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王泽山教授是中国火药装药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著名的火药专家,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选择国防军工事业的道路,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但他无怨无悔,一干就是四十多个年头。因为工作需要,有大量的实验要到条件恶劣的野外实验基地作,他从不畏艰苦,身先士卒每次都亲临实验场,同年青人一道爬山涉水,餐风饮露,尽管已到花甲之年,每年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地实验基地度过。
他治学态度严谨,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对自己和所带的研究生都严格要求,团结协作,求是创新。无论是在家、研究所、实验室、还是在飞机、火车上他都抓紧点滴时间。出差在外,随身不离的是他的便携式计算机,经常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用计算机进行他的科学研究。作为我国装药技术界著名专家,他从不居功自傲,只讲求团结协作,合作攻关。他亲身倡导组织了全国有关研究单位和有关专业,形成了我国装药系统工程的研究格局。
他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学校集资房他优先安排课题组其它成员,自己最后一批才住。虽然掌握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但他生活简朴、勤俭节约,节余了五百多万元科研经费,全部投入筹建装药实验大楼。为了事业,老伴生病,儿子婚礼,女儿回国探亲他都无暇顾及。他常说:我们这代人已经习惯从工作、从奉献中寻找乐趣。我们要在有生之年征服更多的困难,取得更多的成果,为国家多做贡献。
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北大学双聘院士 。
2018年1月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王泽山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吉林省吉林市
出生日期
1935年10月10日
职业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主要成就
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
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性别
男
目录
1人物履历
2人物成就
3所获荣誉
4个人生活
5人物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履历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5月30日,王泽山院士被聘任为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6月,当选江苏省党的十九大代表 。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成就
折叠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含能材料热化学及其组成、结构与燃烧、能量、力学性能、安全等性能的关系。
1、含能材料装药设计
主要进行高能量密度材料、高能火药、压实火药、刚性装药、随行装药、各类密实装药以及缓蚀技术、底排技术、零梯度技术和内弹道模拟仿真等技术研究。
2、含能材料组成及其性能
折叠研究成果
王泽山长期工作于含能材料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对含能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成果。在火药性能、燃烧、装药设计和理论与实验方法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共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项发明专利。
作为学科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及其它九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由于在科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光华基金特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王泽山系统地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公害,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明了一种高密度火药装药技术,已推广应用。
折叠人才培养
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各30名,获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折叠学术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专著11本。先后获国防专利25件;
由国防工业、中国科学技术、兵器工业等出版社出版"废弃火炸药处理与再利用"、"火药装药设计原理"、"火炸药科学技术"、"含能材料概论"等专著15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培养研究生100多名。
研究内容、项目、经费等: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经费2850万元;
国防科工委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经费720万元;
国防科工委重大专项,经费1000万元;
国防预研项目,经费500万元;
国防型号项目和横向项目。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低温度系数发射药、装药技术及加工工艺"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库存过期火药和退役报废炸药的再利用技术"1993年获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4年获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
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8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6年,王泽山带领团队攻克了新一代武器远射程、高射速等火炸药这一国际军械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并于2017年再次站上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被大家称为"三冠王"。
2017年6月23日,创新同行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盛典中,获"终身成就奖"。
2018年1月8日,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生活
在读小学的时候,王泽山回家谈到是满洲国人,父亲跟他说,不对,你是中国人,我们国家是中国。那个时候,连自己是中国人都不知道。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就做奴隶,被人欺负。怎么才能好?要有自己的国家,而且要富强,要强国。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王泽山教授是中国火药装药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著名的火药专家,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选择国防军工事业的道路,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但他无怨无悔,一干就是四十多个年头。因为工作需要,有大量的实验要到条件恶劣的野外实验基地作,他从不畏艰苦,身先士卒每次都亲临实验场,同年青人一道爬山涉水,餐风饮露,尽管已到花甲之年,每年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地实验基地度过。
他治学态度严谨,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对自己和所带的研究生都严格要求,团结协作,求是创新。无论是在家、研究所、实验室、还是在飞机、火车上他都抓紧点滴时间。出差在外,随身不离的是他的便携式计算机,经常一边啃着面包,一边用计算机进行他的科学研究。作为我国装药技术界著名专家,他从不居功自傲,只讲求团结协作,合作攻关。他亲身倡导组织了全国有关研究单位和有关专业,形成了我国装药系统工程的研究格局。
他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学校集资房他优先安排课题组其它成员,自己最后一批才住。虽然掌握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但他生活简朴、勤俭节约,节余了五百多万元科研经费,全部投入筹建装药实验大楼。为了事业,老伴生病,儿子婚礼,女儿回国探亲他都无暇顾及。他常说:我们这代人已经习惯从工作、从奉献中寻找乐趣。我们要在有生之年征服更多的困难,取得更多的成果,为国家多做贡献。